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638點被破了以后,不知道大家心態(tài)如何,就我本人來說,已經是完全收心進入退攻防守階段了。我個人比較看好華寶家族的產品布局,就是他們的Smart Beta策略產品線,從之前風靡全雪球的紅利基金,到最近在發(fā)行的滬港深價值,Smart Beta 幾個主流的因子策略它們已經布局了兩個了,據(jù)說接下來還要接著布局其他幾個因子。我本人是打算跟隨他們全線布局的,既然現(xiàn)在只出兩個,我就來說說當前紅利因子和價值因子組合投資怎么樣。 一、他山之石——為什么我喜歡Smart Beta策略
Smart Beta在我國的普及度應該還不是那么高,不過其在海外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發(fā)展歷史了。從2005年左右Smart Beta的概念被提出以來,至今Smart Beta 投資在海外已經經過了十余年的發(fā)展,在強勁的發(fā)展勢頭下,我國的公募基金也開始布局一些Smart Beta的產品,這種主動和被動相結合的新型策略模式也漸漸受到了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關注。
說到Smart Beta策略的定義,它本質上是一類為指數(shù)投資服務的策略,與傳統(tǒng)的指數(shù)編制方法有所不同。Smart Beta策略通過對于傳統(tǒng)指數(shù)選股以及權重的優(yōu)化,在指數(shù)化被動管理的同時,相對于傳統(tǒng)指數(shù)也能夠取得一定的超額收益。
Smart Beta可以說是介于Beta與Alpha之間的一種策略:相較傳統(tǒng)Beta,它對于指數(shù)的管理更加主動化,在指數(shù)編制策略方面通過主動策略去獲取戰(zhàn)勝市場的收益;同時,相比于傳統(tǒng)的Alpha策略,它在管理模式上又是采用指數(shù)管理(被動投資)的模式去管理資金,相比傳統(tǒng)Alpha策略將承受較低的主動風險。
總體來說,Smart Beta策略從定義來看就已經很符合我的胃口。既不過分主動,規(guī)避了人性沖動的主觀風險;又不過度被動,在敬畏市場的同時,又可通過對相關因子的暴露取得額外的超市場收益。
Smart Beta策略介紹 圖片來源:廣發(fā)證券
近幾年,Smart Beta產品在全球ETF產品中占比越來越大。其實我本人還是傾向,也更看好ETP產品的發(fā)展。根據(jù)華寶證券2017年海外ETP產品年度報告,2017年全球ETF的市場迅速擴張。全球ETF資產的總額從2016年底的33960億美元增長至 46610億美元,增長率為 37.25%,是2016年增長率的兩倍;ETF數(shù)量由2016年4808只增長到5311,增加了503只。
美國市場的ETF依然是全球市場的龍頭,2017 年,美國ETF新成立270只產品。而從策略上觀察,在在新成立ETF中,普通類占比僅21%,其余的ETF中主動型ETF數(shù)量占比21%,剩余的絕大多數(shù)為 Smart Beta類ETF,數(shù)量占比超過40%。 2017年新成立ETF策略類型分布 圖片來源:華寶證券 所以說,從現(xiàn)在全球的產品發(fā)展趨勢來看,Smart Beta策略正以如火如荼之勢,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發(fā)展方向。Smart Beta中比較受歡迎的幾個因子就是紅利因子、價值因子、成長因子和質量因子,所以打算就以華寶的這幾個產品入手,配置一套Smart Beta策略組合。
二、大佬親測——紅利和價值的超強防御術 再來說說我為什么要覺得紅利和價值這兩個因子值得大家關注,先從大佬們的經驗簡單看看這兩個策略在歷史實證過程中的表現(xiàn)。
價值
價值投資簡單說就是——買便宜貨(低估值),我一直都覺得價值投資有一種永恒的力量。最近市場冷落,大家也都開始瘋狂讀書充電,我也不例外,也是抽空開始讀起書來?;鹜顿Y大師約翰聶夫的確有令人佩服的魄力,在“漂亮50”那么瘋狂時代,他也可以做到遵循自己的投資架構,不為瘋狂“美麗”所動,聶夫在其大作《約翰聶夫的成功投資》書里就已經給出了他投資的訣竅:“天真的投資者總夢想著一夜暴富,但那永遠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我們在炮聲隆隆中買進,在號角吹響時賣出。溫莎的成功沒有隱藏任何秘密,我們只是堅持不懈地實行低市盈率選股策略,非常注重公司基本面,再隨便運用一些常識而已?!?/b>也正是有這樣的清醒,聶夫擋住了50的誘惑,“漂亮50”狂跌恐懼散去之后,他也真正迎來了他的舞臺。
