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導讀:小兒遺尿癥,您嘗試過按摩療法嗎?本文不但詳細的介紹了如何用按摩治療小兒遺尿癥,而且還著重強調了人文關懷,相信您讀過本文,一定收獲滿滿。(編輯/徐藝萌) 按摩治療小兒遺尿癥 作者/張建甫 三歲以上的兒童和青少年,夜間不自主地排尿稱為夜間遺尿癥?!吨T病源候論》曰:“遺尿者,此由膀胱虛寒,不能約水故也?!蹦I主閉藏,開竅于二陰,職司二便,與膀胱互為表里。如腎與膀胱之氣俱虛,不能制約水道,則發(fā)生遺尿。
治宜溫補脾腎為主,佐以收澀固胱。筆者自1965年以來曾用按摩手法治療本癥約200例,最小者5歲,最大者22歲。以10~13歲之間者療效較好,少者治療2次即愈,多者治療10次方愈,治愈率為85%。
首先要體貼關懷患兒,解除其自卑心理,樹立治療的信心。
第一步,仰臥手法。
1、患兒仰臥,兩下肢伸直,術者立于患兒右側。應解除患兒恐懼心理,使其全身肌肉放松。
2、術者左手按患兒左骼骨部,固定其骨盆,以右手掌根部從曲骨穴(即恥骨聯合上緣)沿任脈經上行路線(即前正中線)迅速上推,經中極、關元、石門、氣海,陰交至神闕穴(即臍凹)。速推完畢,右手抬起,再按上述線路速推。反復4~5次,手法應先輕后重。
3、用同樣手法,從腹股溝韌帶中點(即沖門穴)沿小腹兩側脾經線路向上推,經府舍、腹結至大橫穴(臍凹旁開4寸),反復4~5次。
4、仍按先任脈經、后兩側脾經線路之順序,改用右拇指腹做環(huán)形揉法治療。揉時要從右至左,迅速向上,每條線路反復4~5次。刺激強度要大,但應以患兒能忍受為度。
5、按以上三條經絡線路之順序,用右掌根部施以快速顫法治療,由下向上,緩慢移動。每條線路治療1分鐘,大約反復2次。
6、用右手拇指尖,從恥骨聯合上緣(兩側腹直肌之間)向上,沿任脈經線路快速彈撥至神闕門。施術時從右至左,在每一點上彈撥2~3次,后逐漸上移。刺激強度要大,速度要快(仍以患兒能忍受為度),反復2~3次。
如果患兒病情頑固,療效不佳,可再用右手拇指指腹上下彈撥兩側沖門穴2~3次。速度和強度要求同上。
7、右手拇指腹(指尖指向患兒頭部)重壓在恥骨聯合上緣曲骨穴,迅速向上向后滑動該指,反復3次,每次均可見到腹壁肌肉的強烈收縮(類似做腹壁反射時出現的現象)。
第二步,俯臥手法。
1、術者用右掌小魚際(立掌,拇指向上,指尖指向患兒頭部)從長強穴(相當于尾骨尖處)沿督脈經線路速向上推,經腰俞、陽關,至命門穴,反復推3次。然后改用小魚際從下往上做環(huán)形揉法,邊揉邊向上移動,反復3次。速度要快,刺激強度要大。
2、用右手拇指重壓在長強穴上,趁患兒不備之際,迅速向下滑動3次。再用拇指點壓膀胱俞穴(在第2后骶孔之外上方),約5秒鐘。
3、用掌根做環(huán)形柔百會穴,每柔3圈,用右手中指甲板猛彈百會穴1次。如此柔3次,彈3次。
4、術者左手扶患兒頭頂,使其頸部微作后伸5度姿勢(目的是使頸部肌肉放松),然后用右手拇指、食指及中指,強力拿捏頸部兩側的肌肉3~4次。
5、術者用左手拇指按壓在患兒左下肢陽陵泉穴上,右手食指和中指按壓于同側下肢三陰交穴上,兩手同時用力做橫形柔撥該兩穴3次。一側做完,再做另一側。
第三步,再取仰臥位,重復第一次仰臥位的手法。
順序、經絡線路、刺激強度和速度均同前。
至此治療基本結束。但對體質較弱,不能接受重手法,或精神因素占主導地位而療效不佳的患兒,可再施以輔助手法。
1、患兒仰臥,術者用兩手將患兒腹壁肌肉大面積拿起,速拿速放,連續(xù)3次。
2、患兒仍取仰臥位。術者用右手小魚際放在恥骨聯合上緣曲骨穴,來回往返搓擦小腹皮膚,直至患兒局部有熱感為止。緊接著仍用該掌小魚際在原處做環(huán)形柔法,目的是使局部熱度向內吸收。
3、患兒取臥位。術者兩手拇指按壓在大腸俞穴(相當于第4~5腰推兩橫突之間,后正中線旁開1.5寸處),用力左右揉撥4~5次。接著,再用手掌小魚際在兩側大腸俞穴之間,左右往返用力搓擦4~5次,直至局部有熱感為止。
用兩手拇指從上向下揉膀胱經線上之八髎穴,反復3次。
至此,全部治療結束。
1、運用此法要求強度大,速度快。全部治療時間每次以不超過10分鐘為宜。否則,不但達不到興奮神經從而調節(jié)內在平衡的目的,反而會由興奮轉向抑制,使癥狀加重。 但應注意勿造成患兒皮膚擦傷。尤其是搓法,患兒體表應墊以手術巾為佳。
2、在施術時,除搓法要求往返動作外,其他手法均要求按經絡路線之走行單線以補法治療為主,勿上下往返施術。
3、家長在夜間要喚起患兒排尿2~3次,養(yǎng)成良好的排尿習慣。同時要防止疲勞,衣著被褥要干燥。
4、治愈后的復發(fā)率約占10%左右。復發(fā)的原因不外以下幾種: ①生活不規(guī)律或過度疲勞。 ②患兒或家長配合不好,如夜間不能養(yǎng)成良好排尿習慣。 ③有其他疾病,如大發(fā)作性癲癇、嚴重精神分裂癥、癔病、脊髓疾病或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病等。 |
|
來自: 老玉米棒 > 《中醫(yī) 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