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醫(yī)學高速發(fā)展的今天,雖然療效非常的重要,但是用藥的安全也是不容忽視的,某些藥物配伍在一起可以增加療效,比如黃芪配人參,可以增強補氣的作用;生地配麥冬可以加強養(yǎng)陰的功效;附子配肉桂可以增強溫陽的效果,但是不是所有藥物配合在一起都能增強原本的療效的,有的藥物配合在一起,不但不能增強療效,反而可能出現一些不良反應或產生有毒物質,那么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哪些中藥不適合配伍在一起,中藥常見的配伍禁忌就是我們常說的“十八反”和“十九畏”,這個是每個學中醫(yī)和中藥的人都需要熟練背誦的,而且所有中藥房里面都會張貼在比較顯眼的位置,以時刻提醒藥師們抓藥時需要注意,那么“十八反”和“十九畏”究竟是哪些藥呢,我下面來詳細講解一下。 十八反、十九畏 “十八反”是金元名醫(yī)張從正的醫(yī)書《儒門事親》首先提出來的,原文:“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芨攻烏。藻戟遂芫俱戰(zhàn)草,諸參辛芍叛藜蘆?!?/p> 儒門事親 “半蔞貝蘞芨攻烏”主要提出的是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芨和烏頭不能一起應用。烏頭主要包括川烏、草烏,附子是烏頭的根,所以一般認為川烏、草烏、附子均不適合和上面的藥同時應用。川烏、草烏是治療寒濕痹證的重要藥物,如經典的烏頭湯就是治療寒濕痹證的名方。附子是烏頭的根,生附子為回陽救逆的重要藥物,可以治療陽氣虛脫證,如四逆湯、參附湯等,現代還有參附注射液可以用于現代醫(yī)學所說的休克屬陽虛證者;制附子是溫補陽氣的重要藥物,如溫脾陽的名方附子理中丸,溫腎陽的名方右歸丸、金匱腎氣丸均有制附子。不過千萬不要和白附子混淆,白附子是天南星科植物獨角蓮的干燥塊莖,具有祛風痰,定驚搐,解毒散結,止痛的功效,例如治療面癱的名方牽正散就含有白附子;而附子是烏頭的根,所以白附子和附子是兩個不同科屬的不同植物的根,所以白附子可以與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芨同用。 炮附子 半夏根據炮制方法的不同分為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半夏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的功效,是常用的中藥,健脾化濕名方六君子湯,化痰濕名方二陳湯,治療痰飲嘔吐的名方小半夏加茯苓湯、溫膽湯,治療梅核氣名方半夏厚樸湯,治療痰濕眩暈、頭痛的名方半夏天麻白術湯中都有半夏,特別對于很有陽虛兼有痰濕的患者,很多時候不注意就會把制附子和半夏同用,臨床核對方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半夏和烏頭不能同用。不過這種也不是絕對的,也有醫(yī)家把附子和半夏同用的,醫(yī)圣張仲景的附子粳米湯就是半夏與附子同用的典型方劑,但是既然古人有記載半夏與附子不能同用,大家在應用時最好還是注意,除非經驗豐富的醫(yī)生,一般朋友建議不要將半夏與附子同用,買中成藥的時候也最好注意一下,因為很多中成藥都含有附子、也有很多中成藥含有半夏,如果有同時服用兩種以上中成藥的朋友最好注意一下。 半夏 瓜蔞為葫蘆科植物栝樓的果實,具有清熱化痰,寬胸理氣,潤腸通便的作用。常用于肺熱咳嗽、痰黃粘稠、胸悶胸痛氣短、大便干結便秘。瓜蔞又分為瓜蔞仁、瓜蔞皮,瓜蔞仁為葫蘆科 植物栝樓的成熟果實的仁,瓜蔞仁更長于清熱化痰和潤腸通便;瓜蔞皮為葫蘆科植物栝樓的成熟果實的皮,瓜蔞皮更長于寬胸理氣;天花粉又稱為瓜蔞根, 為葫蘆科植物栝蔞的根,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排膿消腫的作用。