甩手功簡介
易筋甩手功是道家的一種通過導引來強身治病的功法,因為有安樂延壽的功效,所以被仙家列為初乘必修的法門,屬于外護功法,與華佗的五禽戲、達摩易筋筋以及張三豐的太極拳一樣,同樣都是強身治病,煉形換形的修命宮的助道品。達摩易筋經(jīng)第十二卷中,不少章節(jié)都有提到此功,但是早已失傳,道經(jīng)青城秘錄末卷也曾經(jīng)附錄此功,因為這個功法簡單易行,故文中沒有過多的細節(jié)描述。修道人入門時,師父大多都會先傳此功,以幫助治病防病與強健身心的作用。
甩手功能治療的病很多,尤其慢性病,見效很快,療效不下于易筋,太極,與五禽戲等內(nèi)家功法,不要以為這個功法簡單而輕視忽略了,有實例驗證,凡是中老年的病與慢性病以及以及因為虛弱虧損而引起的病癥,幾乎沒有不能治愈的,所以我們在易筋經(jīng)的末尾附錄了這個功法,以供大眾修習。 甩手功的特點是:上虛下實,動作柔和,精神要集中,兩手甩動就可以改變體質(zhì)差的頭重腳輕的狀態(tài),長期練習能夠使下部堅固,上身輕松,身體自然健康無病。
練習甩手功的反應
實修功法,甩手功根易筋經(jīng)一樣,一步努力就會有一步的成效,有反應就是氣血在起變化,練習后的變化有:胸腹松了,涼腳也變熱了,四肢末梢原來血液不足的地方也能走到了,三焦通了,打嗝、放屁、酸麻脹痛、冷熱、蟲爬、震動等等,病灶反應都是正常的、有益的,只要堅持以恒,則想改善體質(zhì)、戰(zhàn)勝疾病是毫無問題的。
功法實施要領
甩手時,要身體站正,腳伸直,腳趾微微用力抓住地下,兩腳與肩同寬,兩臂同方向前后擺動,向后擺動時稍用力,向前不用力,由慣力自行擺回,兩臂伸直不能彎曲,直臂前后擺動,眼睛平視,集中一點,心中不要有雜念,只是數(shù)數(shù)即可,開始時候甩到一兩百數(shù),逐漸加至五百、一千次為止,時間大約30分鐘左右,甩完后灑灑腿,散散步活動活動即可,健康要訣公眾號:jkyj360
甩手功19條口訣
上宜虛,下宜實,頭宜懸,口宜垂,齒宜叩,舌宜抵,津宜嚥,胸宜絮,背宜拔,腰宜軸,臂宜搖,肘宜沉,腕宜重,手宜劃,腹宜實,跨宜松,肛宜提,跟宜石,趾宜抓
1、上宜虛。虛是空虛的意思,上身自腦到胸部的位置要虛一點,虛則空靈自在,不回滯重呆板了 2、下宜實。實是厚重之意,下體從腰部以下宜實,實則穩(wěn)健剛重,不會輕浮虛弱 3、頭宜懸。懸是掛的意思,像有繩子拽住頭發(fā)把頭懸掛起來的感覺,頭懸自然上接清新天氣 4、口宜垂。垂是自然垂合,將嘴巴微微合起來,下頜病向后微收,壓住兩條大動脈,防止血往頭頂沖 5、齒宜叩。叩即是上下牙齒微用力相叩,叩齒是佛道養(yǎng)生功法里面通用的功夫,打坐經(jīng)常會用到 6、舌宜抵。抵是舌抵上鄂,用以接住津液,也就是道家說的搭鵲橋,這樣的話任督二脈就相通了 7、津宜嚥。即是咽華池神水,俗稱吞津液,用意送到丹田 8、胸宜絮。絮是棉花的意思,想著胸部像棉花一樣輕松無力,做功夫時胸部要柔和不要用勁 9、背宜拔。拔是像有東西在上面,用力將你的背拔起來,拔蘿卜一樣的往上拔,背自然就挺起來了 10、要宜軸。軸是車輪的軸心,想像你的腰脊骨左右旋轉(zhuǎn),直豎像軸心一樣 11、臂宜搖。手臂前后擺動,升輕落重,用力是,升三分力落七分力。 12、肘宜沉。在往下甩手時候,手肘應用意沉下,在向后甩出 13、腕宜重。在甩手時,腕部應該用力向下甩,并且掌突筋露,繃著勁,力達指尖 14、手宜劃。劃船的意思,手向后作劃船的樣子,也是使內(nèi)臟不斷的牽動 15、腹宜實。如果肚子像鐵石一樣的重量,則下體自然厚重 16、跨宜松。兩腳可以稍微扎馬,跨部自然放松 17、肛宜提。像忍大便一樣,將肛門上提,要點是不要太用勁,使其自然為好 18、跟宜石。將臀部稍微下沉,腰伸直,自然腳跟穩(wěn)如磐石 19、趾宜抓。用意念想著雙腳足掌像鷹抓一樣抓著地面,不由自主便達到上虛下實的妙處了
甩手歌訣
1.內(nèi)中提。 2.展開連綿搖關節(jié),活絡舒筋濁氣沉,虛實變換利開合,氣貫四肢百脈行。 3.兩腳踏實肩下沉,上三下七有重心,能去頭重腳輕病,精氣充沛體輕靈。 4.甩手治病啥原因,勝似推拿與金針,氣脈不通起百病,心平氣和病難侵。
