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是唯一的兩位帝王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合葬墓。。。。 唐乾陵是唯一歷經(jīng)千年未被盜掘的唐代帝王陵。。。。 無字碑不僅是乾陵的象征,更是女皇武則天的象征。。。。 中國歷史上陵前石刻的數(shù)目、種類和安放位置是從乾陵開始才有了固定制度。。。 “六十一蕃臣“無頭像之迷。。。。 乾陵—— 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合葬墓—— 位于陜西咸陽的乾縣,是為陜西關中地區(qū)唐十八陵之一,修建于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龍二年(706年)加蓋,采用"因山為陵"的建造方式,陵區(qū)仿京師長安城建制。陵園的所有營建工程經(jīng)歷了武則天、中宗至睿宗朝初期才始告全部竣工,歷時長達57年之久。乾陵營建時,正值盛唐,國力充盈,陵園規(guī)模宏大,建筑雄偉富麗,堪稱“歷代諸皇陵之冠”。 唐初,太宗李世民汲取從古至今,沒有不亡之國,亦無不掘之墓的歷史教訓,從他與長孫皇后的昭陵起,開創(chuàng)了“因山為陵”的葬制,由當時著名的藝術大師閻立德、閻立本兄弟主持設計,陵墓由建筑群與雕刻群相結合,參差布置于有“龍盤鳳翥”之勢的山巒之上。除主墓外,乾陵還有十七個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員與功臣。 從乾陵頭道門踏上石階路,計537級臺階,其臺階高差為81.68米。走完臺階即是一條平寬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這條道路便是“司馬道”。兩旁現(xiàn)有華表1對,翼馬、鴕鳥各1對,石馬5對,翁仲10對,石碑2道——東為無字碑,西為述圣記碑,還有參加高宗葬禮的中國少數(shù)民族首領和友好國家使臣的石刻王賓像61尊,石獅1對。在中國歷史上,陵前石刻的數(shù)目、種類和安放位置是從乾陵開始才有了固定制度的,一直延襲到清代。 述圣紀碑位于司馬道西側,與無字碑相對,北距西闕8.65米,初建有碑亭,碑亭建筑基址呈方形,南北18.80米,東西18.85米,但碑亭早已不存在了。 述圣紀碑是記述高宗文治武功的一通功德碑,由武則天親撰、其子中宗李顯書丹,此碑開帝王陵前立功德碑之先例。碑為方形,碑高7.53米,每邊寬1.86米,重約89.6噸,頂、身、座共七節(jié),表示日、月、金、木、水、火、土,寓意李治的文治武功光照天下,故又稱“七節(jié)碑”。 在朱雀門外的司馬道東側,聳立著聞名于世的武則天無字碑無字碑,它通身取材于一塊完整的巨石,高7.53米,寬2.1米,厚1.49米,總重量約有98.8噸,給人以凝重厚實,渾然一體的美感。碑額未題碑名,碑額陽面正中一條螭龍,左右側各四條,共有九條螭龍,故亦稱“九龍碑”,八條螭龍巧妙地纏繞在一起,鱗甲分明,筋骨裸露,靜中寓動,生氣勃勃。碑的兩側各線刻高4.12米的”升龍圖“,碑座陽面還有線刻的獅馬圖(或稱獅馬相斗圖),長2.14米,寬0.66米,其馬屈蹄俯首,溫順可愛;雄獅則昂首怒目,十分威嚴。碑上還有許多花草紋飾,線條精細流暢。整個無字碑高大雄渾,雕刻精美,為中國歷代群碑中的巨制。 無字碑在無數(shù)游人眼中不僅是乾陵的象征,更是女皇武則天的象征。無字碑上為何無字,民間出現(xiàn)了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武則天立無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達。第二種說法認為,武則天立無字碑是因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還是不寫碑文為好。第三種說法認為,武則天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立無字碑是聰明之舉,功過是非讓后人去評論,這是最好的辦法。 無字碑(wordless stone stele)中宗李顯為母后武則天而立。通高8.03米,重約98.8噸,為碑中之巨制。初產(chǎn)時,未刻一字,宋、金以后多有文人學士題詩刻文。(It was established by Emperpor Zhongzong, Li Xian, for his mother Wu Zetian without a word on it. The inscriptions it bears now were poems inscribed by the scholars after Song and Jin Periods.) 