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縮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皮遭到反復損害后導致的黏膜固有腺體萎縮甚至消失為特征的消化系統(tǒng)常見病、多發(fā)病、難治病之一。本病發(fā)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高,約占胃鏡受檢患者的13.8%,在胃癌高發(fā)區(qū)可達28.1%,胃癌病例50%以上有萎縮性胃炎病史,本病與胃癌的發(fā)生有密切關(guān)系,伴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者,胃癌發(fā)生率高達9%~10%,在我國為7%。因此,慢性萎縮性胃炎與胃癌的發(fā)生有密切關(guān)系。世界衛(wèi)生組織1978年把本病定為癌前疾病或癌前狀態(tài),而在CAG基礎上伴發(fā)的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則是胃癌的癌前病變。一般認為,胃粘膜發(fā)生腫瘤并非由正常細胞一躍而變成癌細胞,而是一個由量變到質(zhì)變的多步驟癌變過程。目前,慢性胃炎→胃粘膜萎縮→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胃癌的發(fā)展模式已為國內(nèi)外多數(shù)學者所認可。因此,及早識別、防治癌前疾病和癌前病變,根除Hp感染,是降低胃癌發(fā)生率和死亡率較為有效的方法。 單教授從事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的臨床、科研已數(shù)十年,摸索出較為完善的理法方藥體系,可謂匠心獨具。茲系統(tǒng)介紹如下。 1、病理因素 脾體陰而用陽,以升為?。晃阁w陽而用陰,宜降則和。脾胃同居中焦,剛?cè)嵩餄裣酀?,陰陽相合,共司受納、腐熟、運化水谷之職。脾胃運化的精微物質(zhì),再通過心肺的作用化生氣血,營養(yǎng)全身,故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然胃腑與外界相通,最易受到外邪侵襲,正如葉天士云:“蓋胃者,匯也,乃沖繁要到,為患最易?!被蛴娠嬍呈Ч?jié)所傷,如飲食自倍,五味過極,辛辣炙煿,肥甘厚膩,飲酒如漿,以妄為常等皆會損傷脾胃;或由情志因素所起,憂思惱怒等五志過極皆會引起脾胃功能失調(diào),如“肝為起病之源,胃為傳病之所”。 2、基本病機 以上諸多因素皆會導致脾胃損傷,慢性萎縮性胃炎大多由慢性淺表性胃炎發(fā)展而來,病程遷延日久,久則脾胃虛弱,生化無權(quán),遂致氣血俱虛,胃粘膜腺體失養(yǎng),遂逐漸萎縮。若反復不愈,久病必瘀;誠如葉天士所說:“初為氣結(jié)在經(jīng),久則血傷入絡”(《臨證指南醫(yī)案·積聚》)。在臨證之時,觀察到萎縮性胃炎的癥狀既有胃脘痞脹,隱痛,舌質(zhì)暗或紫,舌下絡脈迂曲、增粗、延長等瘀血阻絡之征,又有面色無華,形體消瘦,神疲倦怠,短氣乏力,頭暈目眩等脾胃氣虛之候;胃鏡下亦可見胃粘膜呈蒼灰色,大片蒼白區(qū),色調(diào)不均,胃粘膜變薄等,類似中醫(yī)所說的“痿者萎也”;此當為脾胃氣虛,胃絡失養(yǎng)之象。然在胃粘膜變薄后,血管透見或固有腺體萎縮甚至消失的同時,又有胃粘膜充血、水中、糜爛,以及固有腺體萎縮后腺窩增生延長或腸上皮化生,導致粘膜反而增厚,表面粗糙不平,顆?;蚪Y(jié)節(jié)狀凸起形成,此又為胃絡瘀阻的客觀反應。故將慢性萎縮性胃炎總的病機歸納為氣虛血瘀。 3、方藥治法 既然氣虛血瘀為慢性萎縮性胃炎總的病機,因此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總的治法可概括為益氣活血,健運脾胃。在具體用藥上,遵循氣血為人身立命之本之旨,用黃芪、黨參(或太子參)二藥,益氣健脾,補氣為主,扶正固本。丹參為活血補血要藥,既可活血通絡,又可養(yǎng)血生血。白術(shù)、薏苡仁:補中健胃,運脾燥濕。