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太宗李世民汲取歷史教訓開創(chuàng)了“因山為陵”的葬制,以為后代承襲。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合葬墓地,屬唐十八陵之一,位于陜西咸陽的乾縣,它始建于公元684年,工程經(jīng)歷了武則天、中宗至睿宗朝初期才始告全部竣工,歷時長達57年之久;營建時正值盛唐,國力充盈,陵園規(guī)模宏大,建筑雄偉富麗,堪稱“歷代諸皇陵之冠”。 高宗李治(628—683)為文德皇后長孫氏所生,太宗之第九子,得舅父長孫無忌之助于16歲時被立為皇太子,貞觀二十三年(649)六月即皇帝位,弘道元年崩于洛陽之貞觀殿,享年56歲,在位34年;他臨死前說:“天地神若延吾一兩月之命,得還長安,死亦無恨。”表示愿將尸骨埋在京師長安的關中地帶,遺詔“陵園制度,務從節(jié)儉。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取天后(武則天)處分。”文明元年(684)五月,武則天遵照高宗遺愿,命睿宗護送高宗靈駕西返京師長安,八月葬于梁山,陵曰乾陵。神龍元年(705)正月武則天病重,宰相張柬之等發(fā)動政變,擁立中宗李顯復位,十一月武則天崩逝于洛陽上陽宮,終年82歲,臨終遺囑“祔廟、歸陵、令去帝號,稱則天大圣皇后。”次年五月靈駕還長安,八月與其夫合葬于乾陵玄宮。其后中宗、睿宗朝,又將二太子、三王、四公主、八大臣等17人陪葬乾陵。在安葬武則天的問題上,朝廷發(fā)生了一番爭論,中宗欲滿足母后“歸陵”的遺愿,大臣嚴善思極力反對說:“尊者先葬,卑者不宜動尊者而后葬入。則天太后卑于天皇大帝,今若開陵合葬,即是以卑動尊,恐驚龍脈。臣聞乾陵玄闕,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隙,鑄鐵以固其中,今若開陵,必須鐫鑿。動眾加功,為害益深。望於乾陵之旁,更擇吉地,別起一陵,既得從葬之儀,又成固本之業(yè)。若神道有知,幽途自當通會,若以無知,合之何益。” 寬厚仁慈的中宗皇帝沒有接受這個建議,為表示孝心,命人挖開乾陵埏道,啟開墓門,于神龍二年五月將武則天合葬入乾陵玄宮。從此,乾陵成為中國古代帝王陵墓中唯一的一座一陵葬兩帝的陵園。“唐高宗乾陵”墓碑高2米,是陜西巡府畢源為高宗所立,原碑已毀,現(xiàn)在這塊碑是清乾隆年間重建的。此碑右前側另一塊墓碑,是郭沫若題寫的“唐高宗李治與則天皇帝之墓”12個大字。(點圖放大) 據(jù)史書記載,乾陵由當時著名的藝術大師閻立德、閻立本兄弟主持設計,陵墓由建筑群與雕刻群相結合,參差布置于有“龍盤鳳翥”之勢的梁山北峰之上。陵墓原有內外兩重城墻,四個城門,還有獻殿闕樓等許多宏偉的建筑物;勘探表明,內城總面積240萬平方米,城墻四面南有朱雀門,北有玄武門,東有青龍門,西有白虎門。梁山是圓錐形石灰?guī)r山體,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南面兩峰較低,東西對峙,中間為司馬道,故而這兩峰取名叫“乳峰”。 《唐會要》記載,乾陵修葺時置120余件精美絕倫的大型石刻群,從梁山南二峰的天然雙闕起往北依次對稱排列;端立首位的是1對高達8米有余的八棱柱石華表,這是帝王陵墓的標志,其造型昭示著生命長存的理念和古代先民對人類生殖行為的崇拜;接著是1對昂首挺胸、渾圓壯觀的石刻翼馬,馬身兩翼雕以卷云紋,似有騰飛之勢;翼馬之北是1對優(yōu)美的高浮雕鴕鳥,緊接鴕鳥的是5對配有馭手的石仗馬和10對高4米左右的石翁仲,或稱直閣將軍。陵園內城的四門之外,還蹲踞著4對8尊高大雄偉的石獅,以朱雀門外的最為雄偉。這對石獅昂首挺胸,巨頭披鬃,瞋目闊口,兩足前伸,身軀后蹲,凜然挺拔如泰山。