治療胸痹的名方瓜蔞薤白半夏湯用的就是瓜蔞實,治療燥痰咳嗽的名方里面就用了瓜蔞和天花粉,治療外傷的名方復元活血湯用天花粉提示本藥還有一定活血的作用,治療陽證癰瘍腫毒初起的名方仙方活命飲中用天花粉取其清熱瀉火的作用。所以瓜蔞實、瓜蔞皮、瓜蔞仁、天花粉(瓜蔞根)不能與川烏、草烏、附子同用。同樣天花粉與附子不能同用也不是絕對的,醫(yī)圣張仲景的栝樓瞿麥丸就是天花粉與附子同用的典型方劑,但是既然古人有記載天花粉與附子不能同用,大家在應用時最好還是注意,除非經驗豐富的醫(yī)生,一般朋友建議不要將天花粉與附子同用,買中成藥的時候也最好注意一下,因為很多中成藥都含有附子、也有很多中成藥含有天花粉,如果有同時服用兩種以上中成藥的朋友最好注意一下。 瓜蔞 貝母按照品種的不同分為川貝母、浙貝母和土貝母,川貝母因主要產于四川,所以又稱為川貝母,善于潤肺化痰止咳,多用于肺燥或痰熱咳嗽;浙貝母因原產于浙江象山,又稱為象貝母,因外形比川貝母大,所以又稱為大貝,不同醫(yī)生或醫(yī)書喜歡用不同的名稱,其實都是指的浙貝母,善于化痰軟堅散結,多用于咳嗽痰多或 癰毒腫痛、腫塊以及胃痛、反酸、燒心;土貝母擅長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消癰排膿,常用于治療乳癰、乳房腫塊及淋巴結結節(jié)等。川貝母、浙貝母和土貝母不能與川烏、草烏、附子同用。買中成藥的時候也最好注意一下,因為很多中成藥都含有附子、也有很多中成藥含有貝母,如果有同時服用兩種以上中成藥的朋友最好注意一下。 川貝 白蘞臨床相對應用比較少,主要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散結, 生肌斂瘡。 主治:瘡瘍腫毒, 腫塊, 燙傷 ,濕瘡,便血,痔瘡, 白帶 , 跌打損傷 ,外傷出血。白蘞不能與川烏、草烏、附子同用。 白蘞 白芨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的功效,是治療外傷出血及各種內臟出血的良藥,白芨不能與川烏、草烏、附子同用。 白芨 “藻戟遂芫俱戰(zhàn)草”,提出的是海藻、大戟、甘遂、芫花都不能和甘草同用,甘草是中藥方中最常用的一味中藥,有調和諸藥的作用,所以被稱為“國老”,甘草又分為生甘草和炙甘草,生甘草長于清熱解毒,炙甘草長于補中益氣,由于含有甘草的中藥方太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甘草 海藻有軟堅散結 , 消痰 ,利水的功效。可以用于甲狀腺結節(jié)、乳腺包塊、睪丸腫痛等,不能與甘草同用。不過也不是絕對的,名方海藻玉壺湯也是甘草與海藻同用,治療甲狀腺結節(jié)、淋巴結腫大等疾病效果較好。但是既然古人有記載海藻與甘草不能同用,大家在應用時最好還是注意,除非經驗豐富的醫(yī)生,一般朋友建議不要將海藻與甘草同用。 海藻 大戟、甘遂、芫花都是峻下逐水的藥,藥性猛烈,現代應用較少,這三個藥也不能和甘草同用。醫(yī)圣張仲景的十棗湯就是大戟、甘遂、芫花配合大棗同用,治療水飲內停的重癥患者,未用甘草,就是因為甘草與大戟、甘遂、芫花不能同用。 甘遂 “諸參辛芍叛藜蘆”,指的是各種參類( 人參、西洋參、丹參、南沙參、北沙參、苦參、玄參)、細辛、白芍、赤芍與藜蘆不能同時使用。藜蘆臨床應用較少,藜蘆的主要功效是涌吐風痰,殺蟲。由于藜蘆應用不多,所以一般臨床上也很少有將藜蘆將上述藥物同用的情況。 藜蘆 上面給大家把十八反介紹完了,下面來介紹一下十九畏,也是最好不要同時應用的中藥藥對。十九畏首先出現于劉純的《醫(yī)學小經》: “硫黃原是火中精,樸硝一見便相爭,水銀莫與砒霜見,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為上,偏與牽牛不順情,丁香莫與郁金見,牙硝難合京三棱,川烏草烏不順犀,人參最怕五靈脂,官桂善能調冷氣,若逢石脂使相欺,大凡修合看順逆,炮服炙煿莫相依?!?/p> “硫黃原是火中精,樸硝一見便相爭”說的是硫黃和樸硝不能同時應用,硫黃 因為有毒,主要以外用為多,內服相對比較少,外用解毒殺蟲的作用,可以治療一些皮膚疾??;內服有溫陽通便的作用,可以治療勃起不堅、四肢冰冷、虛汗便秘、虛寒哮喘。