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孕測量和切面
(胎兒雙頂徑及頭圍的測量)
(胎兒腹圍測量) (胎兒股骨測量) (胎兒肢體) (靜脈導管血流頻譜) (臍動脈血流頻譜)
超聲檢查內(nèi)容 1.估計孕周 2.胎兒生長評估(間隔三周以上) 3.評價胎兒體表與內(nèi)臟結(jié)構(gòu) 4.羊水評估 5.胎盤 6.確定胎位
測量指標 1.雙頂徑(BPD) 2.頭圍(HC) 3.股骨長(FL) 4.腹圍(AC) 5.胎心率(HR) 6.臍血流 7.羊水(最大深度,羊水指數(shù)) 8.其他測量(后顱窩池寬度、小腦橫徑、眼眶直徑、足底長度等)
主要觀察內(nèi)容: 1.胎頭:位置、大小、顱內(nèi)結(jié)構(gòu) 2.脊柱:連續(xù)性、排列、表面皮膚有無缺損 3.四肢:雙上肢、手、雙下肢、足,長短(FL)及形態(tài) 4.顏面:冠狀切面掃查,注意唇、腭裂 5.心臟:位置,四腔心切面,有異常者行超聲心動圖檢查 6.胃泡:有無消失或擴大,有無“雙泡征” 7.雙腎:有無,大小,結(jié)構(gòu),有無積水等 8.腸管:有無異常擴張或閉鎖 9.腹壁:是否完整,有無臍疝、腹裂畸形 10.臍帶:血管數(shù)量(三根),有無纏繞 11.羊水:透聲情況、最大深徑及羊水指數(shù) 12.胎盤:位置、回聲、有無占位病變等 胎兒主要解剖結(jié)構(gòu)超聲切面
(雙側(cè)側(cè)腦室體部切面)
丘腦水平橫切面 標準平面要求清楚顯示透明隔腔、兩側(cè)丘腦對稱及丘腦之間的裂隙樣第三腦室,同時顱骨光環(huán)呈橢圓形。在此平面測量雙頂徑及頭圍。
腦中線:在此切面上腦中線居中,不連貫。 透明隔腔:在腦中線的前1/3處,呈長方形的暗區(qū),分隔側(cè)腦室中央部的隔膜稱為透明隔,位于兩側(cè)透明隔之間的腔隙即為透明隔腔,正常時不超過10mm。 丘 腦:圖像中央可見中線兩側(cè)對稱的卵圓形低回聲區(qū)結(jié)構(gòu),即丘腦。 第三腦室:兩側(cè)丘腦中間的縫隙為第三腦室,正常第三腦室不易被超聲觀察到。大腦及大腦外側(cè)裂可清楚顯示。
雙頂徑(BPD) 1.頭圍數(shù)值的測量受胎頭形狀影響較小。如果頭顱受擠壓,BPD的測量值就偏小會導致低估孕齡。因此,與BPD相比,頭圍目前應用更廣泛。 2.頭圍是沿顱骨外緣測量其周長但不包括頭皮。 3.測量BPD的平面可以用來測量頭圍。 4.可用超聲儀的橢圓測量法測得頭圍,也可測得雙頂徑和枕額徑后通過下面的公式進行計算: 頭圍=(雙頂徑+枕額徑)×1.62
(丘腦水平橫切面)
小腦水平橫切面 在獲得丘腦平面后聲束略向尾側(cè)旋轉(zhuǎn),即可獲此切面。 在此切面測量小腦橫徑及后顱窩池深度。 小腦半球:左右對稱的球形結(jié)構(gòu),最初為低回聲,隨著妊娠的進展其內(nèi)部回聲逐漸增強,晚孕期顯示出一條條排列整齊的強回聲線為小腦裂,兩側(cè)小腦中間有強回聲的蚓部相連。
第四腦室:位于小腦蚓部的前方。正常第四腦室呈小扁狀新月形,常不易觀察到。 后顱窩池:正常后顱窩池的寬度應不超過10mm。后顱窩池寬度增大可能與Dandy-Walker畸形有關,減小可能與2型Arnold-Chiari畸形有關 大腦腳下部分:位于第四腦室的前方。
(小腦水平橫平面)
正中矢狀切面 1.胼胝體:呈半環(huán)形低回聲結(jié)構(gòu)。胼胝體從前至后分為膝 部、胼胝體干和壓部。 2.透明隔:膝部下方三角形無回聲結(jié)構(gòu)是透明隔。 3.第三腦室:透明隔再往下是第三腦室。 4.扣帶回:胼胝體上方為扣帶回,越靠近妊娠足月時,扣帶回越明顯。
(胼胝體及三維圖像) (胎兒鼻唇切面)
(顏面正中矢狀面) (胎兒雙眼眶切面) (上、下牙槽突橫切面)
脊柱 1. 約在孕8周,胎兒下部分胸椎和上部分腰椎首先骨化,然后以此為中心向脊柱的頭尾側(cè)進行椎體的骨化。 2. 在孕12周后便可清晰顯示脊柱,上端以胎頭枕骨為界,下端以坐骨結(jié)節(jié)中心為標志 3. 胎兒骶尾部脊柱在孕17~18周后才骨化,故孕18周以前發(fā)生的骶尾部的脊柱裂不易診斷。