置石獅于陵前,增加了陵園的神圣和威嚴氣勢。傳說翁仲姓阮,是秦朝鎮(zhèn)守臨洮的大將,威震夷狄,秦始皇樹翁仲像于咸陽宮司馬門外,后世的帝王以翁仲石像守衛(wèi)陵園。 翁仲之北是兩通石碑,西邊的一通是唐高宗的金字“述圣紀”碑,是女皇武則天為高宗歌功頌德而立的紀念碑,碑高6.30米,寬1.86米,碑文約5600余字,武則天親自撰文,中宗李顯書丹,筆畫初刻填以金屑,現(xiàn)今個別字的金跡尚在。東側一通是武則天的無字碑,通高7.53米,寬2.1米,厚1.49米,重約98.8噸;碑身用一塊完整的巨石雕成,兩側各線刻高4.12米的“升龍圖”,碑額陽面正中一條螭龍,左右側各四條,共有九條螭龍,故亦稱“九龍碑”;碑座陽面線刻“獅馬圖”,長2.14米,寬0.66米。整個無字碑高大雄渾,雕刻精美,為中國歷代群碑中的巨制。 無字碑為碑中之巨制,初產(chǎn)時,未刻一字,宋、金以后多有文人學士題詩刻文。 ▲ 無字碑(wordless stone stele) It was established by Emperpor Zhongzong, Li Xian, for his mother Wu Zetian without a word on it. The inscriptions it bears now were poems inscribed by the scholars after Song and Jin Periods.武則天為炫揚高宗及武周朝的威勢,立屬國王子與使節(jié)雕像于陵前,在石人像的背部刻有國別、官職和姓名,字跡可辨認者有“木俱罕國王斯陀勒”、“盛于闐王尉遲璥”、“吐火羅王子持羯達犍”、“默啜使移力貪汗達干”、“播仙城主何伏帝延”等七尊;這些與真人大小相仿的石人,穿著打扮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的,也有翻領紫袖的,但他們都雙雙并立,兩手前拱,姿態(tài)極為謙恭,體現(xiàn)了萬邦來朝的大唐盛世景象。但奇怪的是這些石像都是沒有腦袋的,為什么乾陵會用這些沒有頭的石像守陵呢?研究人員推斷,這61尊石像很有可能是一部分毀于那場大地震中,還有一部分是毀于明末清初的那些戰(zhàn)爭中,即使這些石像已經(jīng)遭到毀壞。朱雀門外的神道東西兩側分布著兩組石人群像,西側32尊,東側29尊,共61尊,人們習慣上把這些石像稱之為“蕃像”、“賓王像”,這些石人是當時唐王朝屬下的少數(shù)民族官員與鄰國王子和使節(jié)。(點圖放大) 唐乾陵是唯一歷經(jīng)千年未被盜掘的唐代帝王陵。據(jù)文獻記載,唐末黃巢、五代溫韜、民國初年國民黨將領孫連仲都曾盜掘乾陵,卻都費盡心思也找不到的乾陵地宮墓道口。乾陵墓道在1958年11月27日被幾個農(nóng)民意外發(fā)現(xiàn),1960年2月,陜西省成立了“乾陵發(fā)掘委員會”,并于4月3日開始發(fā)掘乾陵地宮墓道,5月12日,墓道砌石全部披露。發(fā)掘顯示:乾陵地宮墓道在梁山主峰東南半山腰部,由塹壕和石洞兩部分組成。塹壕深17米,全部用長1.25米,寬0.4至0.6米的石條填塞;墓道呈斜坡形,全長63.1米,南寬北窄,平均寬3.9米。石條由南往北順坡層疊扣砌,共39層,平面裸露410塊,39層約用石條8000塊;石條之間用燕尾形細腰鐵栓板拉固,上下之間鑿洞用鐵棍貫穿,以熔化錫鐵汁灌注,與石條熔為一體。挖掘情況與《舊唐書·嚴善思傳》“乾陵玄闕,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隙,鑄鐵以固其中”的記載相同。另外,考古工作者在陵山周圍也沒有找到盜洞和被擾亂的痕跡,從而證明乾陵是目前未被盜掘的唐代帝王陵墓之一。@H.F|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