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nèi)耳眩暈癥)的治療 內(nèi)耳眩暈癥(又稱:美尼爾氏征)以突發(fā)性眩暈,伴有惡心、嘔吐、耳鳴、感到房屋旋動甚則昏倒為主證,故又稱眩暈病。臨床較為多見。祖國醫(yī)學中稱本病為風眩,俗稱眩暈。歷代醫(yī)家對本癥治療觀點頗不一致,有平肝熄風、滋陰補腎、填精益髓、補氣養(yǎng)血等治法。根據(jù)臨床經(jīng)驗,以溫陽利水為治則進行治療,臨床屢用屢效。 眩暈之癥,古代記載頗多,如:劉河間從風治,朱丹溪從痰治,清·羅國納引《內(nèi)經(jīng)》所說“上虛則眩,督脈虛則頭重高搖”、“腦髓不足則腦轉(zhuǎn)耳鳴而眩”,指出從腎治的方法?!秲?nèi)經(jīng)》又說:“諸風掉眩,皆屬于肝”,提出從肝治。蓋眩有兩種,一為頭重眼黑之眩,一為天地旋動之眩。羅氏所謂之眩乃天地旋動之眩,故側(cè)重于虛。劉、朱所謂之眩乃天地旋動之眩,故側(cè)重風痰。清·鄒潤安把風之為病分為三種:有感而即發(fā)者,為傷寒溫病時氣等類;有既入人身氣血之間而成痼疾者,在上如風眩、頭面風,在下如腸風、胃風。 本病之眩暈,為水飲內(nèi)阻,陽應風化所致,并非是風痰之邪直接為患?!端貑枴そ?jīng)脈別論》所云“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jīng)并行”,說明了人身水液正常流行的情況。今脾胃運化失常,谷入胃不能散其精則聚液生痰,水入于胃不能輸化其氣,則凝水為飲,以致健運失司,水氣交阻,清陽不升,濁陰不降,陽應風化,發(fā)為眩暈。如胃失和降,則反而上逆,故出現(xiàn)嘔吐,所以治水則眩自愈。 早在東漢時代,張仲景已有詳細治法,用溫陽利水之方法,以澤瀉湯、苓桂術甘湯化裁加減,使水氣循流,則眩自愈。處方如下: 生龍牡各18克、桂枝9克、白術12克、甘草9克、半夏12克、生姜9克、云茯苓18克、橘皮12克、澤瀉18克。 本方以溫陽蠲飲,健脾利水之法,使水降風息,則眩自愈。方中茯苓淡滲利水,桂枝辛溫通陽,兩藥相協(xié),則溫陽化水。白術健脾燥濕,甘草和中益氣,兩藥同用,補土制水。佐以半夏、生姜、橘皮以和胃止嘔,配合澤瀉引水下行,龍骨、牡蠣潛陽。則眩自愈。 病例介紹 史某、男性,39歲,職員。 頭暈已十余年,曾在某院療養(yǎng)2年,當時診為:神經(jīng)衰弱休息達三年之久,嗣后每年有1~2個月頭暈,嘔吐加劇,就診前夕,去北京宣武醫(yī)院檢查神經(jīng)系統(tǒng),無特殊異常,故來本院就診。 當時頭暈為甚,暈劇嘔吐,食欲不振,有手足麻木、耳鳴等證,血壓130/80毫米汞柱,脈弦細,舌苔白,舌質(zhì)邊有齒痕。 西醫(yī)診斷為:美尼爾氏征。 脈證參伍,乃水邪上逆,肝陽不潛所致,擬溫陽利水,澤瀉湯、苓桂術甘湯化裁: 云茯苓15克、白術12克、桂枝9克、甘草9克、生龍骨30克(先煎)、澤瀉15克、生姜6克、大棗5枚、生牡蠣30克(先煎)、陳皮9克、半夏12克、鉤藤12克。 服7劑后,復診頭暈欲吐等證已大減,僅感體痛,乏力。治用前方佐以疏風通絡之品,加防己、秦艽。再進七劑。嗣后相隔一月額,頭暈欲吐復作,但較前有所減輕,即又投入首方十付而愈。 蓋美尼爾氏征的眩暈,并非為風痰之邪,實為水飲內(nèi)阻,陽應風化所致,著重脾胃,故治當溫陽蠲飲,健脾利水為法。 END · · 版權聲明: |
|
來自: AB向往神鷹 > 《57.頸椎病(眩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