聶夫管理溫莎基金31年,共戰(zhàn)勝市場22次,其管理的溫莎基金年化回報率為13.7%,年化超出基準3.5%。聶夫令市場稱道的成績來自于泡沫破碎之后,1976年之后3年溫莎漲幅大幅超過標準普爾500指數(shù)63%,一舉粉碎了之前對“漂亮50”唾棄帶來的業(yè)績落后。所以從我們現(xiàn)在市場考慮,當下我們顯然不處于暴漲階段,弱市要怎么搞,聶夫的成績告訴我們,堅持低估值價值投資才是迎接黎明前最佳防御手段。
溫莎基金歷史表現(xiàn) 圖片來源:《約翰聶夫的成功投資》 紅利 紅利策略簡單講就是根據(jù)股票紅利構建投資組合的一種策略,其核心就在于股息率。紅利策略最早可以追溯到1991年美國基金經理邁克爾奧希金斯所提出的“狗股策略”。該策略的做法是:每年年底在道瓊斯工業(yè)平均指數(shù)成分股中買入10只股息率最高的股票,一年后按股息率高低更新股票池,如此循環(huán)往復。與“紅利策略”理念不謀而合的也是一位大牛,他就是“華爾街教父”——格雷厄姆。格雷厄姆提出的選股標準之一就是“公司的股息收益率應該是AAA級公司債券收益率的2/3”。從歷史回溯表現(xiàn)來看,高股息率股票有兩個特點,一是相對穩(wěn)定,可以在熊市獲得復利回報;二是彈性大,在牛市來臨時會有有更出色的表現(xiàn)。
從美股歷史表現(xiàn)來看,紅利策略在長期的表現(xiàn)的確強于道指。從1999年以來,狗股策略全身標準普爾500指數(shù),在大部分時間也可以戰(zhàn)勝道瓊斯指數(shù)。 高股息策略歷史表現(xiàn) 圖片來源:@史密斯巖折鳴
三、雙劍合璧——紅利基金和滬港深價值的超強組合 華寶家Smart Beta選的這兩個因子正是深得我心,紅利基金(代碼:501029)大家都比較熟悉了。滬港深價值基金(代碼:501310)是華寶最近新發(fā)的一只產品,主要是從滬港深三地輪動選擇最低估值的企業(yè),策略的話我覺得不錯,等成立以后可以看看產品的跟蹤指數(shù)的效果如何。先來看看這兩個產品標的指數(shù)的基本編制方法: 紅利基金與滬港深價值基金標的指數(shù)編制方法 內容來源:紅利基金、滬港深價值基金
既然是說到弱市防御寶器——紅利基金主打高股息,滬港深價值主打低估值,都是弱市中首選的防御策略。兩只指數(shù)都是標普編制,Wind上暫時只能看到行情數(shù)據(jù),所以我們先看看兩只指數(shù)在歷史上各種行情下的表現(xiàn)情況如何。 下跌時期:前面說到最近A股已經跌破了2638點,底在何處也不知道有沒有人能說的清楚。先看看在市場泥沙俱下的下跌期間,兩只指數(shù)的表現(xiàn)如何。從2015年牛市頂點至今,大盤下跌了49.86%,同期標普A股紅利指數(shù)下跌46.81%,微微強于大盤表現(xiàn)。不過同期標普滬港深中國增強價值的回撤僅為12.60%。這表現(xiàn)倒也說明了,價值策略在下跌市場行情中的確有著非常傲人的防御表現(xiàn)。
震蕩時期:2016年1月27日,上證達到了熔斷之后的最低點2638點,短短兩年后,上周五我們又來到了差不多的位置。自那日至上周五,上證漲幅-5.20%,同期標普A股紅利指數(shù)漲幅為-0.59%,標普滬港深中國增強價值的為37.70%。
上漲期間:從2008年熊市最低點到2015年牛市的頂點,上證指數(shù)上漲了199.79%,同期標普A股紅利指數(shù)漲幅為571.93%!而標普滬港深中國增強價值的漲幅也達到329.96%。
數(shù)據(jù)來源:Wind 所以我覺得基本上,這兩只產品一結合,基本上任何行情來了都輕輕松松應對。上漲區(qū)間有紅利基金來領漲,下跌和震蕩又有兩者的結合性防御。特別是現(xiàn)在這種難以言喻的行情,弄點防御性強的組合來提升一下投資體驗是很有必要的,個人覺得,這個組合比較無敵。更詳細的產品情況給可以移步他們官號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