玄谷子說:1、內(nèi)中提,是指的提肛了,,就是在吸氣提肛,可以防止內(nèi)臟下垂,強化前后二陰括約肌,有防小便不禁遺尿等功效。 2、展開連綿搖關節(jié),活絡舒筋濁氣沉,虛實變換利開合,氣貫四肢百脈行。是說雙手前后連綿不斷的搖動關節(jié),活絡筋骨,甩出的時候觀想體內(nèi)的濁氣,臟氣全被甩出體外,上虛下實交互甩動,氣貫四肢,百脈皆通了 3.兩腳踏實肩下沉,上三下七有重心,能去頭重腳輕病,精氣充沛體輕靈。兩腳踏實抓地,肩自然下沉,上三下七指的是虛實,即是上虛下實的引申分析,明確的規(guī)定虛實的程度和用勁的比例,上面三分,下面七分,手里三分,腳里七分,出手三分是虛,甩手氣氛是實,全身來講,用勁的比例是胸腹以上三分,腰腿之下七分,向前擺動是三分是虛,接下來向后甩動是七分是實。從手來講,手是可輕可重的,但手與腳的比例要始終保持三分與七分,手重腳要更重,上重下更重,上用勁下更用勁,不用勁,不是完全放松,要用勁也不是全部用勁。全松不起作用,反而要搞錯,錯就錯在腳放松,手用勁,這樣就成為上實下虛了,甩手時動作在手上,勁當然在手上,千萬不要忘了還有腳的作用,還有腰的作用,而腳與腰時靜態(tài)的餓,比手更重要,這一點很難理解,從中醫(yī)經(jīng)絡學來研究就容易理解了,甩手的手是從腰里甩出去的,而腰的根在腳,如果上(手)用勁,而下(腳)不用勁,就是失重了,很多慢性病也是失重引起的,肩胛提肌勞損也是失重引起,半身不遂也是,甩手貢獻就在于調(diào)整失重,變?yōu)槠胶?。腳里用勁有何必要?腳底的涌泉穴是腎的大穴,心跳快,失眠,按摩涌泉穴就能治療,就能鎮(zhèn)靜。腳底還有五臟六腑的對應區(qū)域,可以治療五臟六腑的病,腳上用勁即是調(diào)整,就是治療。 4.甩手治病啥原因,勝似推拿與金針,氣脈不通起百病,心平氣和病難侵。氣脈不通則在體內(nèi)御結,越郁結越不通暢,所以通過甩手把氣脈調(diào)整通暢很重要,氣脈通暢,疾病外感就很難侵擾身體
甩手治病訣要
甩手為什么能夠治病呢?人體內(nèi)的主要問題是什么?中醫(yī)認為是氣血,左氣右血,左升右降。氣血有了問題,百病叢生,苦不堪言,反之氣血通暢,則百病自去。由于甩手功能根本的改變氣血,改造體質(zhì),掌握了這個主要原因,所以甩手功治百病就不是問題了
甩手對眼睛有利,為什么呢?
黃帝內(nèi)經(jīng)說:“目受血而能視”,還是一個血的問題,氣血走不到,當然引起各種病變,全身上下相通,脈脈通達,自然就沒有疾病,有些人認為眼睛是個獨立系統(tǒng),根機體關系不大,其實完全不是這樣,甩手之后,最明顯的感覺就是眼睛清澈了,之前看東西模糊的感覺沒了。練習甩手功之后,普遍的效果是:能吃飯,能走路,能睡覺,大便通暢,證明新陳代謝起了很大的變化,有些長期便秘之人,甩手功夫沒練十多分鐘就會大便了,立竿見影。
半身不遂,中風高血壓,關節(jié)炎,往往連在一起,這就是身體內(nèi)部的氣血不平衡,影響氣血的流轉(zhuǎn)分布,進而使經(jīng)絡、肌肉、骨節(jié)起了變化,特點是兩邊脈不一樣,一邊高一邊低,有的每分鐘相差二十多跳,而往往一邊手腳就有酸痛、麻木的反應,實質(zhì)上,上下往往也有問題,上面不該充血的充血,下面的血反而無法達到四肢。甩手對這個病有特效,為什么呢?甩手不但能治,而且可以防止中風的發(fā)生,中風是兩邊血流有問題,因此脈里反應出來就是不平衡,上下不平衡
中醫(yī)有脈從腳跟起的講法,甩手之所以有作用,在于甩手后脈有變化,脈是五臟六腑的反應。把脈是中醫(yī)的一大發(fā)明,古代醫(yī)學家對脈理做過仔細的研究,有輝煌的成就,從脈的變化中可以了解五臟六腑的變化,體制的強弱,甩手之所以能治病,關鍵在能改造體制,既然能改造體質(zhì),當然也能從脈里反應出來。
脈跳的太快的病,是血不能控制氣,氣就損失了,是血分不足,甩手能夠補血,就有控制氣的作用。脈跳的太慢的,在血流暢有阻礙,和血氣不足,甩手使四肢在運動,牽動背、胸、腹,阻礙打通了,淤血趕走了,當然脈也正常了。 脈的改變是經(jīng)絡的改變,怎樣改變?脈叢腳跟起,甩手重心在腳,腳用力,如老樹生根,和打椿一樣打下去,是腳底的氣血起了按摩的作用,由此而通達全身,肌肉、皮膚、骨節(jié)、骨髓、都不難改變,所以對待甩手功,千萬不可忽視,莫作容易得,便作等閑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