脊柱的掃查切面 1.脊柱矢狀切面檢查:孕20周以前掃查可顯示脊柱全長及其表面皮膚的覆蓋情況。脊柱呈兩行排列整齊的串珠狀平行光帶,從枕骨延續(xù)至骶尾部并略向后翹,最后融合在一起。 2.脊柱橫切面檢查(最能顯示脊椎解剖結(jié)構(gòu)):橫切面上脊柱呈三個分離的圓形或短棒狀強回聲小光團,兩個后骨化中心較小且向后逐漸靠擾,呈“品”字形排列。其中較大者為椎體骨化中心。 3.脊柱冠狀切面檢查: 近腹側(cè)冠狀切面---整齊排列的三條平行光帶,中間一條反射回聲來自椎體,兩側(cè)的來自椎弓骨化中心。 近背側(cè)冠狀切面---由椎弓骨化中心組成的兩條平行光帶,中央的椎體骨化中心不顯示。
(脊柱矢狀切面)
(脊柱冠狀切面) (脊柱橫切面) (脊柱三維成像)
腹圍(AC) 與雙頂徑、頭圍及股骨長相比,腹圍是晚期妊娠評價胎兒生長發(fā)育、估計體重、觀察有無宮內(nèi)生長遲緩的最佳指標。 妊娠35周時腹圍與頭圍基本相等,之后腹圍超過頭圍。 腹部圖像應盡可能呈圓形。腹部的斜切面會使圖像呈橢圓形并高估腹圍,導致測量錯誤。
(腹圍測量) (膀胱、臍動脈水平切面) (膽囊、臍靜脈水平切面)
胎兒腎臟 1.應常規(guī)觀察腹腔中腎區(qū)和膀胱的位置。胎兒腎臟表現(xiàn)為卵圓形的低回聲區(qū)位于脊柱兩側(cè)。 2.妊娠期胎兒腎臟的長度: 24周長約22~27mm 32周長約28~33mm 38周長約36~41mm (雙腎水平橫切面)
(腎臟縱切面)
胎兒長骨的測量 長骨測量:探頭與長骨長徑夾角<30°,并使長骨兩端清晰顯示,取長骨兩端之間距離,股骨測量不包括股骨頭。
(胎兒肱骨測量) (胎兒股骨的測量)
(胎兒上肢與手)
(胎兒雙下肢與足)
(胎兒下肢與足)
臍血流 頻譜多普勒表現(xiàn):孕7周只可測到臍動脈收縮期血流信號。 孕中期可測到臍動脈與臍靜脈的血流 速度。 臍動脈多普勒頻譜能比較真實的反映胎兒缺血缺氧情況。 臍帶頻譜: 阻力指數(shù)RI=(S-D)/S 搏動指數(shù)PI=(S-D)/P S:收縮期最大流速
(臍動脈入胎盤處)
(臍動脈CDFI)
(臍動、靜脈血流頻譜)
正常臍動脈在妊娠12~14周前無舒張期血流,阻力指數(shù)較高。 隨妊娠周數(shù)增加,阻力指數(shù)逐漸下降,30周后趨于穩(wěn)定,RI<0.68,舒張期血流逐漸增加。 臍動脈血流隨妊娠進展S/D有下降趨勢: 26~30周<> 30~34周<> 34周以后<>
胎心率(HR) 120~160次/分為正常 >160次/分考慮心動過速 <120次/分考慮心動過緩 注意:胎兒心率在腹壁探頭加壓時,可下降,解除加壓可恢復。另外發(fā)現(xiàn)有異常情況,可行胎兒心動圖檢查和監(jiān)測。
羊水(AMN) 羊水指數(shù)(AFI):以母體臍部為中心,劃分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個象限,分別測量四個象限內(nèi)羊水池的最大深度,四個測值之和為羊水指數(shù)(AFI)。 正常范圍:8~25cm; 在孕37周前AFI≤8cm,或孕37周后AFI≤5cm,為羊水過少; 在孕37周前AFI≥25cm,或孕37周后AFI≥20cm,為羊水過多。
羊水暗區(qū)的最大深度:尋找宮腔內(nèi)羊水最大暗區(qū),內(nèi)不能有肢體或臍帶。測量此暗區(qū)的垂直深度。 正常范圍:2~7.9cm 羊水過少:<2.0cm 羊水過多:≥8.0cm
(羊水羊水過多,最大深徑>8cm) 羊水過多, 最大深徑>8cm) (羊水過少,最大深徑<2cm)
版權聲明:慧影超聲所有文章內(nèi)容、部分文章和圖片采集于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后臺聯(lián)系,我們即可完善或刪除相關內(nèi)容。本公眾號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