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記:甲骨文的大量出現(xiàn)是因為宗教 甲骨文是偏史 是異史 看到這個標(biāo)題,請先別罵,皆因我們中國人的宗教和世界上的任何宗教都不同。而甲骨文的突然大量出現(xiàn),雖然表面上為了宗教服務(wù),但是其內(nèi)里卻隱含了更深的政治意圖。 一、甲骨文的濫觴始於八九千年前的會靈崇拜 漢字肯定是原生的 賈湖遺址的龜甲契刻符號,大家都不陌生 替換高清大圖 ——距今9000多年前至7500年前,我們的先輩就會在龜甲上刻字,此後這種“龜靈崇拜”一直都廣泛存在于中國大地,北至遼河、南至長江、東至大海(山東)、西至河西走廊,都發(fā)現(xiàn)龜甲入葬。 替換高清大圖 就此,可以完全排除漢字外來的可能性。 然而,很可惜的是,除賈湖遺址外,再未發(fā)現(xiàn)龜甲上的契刻符號——直到殷商出現(xiàn)之前(但陶文、石刻、骨刻卻是有的)。 ?很多人並不知道,其實最早的殷商甲骨文並不是距今3300多年的安陽殷墟,而是距今3500多年的早期商城鄭州二裡岡遺址,不過祇有3塊刻辭(牛骨),字?jǐn)?shù)20個不到。 此後又有若干發(fā)現(xiàn),但都很少,毫無連貫性,大量出現(xiàn)+連續(xù)出現(xiàn),還是在安陽。 ?殷墟甲骨文出土15萬片。 ?有效刻辭約4萬多片,都在《甲骨文合集》。 ?大約4500多個字,能釋讀的1500多個,無爭議的約1000個。 ▲無論如何,這個數(shù)量肯定是徹底的碾壓了之前的所有遺址出土的“疑似文字”/符號。 我粗略了統(tǒng)計了一下,安陽殷墟之前的“疑似文字”/大約相當(dāng)於殷墟甲骨文的1/4,而且字型不如安陽殷墟甲骨文成熟,更古老粗糙。 這說明殷墟甲骨文確實是“橫空出世”。 ?這也說明一定有某種強大的力量在推動。 二、甲骨文分組的啟示 《合集》將4萬多片刻辭分為五組: 一期卜辭為武丁組; 二期卜辭為祖庚祖甲組; 三期卜辭為廩辛康丁組; 四期卜辭為武乙文丁組; 五期卜辭為帝乙帝辛(紂)組。 這個分組法,目前來看似乎有點過時——現(xiàn)在是按“貞人”(巫師)來分組,因為貞人是卜辭里幾乎每次都會留下名字的人,其分組斷代肯定更加靠譜一些。 不過,「帝王分組」還是有代表性的,因為「武丁時期」的卜辭數(shù)量公認(rèn)是最多的,一般認(rèn)為至少50%以上。 ?也就是說: 武丁是甲骨文大量出現(xiàn)的關(guān)鍵人物。 三、武丁傳奇 《史記·殷本紀(jì)》: “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復(fù)興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決定於冢宰,以觀國風(fēng)。武丁夜夢得圣人,名曰說。以夢所見視群臣百吏,皆非也。於是乃使百工營求之野,得說於傅險中……舉為相,殷國大治……號傅説”。 《古本竹書紀(jì)年·商紀(jì)·武丁》: “元年丁未,王即位,居殷,命卿士甘盤。 三年,夢求傅說,得之。 六年,命卿士傅說”。 ?武丁前,殷室衰微。武丁起,殷命復(fù)興。 而幫助他中興商祚的,正是甲骨卜筮背後的強大宗教力量,以討伐西部大敵「工方」(西羌)和北部大敵「鬼方」(古匈奴)「土方」為開端,再到後來東征傳世文獻記載的夏代方國「彭國」,和南服「荊蠻」(苗蠻)、「巴方」等。 殷商第23位帝王武丁,在位59年,征戰(zhàn)一生,滅國無數(shù)。 在他的卜辭里,他屢屢借用「天帝」的名義對殷商的邦國或友軍發(fā)出強力的號令,殷師所到之處,無不膺服。 但是,這個大帝在登基前,竟然曾流落街頭: 《古本竹書紀(jì)年·商紀(jì)·小乙》: “六年,命世子武丁居于河,學(xué)于甘盤?!?/p> ?大多數(shù)史家都相信,《史記》《紀(jì)年》里記載的平民丞相「傅説」是武丁流落街頭時尋得的賢才,而不是真的夢到傅說后,再去外面招回來的——這當(dāng)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詭異的是,文獻大書特書的傅說在甲骨卜辭里卻完全找不到,倒是武丁的另一個臂膀「甘盤」,也就是他的師傅「甘盤」在甲骨文里是大量出現(xiàn)的,作「般」或「師般」。 替換高清大圖 甘盤與傅說顯然是“武丁新政”的最重要推動者和支持者,也就是說,這兩個人也是甲骨文大量被應(yīng)用的關(guān)鍵人物。 ★在甲骨文書法界里一直有這樣的一個定義: 武丁期雄偉。 祖庚祖甲謹(jǐn)飭。 廩辛康丁頹糜。 武乙文丁勁峭。 帝乙帝辛嚴(yán)整。 極有意思的是:對應(yīng)與甲骨卜辭祭祀必須匹配的「人殉祭祀」之?dāng)?shù)量,竟然也有著同樣的脈絡(luò)變化: ?武丁時期有9021人; ?祖庚、祖甲622人; ?廩辛、康丁、武乙、文丁3205人; ?帝乙、帝辛104人。 顯然,武乙、文丁是殷商王朝的最后輝煌(此時正是周文王的崛起期)。 伴隨著甲骨卜辭的書寫無力與人殉數(shù)量大量減少,殷商的宗教權(quán)力也疾速衰落。 ▼ 綜上所述,都證明了甲骨文的大量出現(xiàn)與成熟,是主要為宗教服務(wù)的,宗教的背後則是殷商的王權(quán)奴隸制度。 ?因此,説甲骨文是信史,這沒問題。但它同時也是「偏史」「異史」是客觀公正的說法。 ▼ 以許宏為首的考古學(xué)界里的「惟卜辭派」,其治學(xué)態(tài)度顯然是不合格的,是不值得肯定的。 毫無疑問:文獻記載應(yīng)當(dāng)比甲骨文更加靠譜——“中國是人類文明里唯一文字與文化沒有中斷過的文明體”。 這話不是我説的,是國外專家説的——當(dāng)然,也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公論。 ▼ 因此,如果中國史都不是信史。 那麼,可以武斷的説:全世界皆無信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