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 “氣功”? “氣功” 古人稱之為 “吐納”、“導引”、“行氣”、“食氣”、“練氣”、“靜坐”、“坐禪”、“內功” 等,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養(yǎng)生術。其特點是通過練功者對自身進行調身、調心、調息三者結合進行練功?!皻夤Α?一詞,最早見于晉道士許遜寫的 《凈明宗教錄》 中的 “氣功闡微”,但沒有清楚的概念和定義。 對于什么是氣功? 可以理解: 氣功即生理練丹學,是用人體本來就有的各種體液、器官和身體產生出的物質來練就長生不老的“丹”。用現(xiàn)在的概念概括起來是這樣一個意思: 利用人體內固有的物質,把它調順了,產生人體系統(tǒng)的一種功能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是健康的,是能夠抵抗疾病的。也就是說,結合系統(tǒng)科學的觀點,練功 (練內丹) 無非是讓人的身體進入一種特別健康的功能態(tài)。 吞吐勢1、承無我無他勢,身體姿勢不動,只將兩手掌心轉向前方,微開其口,舌上卷,微抵上腭,兩肩后收,胸開張,不可用力過猛,從口吞氣入腹,須輕輕悠悠。 2、吞氣愈悠長愈妙,不停,兩腳跟應吞氣之勢,輕輕提起,離地約一拳。 3、不停,兩腳跟借上身之沉勁,著地;同時,兩膝稍屈,兩肩下沉,兩臂稍彎,閉口沉氣,使下腹向前迎,但不可顯形。 4、暫時閉口沉氣,停止吞氣,使下腹有力。隨即用力緩舉兩掌,掌心相對。習之既久,功已深者,則兩眼順逆時針輪轉各1次,漸增至3次,再行舉手。 5、待兩手舉至頭頂時,掌心向下,手指微接,隨即用力向下按;同時,鼻中吐氣,使浮氣出,而丹田氣存。初習者,兩臂骨節(jié)不見響動,且酸痛異常。習之既久,功夫已深,則骨節(jié)間會發(fā)出“咭咭”之聲,氣隨意注,頓覺腹堅如石,臂力加增。 6、不停,緩按兩掌,掌心向下,用力作勢;同時,鼻中繼續(xù)吐氣,使浮氣排出,丹田有力,兩眼開張,直視身前。 7、吐氣愈悠長愈佳,不可用力。兩掌繼續(xù)下按,待按至胸下時,兩臂兩腕用力益猛,唯須緩慢而有力,切不可急速,待按至下腹前方,停止吞氣。喉間咽氣一口,不可隨意吞氣、吐氣,即待第二次吞吐時,再行開口吞氣。 以上動作,均為連貫姿勢,為明了易學起見,故分解之,習者須體會之。尤須注意者,即吞氣時兩手不用力,吐氣時用力,以下仿此。 【吞吐解】 渾元一氣功之吞吐法,亦即呼吸之別名也。道家所謂“導引吐納”,釋家所謂“練氣行功”,儒家所謂“善養(yǎng)浩然之氣”,均功同名異也。吞氣有以口吞或鼻吞之分,亦即文法、武法之別也,俗謂“文火”、“武火”。吐氣則完全以鼻行之。 總之,口吞為武,鼻吞為文,文武并行,火候相間,收效自速。單用武火,習者易至內傷;單用文火,習者稍有不慎,每易致魔。均不及文武火候相間之為速,此則渾元一氣功之別開生面者也。 |
|
來自: 昵稱49857750 > 《氣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