仙鶴草一味,為治療脾胃病必備之品,其能健胃補虛,清熱止血。蛇舌草,清熱解毒;現(xiàn)代藥理研究,蛇舌草可抑制腸上皮化生,防止萎縮性胃炎發(fā)生腸上皮化生,發(fā)展為腫瘤,正所謂“防患于未然”,體現(xiàn)了 “治未病”之思想。甘草緩中,兼以調(diào)和諸藥。此方名為二參三草湯,全方共八味藥物組成,是孟河醫(yī)派之用藥輕清純正使然,亦是中醫(yī)中藥“簡便效廉”使然。方雖八味,但效專利宏,臨床上對于久治不愈之萎縮性胃炎,常可出奇制勝。 4、隨證加減 慢性萎縮性胃炎雖以氣虛血瘀為總綱,但又有兼夾氣滯、痰濕等之不同,故應綜合辨證,藥隨證轉(zhuǎn),靈活變通。如見脘痛連及兩脅,喜嘆息噯氣,口苦泛酸,每因情志惱怒抑郁而加重,脈弦等,則合疏肝理氣的柴胡疏肝散加減;如見胃脘脹滿痞悶,惡心嘔吐,腸鳴下利,不思飲食,舌苔黃膩,脈滑等,則合散結(jié)消痞,和胃降逆之半夏瀉心湯加減;如見胃脘隱痛或灼痛,饑不欲食,口干舌燥,舌紅少苔有裂紋或花剝苔,脈細或細數(shù)等,則與養(yǎng)陰益胃之沙參麥冬湯加減;此外,在辯證用藥的同時,還結(jié)合辨病施治,使針對性更強。如患者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根據(jù)自己臨床多年經(jīng)驗,認為此為脾胃濕熱中阻之候,每加用蒼術(shù)、厚樸、藿香、佩蘭、石菖蒲、黃芩、蒲公英等清化濕熱而獲效;如遇膽汁反流,多尊《內(nèi)經(jīng)》“邪在膽,逆在胃”之旨,辨為肝胃不和,膽失通降,故用柴胡、枳殼、白芍、郁金等疏肝利膽而顯效;胃鏡病理如見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等,則用生薏仁、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等抗癌防癌之品;胃鏡見糜爛、潰瘍及出血點時,會用烏賊骨、大貝母、三七粉、白芨粉等制酸護膜,消炎生肌等等。 5、臨證案例 案1:患者阮某,男,53歲,越南人。 初診:2011年1月11日。主訴:胃痛30余年。病史:2005年查胃鏡示:反流性食管炎,2010年12月3日查胃鏡示:慢性萎縮性胃炎伴重度腸化,輕度異型增生,幽門螺桿菌陰性。2年前曾查腸鏡2次:未見異常??滔拢何钢袩茦犹弁矗瑹o噯氣返酸,腹痛腹瀉,大便不成形,無黏液膿血,日行1-2次,另有畏寒,肢涼,性功能減退,腰酸,夜寐尚可,舌紅,苔薄少,脈細。中醫(yī)診斷:胃痛,脾腎虧虛型;西醫(yī)診斷:慢性萎縮性胃炎伴重度腸化,輕度異型增生。處方:太子參10g、炒白朮10g、法半夏6g、麥冬15g、仙鶴草15g、炒苡仁15g、川斷10g、杜仲10g、巴戟天10g、菟絲子10g、蛇舌草15g、葛根10g、炒山楂12g、炒神曲12g。3劑。每日一劑,每劑二次。水煎服。并囑定期復查胃鏡。 二診:2011年1月14日。藥后尚合,大便已成形,口干,腰酸,乏力,舌紅,苔薄少,脈細,治再前方出入。處方:原方加桑寄生15g、半枝蓮15g。60劑。每日一劑,每劑二次。水煎服。另服用仁術(shù)健胃顆粒10gx12盒。服法:10g/次,2次/日。囑三個月后復查胃鏡。 三診:2011年4月26日。藥后尚合,2011年3月29日復查胃鏡示:慢性淺表性胃炎伴腸化,未見萎縮,未見異型增生。飲食不節(jié),易于腹瀉,大便偏溏,日行一次,畏寒,腰酸,寐可,苔薄少,舌邊有齒印,脈細。另有慢性鼻炎。處方:太子參10g、炒白朮10g、炒山藥15g、炒苡仁15g、黃芪10g、煨葛根10g、焦山楂12g、焦神曲12g、仙鶴草15g、蛇舌草15g、辛夷2g(布包)。60劑。每日一劑,每劑二次。水煎服。 患者于4月專程來南京致謝,并請繼續(xù)調(diào)理其易于腹瀉的體質(zhì),單教授以參苓白術(shù)散加減續(xù)收其功。 案2:金某,男62歲,南京人。 初診:2011年11月15日主訴:胃脘部不適1月。病史:近一月來胃脘部脹滿不適,時候明顯,偶有噯氣,無泛酸,大便尚調(diào),夜寐欠安,于2011年11月1日查胃鏡示:淺表性胃炎。病理:(胃角)中-重度慢性萎縮性胃炎并部分腺體輕度不典型增生??滔拢何鸽涿洕M,食后尤甚,噯氣,無泛酸,大便日行1次,苔薄黃,脈細。證屬脾胃氣虛,治當益氣和胃。