宋金以后,開始有游人題字于碑,使無字碑成為有字碑。再歷元、明、清各代,碑上逐漸鐫刻了許多文字,不僅在內(nèi)容上自然形成了評價武則天的“碑文”,而且在書法上真、草、隸、篆、行五體皆備,或許,這正符合了武則天當初立碑的本意。但是,由于年代久遠,前人后人無法溝通、協(xié)調(diào)和照應,歷代題字雞零狗碎,毫無章法,弄的諾大一通碑成了老和尚的百衲衣。其中惟有1135年《大金皇弟都統(tǒng)經(jīng)略郎君行記》保存比較完整,這是用女真文字刻寫的,旁邊還有漢字譯文。女真文字現(xiàn)已絕跡,因此,碑上的文字成為研究女真文字和中國少數(shù)民族歷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 梁山是圓錐形石灰?guī)r山體,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兩峰較低,東西對峙,中間為司馬道,故而這兩峰取名叫“乳峰”。據(jù)史書記載,陵墓原有內(nèi)外兩重城墻,四個城門,還有獻殿闕樓等許多宏偉的建筑物??碧奖砻鳎簝?nèi)城總面積240萬平方米。城墻四面,南有朱雀門,北有玄武門,東有青龍門,西有白虎門。 陵園內(nèi)城的四門之外,還蹲踞著4對8尊高大雄偉的石獅,以朱雀門外的最為雄偉。這對石獅昂首挺胸,巨頭披鬃,瞋目闊口,兩足前伸,身軀后蹲,凜然挺拔如泰山。置石獅于陵前,增加了陵園的神圣和威嚴氣勢。 乾陵有特別引人注目的就是朱雀門外的神道東西兩側,分布著兩組石人群像,整齊恭敬地排列于陵前。西側32尊,東側29尊,共61尊。這些石人殘像高在米至米之間,大小和真人差不多,人們習慣上把這些石像稱之為“蕃像”、“賓王像”,也稱“六十一蕃臣像”。 這些石人是當時唐王朝屬下的少數(shù)民族官員和鄰國王子、使節(jié)。武則天為炫揚高宗及武周朝的威勢,將他們雕像立于陵前。在石人像的背部刻有國別、官職和姓名,今字跡可辨認者有“木俱罕國王斯陀勒”、“盛于闐王尉遲璥”、“吐火羅王子持羯達犍”、“默啜使移力貪汗達干”、“播仙城主何伏帝延”等七尊。這些與真人大小相仿的石人,穿著打扮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的,也有翻領紫袖的。但他們都雙雙并立,兩手前拱,姿態(tài)極為謙恭,但最為奇怪的是,這些石像都是沒有腦袋的,這就讓人產(chǎn)生了許多的疑問,為什么乾陵會用這些沒有頭的石像守陵呢? 研究人員推斷,這61尊石像很有可能是一部分毀于那場大地震中,還有一部分是毀于明末清初的那些戰(zhàn)爭中。即使這些石像已經(jīng)遭到毀壞,但還是可以從他們的形象中發(fā)現(xiàn)大唐盛世的景象。 乾陵本是唐高宗李治的陵墓,陵號乾陵,實際上是一帝、一后的合葬墓?,F(xiàn)代人認為這是二帝合葬墓,但這并不符合古代(包括唐朝人)的觀點,因為神龍政變之后,武則天被迫將大唐江山歸還給李氏皇族。為了死后能有棲身之所,武則天自己宣布廢去自己的帝號,請求她的兒子(唐中宗李顯)將自己以唐高宗皇后的身份附葬于唐高宗的乾陵。唐中宗答應了母親的這個請求,所以在禮制上乾陵仍然屬于一帝、一后的合葬墓。 唐乾陵也是唯一歷經(jīng)千年未被盜掘的唐代帝王陵。據(jù)文獻記載,唐末黃巢、五代溫韜、民國初年國民黨將領孫連仲都曾盜掘乾陵,卻都費盡心思也找不到的乾陵地宮墓道口。 乾陵墓道在1958年11月27日被幾個農(nóng)民意外發(fā)現(xiàn)。1960年2月,陜西省成立了“乾陵發(fā)掘委員會?!辈⒂?月3日開始發(fā)掘乾陵地宮墓道,5月12日,墓道砌石全部披露。發(fā)掘顯示:乾陵地宮墓道在梁山主峰東南半山腰部,由塹壕和石洞兩部分組成。塹壕深17米,全部用長1.25米,寬0.4至0.6米的石條填塞。墓道呈斜坡形,全長63.1米,南寬北窄,平均寬3.9米。石條由南往北順坡層疊扣砌,共39層,平面裸露410塊,39層約用石條8000塊。石條之間用燕尾形細腰鐵栓板拉固,上下之間鑿洞用鐵棍貫穿,以熔化錫鐵汁灌注,與石條熔為一體。挖掘情況與《舊唐書·嚴善思傳》“乾陵玄闕,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隙,鑄鐵以固其中”的記載相同。另外,考古工作者在陵山周圍也沒有找到盜洞和被擾亂的痕跡,從而證明乾陵是目前未被盜掘的唐代帝王陵墓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