樸硝又稱為芒硝,是比較峻猛的通便藥,著名的瀉下通便方大承氣湯里面就含有芒硝,因兩藥都可以治療便秘,所以需要注意不要將兩藥同時使用。 芒硝 “水銀莫與砒霜見”,水銀、砒霜皆有毒,一般臨床應用較少,不過目前砒霜的提取物在治療一些腫瘤性疾病及白血病方面仍有一定應用,不過由于有毒性,需要在醫(yī)生指導下應用。水銀和砒霜不能同時應用。 “狼毒最怕密陀僧”,狼毒、密陀僧毒性較大,目前一般外用治療皮膚疾病較多,兩藥不能一起應用。 “巴豆性烈最為上,偏與牽牛不順情”,巴豆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古裝劇中經常用巴豆下藥,讓人腹瀉不止,其實巴豆用的好也能治療一些疾病的,如內服治療寒積便秘、腹水腫脹、食積內停等;外用也可以治療一些皮膚性疾病,牽牛子苦寒有毒,有殺蟲、利水、通便的功效,不過巴豆、牽牛子均藥性猛烈,最好在醫(yī)生指導下運用;兩藥不能同時使用。 巴豆 “丁香莫與郁金見”,說的是丁香和郁金不能同時使用,丁香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著名的醫(yī)學論壇“丁香園”就是以丁香為名的,丁香具有溫中、止呃逆、散寒止痛、溫補腎陽的作用,可以治療胃寒嘔吐、呃逆、脘腹冷痛、勃起障礙、宮寒不孕等,著名的丁香柿蒂湯就是治療胃寒呃逆的名方;郁金也是臨床常用的藥,郁金的功效比較廣泛,可以疏肝解郁、活血止痛、利膽退黃,還可以清心涼血,可以治療肝郁血瘀所致的胸腹刺痛、痛經、月經不行、乳房脹痛、黃疸、溫病所致的高熱神志不清等癥。如名方菖蒲郁金湯就是治療高熱神昏的經典方劑。雖然兩個藥都是常用藥,但注意不能同時使用。 郁金 “牙硝難合京三棱”,牙硝是結晶后晶體較大的含有結晶水的芒硝,作用和芒硝類似,也主要要瀉熱通便、軟堅潤燥的。三棱有破血消積的作用,可用于腫塊、痛經、瘀血所致的月經不調、胃痛胸痛、食積等。注意牙硝不要和三棱一起用。 三棱 “川烏草烏不順犀”,川烏、草烏上面十八反的時候已經提到,此處不再贅述; 犀角為犀牛的角,由于犀牛是國家保護動物,目前多用水牛角代替犀角,水牛角有清熱涼血,解毒定驚的作用,可以用于溫病所致高熱神志不清、紫癜、出血性疾病、發(fā)狂等。注意川烏、草烏不能與 犀角同用。 水牛角 “人參最怕五靈脂”,人參大家都比較熟悉,具有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的作用,一般來說如果氣虛不明顯,可以用黨參代替,人參應用廣泛,用人參的名方非常多,比如補氣的名方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還有健脾的名方參苓白術散;固脫的名方有獨參湯、參附湯;生津的名方有白虎加人參湯;安神的名方有安神定志丸。五靈脂活血化瘀止痛的效果比較好,不過因為是動物糞便,某些醫(yī)生和患者在使用本藥時有所顧忌,五靈脂可以用于瘀血所致的胸腹疼痛、痛經、月經淋漓不止、血塊多,名方有失笑散、少腹逐瘀湯等。注意人參和五靈脂不能同用。 人參 “官桂善能調冷氣,若逢石脂使相欺',官桂一般認為是上等的肉桂,具有溫補腎陽,引火歸元,散寒止痛,溫通經脈的作用,可以治療腎陽虛所致的勃起不堅,腰膝酸軟,小腹冷痛,痛經,四肢冰冷等,也可以治療虛陽上浮所致的虛火,十全大補湯中加少量肉桂鼓舞氣血生長,芍藥湯治療濕熱痢疾的名方用肉桂起到反佐的效果以防藥物過于寒涼。赤石脂具有澀腸止瀉、止血、 生肌斂瘡,可以用于久瀉、便血、瘡瘍久不收口的病人。對于虛寒性的久瀉兩藥皆可應用,組方時千萬不要將兩藥同時應用。 肉桂 本文給大家介紹了十八反和十九畏,是中藥配伍禁忌中最重要的部分,雖然這些藥物的配伍禁忌不適絕對的,不過對于沒有豐富臨床經驗的人最好還是不要將上述藥物同時應用,大家如果自行服用中藥或購買中成藥時也需注意有沒有存在配伍禁忌的情況,想了解更多關于中醫(yī)藥科普的知識的朋友,可以繼續(xù)關注。 |
|
來自: 松子松019 > 《中醫(yī)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