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語出唐·張志和《漁歌子》詞。此寫漁父風雨中戴笠穿蓑、從容閑逸的形象,暗寓了詩人淡泊名利、不求聞達、醉心山林閑適生活的情趣。 2. 爭利亦爭名,驅(qū)車復驅(qū)馬。語出南朝梁·王僧儒《落日登高》。爭利也就是爭名,這就好像是驅(qū)車也就是驅(qū)馬一樣。此以比喻修辭法形象地說明了名利是難以分開的道理。 3.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語出宋·岳飛《滿江紅》詞。自己已經(jīng)年至三十,雖然披星戴月,轉(zhuǎn)戰(zhàn)南北,奔波八千里,打了一些勝仗,但是與收復舊山河、驅(qū)逐金人的目標還有很遠距離,這點功勞算得了什么呢?前句所表明的淡泊名利的意思與后句明月、浮云的形象,正好吻合,從而鮮明地表現(xiàn)了詞人心中只有國家而無個人名利的思想境界。 4.利者,義之和也。語出《周易·乾卦》。和:舍。所謂的利益,就是無數(shù)道義的不斷累積。這句話意在告誡人們,切不可可見利忘義。如果違背了道義,那么吃虧的最終還是自己。 5.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語出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張衡傳》。不擔心自己的地位不尊貴,而怕自己的德望不夠高;不以自己的俸祿不多為恥,而以自己的才智不夠為恥。此言君子應該重視道德修養(yǎng),淡泊名利富貴。 6. 爭利者未嘗不窮。語出《文子·符言》。那些為了利益而爭奪不休的人,未嘗不會有窮困之時。 7.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語出先秦《論語·述而》。不義,不正當。以不正當?shù)氖侄味@取的富貴,對我來說,就是天上飄動的浮云。這是孔子堅持理想、不為外力所動搖的信念的宣言。它以天上浮云飄忽無根比喻不義之舉所獲富貴的非正當性、不可取,目的是強調(diào)君子的人格、道德修養(yǎng)。主張謀富貴當以保持人格尊嚴、維護道德為前提,這在今天仍然是值得借鑒的正確的人生觀與名利觀。 8. 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語出屈原《楚辭·九章》。自身的美德無法向他人索取,美好的聲名是不可以虛假造作的。人的善惡,存乎其心,在于其自身的作為。人的聲名是靠個人努力博取的,絕不可以弄虛作假,欺騙他人。 9. 達亦不足貴,窮亦不足悲。語出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達,得意。貴,重視、崇尚。窮,不得意。亦,也。此言富貴發(fā)達也沒什么值得得意傲人的,貧困不得志也不必悲觀失望。意在勸人看淡功名利祿,安貧樂道。 10.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語出北宋·蘇軾《臨江仙夜歸臨皋》 。我時常痛恨自己沒有自由之身,什么時候才能忘卻名利,不在奔走在那名利場中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