處方:太子參10g,黃芪10g,炒白術(shù)10g,炒薏苡仁15g,仙鶴草15g,蛇舌草15g,紫丹參15g,炙甘草5g。14劑。每日一劑,每劑二次。水煎服。 二診:2011年11月29日。胃脘脹滿稍減,仍食后尤甚,噯氣,無泛酸,口干,大便日行1次,舌紅,苔薄黃,脈細。證仍屬脾胃氣虛,前方治療有效,守方并進,治再益氣和胃。前方加麥冬15g。14劑。每日一劑,每劑二次。水煎服。 三診:2011年12月13日。胃脘脹滿如前,食后尤甚,噯氣,無泛酸,口干,大便日行1次,夜寐欠佳,舌紅,苔薄黃,脈細。證仍屬脾胃氣虛,治再益氣和胃。前方加佛手5個,百合15g。14劑。每日一劑,每劑二次。水煎服。 四診:2011年12月27日。胃脘脹滿減輕,食后尤甚,偶有隱痛,伴噯氣,無泛酸,口干苦,大便日行1次,夜寐欠佳,舌紅,苔薄黃,脈細。治再前方出入。前方減黃芪,加炒白芍15g。14劑。每日一劑,每劑二次。水煎服。 五診:2012年1月10日。胃脘脹滿減輕,胃痛不著,伴噯氣,無泛酸,口干苦,大便日行1次,夜寐欠佳,舌紅,苔薄黃,脈細。前方減白芍,加玉竹15g。 六診:2012年2月7日。復查胃鏡示:慢性胃炎伴糜爛,十二指腸炎,食管中段隆起。病理:(胃角)中度慢性淺表性胃炎,間質(zhì)水腫,局部淋巴組織增生。(竇?。┲卸嚷詼\表性胃炎,灶性腸化。HP(-)。脘脹好轉(zhuǎn),寐差好轉(zhuǎn),目赤,舌紅,苔薄黃,大便調(diào),仍屬脾胃氣虛,萎縮性胃炎已愈,治再益氣和胃鞏固療效。處方:太子參10g,炒白術(shù)10g,炒薏苡仁15g,仙鶴草15g,蛇舌草15g,紫丹參15g,炙甘草5g,麥冬15g,佛手5個,百合15g,黃芩10g,烏賊骨15g,大貝6g,急性子10g。14劑。每日一劑,每劑二次。水煎服。 單兆偉簡介:江蘇省中醫(yī)院主任中醫(yī)師。師從孟河傳人張澤生教授和國醫(yī)大師徐景藩教授?!皣鴦赵赫厥饨蛸N”和“全國衛(wèi)生系統(tǒng)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獲得者。被授予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脾胃病學術(shù)杰出貢獻獎。從事中醫(yī)臨床工作50余年,形成了獨特的學術(shù)思想和診療體系,成為公認的脾胃病大家,尤擅長脾胃系統(tǒng)疾病及內(nèi)科疑難疾病的診治,療效顯著。作為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shù)經(jīng)驗繼承指導老師,培養(yǎng)學術(shù)繼承人4人,全國優(yōu)秀中醫(yī)臨床人才6人。擔任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博士后合作導師,先后培養(yǎng)博士后3人,博士40人,碩士42人,在讀碩士研究生3人。1997年來主持國家級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3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撰寫出版學術(shù)著作1部,主編學術(shù)著作6部,副主編學術(shù)著作2部,參編學術(shù)著作5部。曾任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中醫(yī)藥學會脾胃病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蘇省中西醫(yī)結(jié)合學會消化病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南京中醫(yī)藥學會副理事長?,F(xiàn)任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名譽主任委員、南京中醫(yī)藥學會名譽顧問、中醫(yī)脾胃病臨床研究基地學術(shù)帶頭人。 整理者:南京中醫(yī)藥大學研究生嚴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