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仁湯是清代溫病學家吳鞠通創(chuàng)立治療濕溫病的代表方,由杏仁、薏苡仁、白蔻仁、滑石、白通草、竹葉、厚樸、半夏組成。具有宣暢氣機、清熱利濕之效原方用于濕溫初起,邪留氣分,濕盛熱微,頭痛惡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黃,胸悶不饑,午后身熱,舌白不渴,脈弦細而濡者。三仁湯現(xiàn)在被廣泛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腎炎、急性發(fā)熱、慢性肝炎等疾病的治療。筆者曾在四川省中醫(yī)院馮培民副主任醫(yī)師指導下,運用三仁湯加減治療脾胃相關疾病,療效顯著,茲舉例如下。松原市中醫(yī)院推拿按摩科趙東奇 1 胃脘痛 李某,女,48歲,2011年5月3日初診。 上腹脹滿不舒、夜間隱隱疼痛11年。偶有劇烈疼痛,10余天發(fā)作1次,伴心悸、汗出,但可自行緩解,無反酸、嘈雜及呃逆,納差,口苦,大便4~6次/日,質(zhì)稀色黃偶有黏液,頭暈,乏力,舌淡紅、苔薄膩,舌下脈絡迂曲,脈弦細。2010年曾在華西醫(yī)院行胃鏡檢查診斷“慢性淺表性胃竇炎伴膽汁反流”。中醫(yī)診斷為胃脘痛,辨證為濕熱中阻,肝郁脾虛。治以宣氣化濕,疏肝和胃止痛。方用三仁湯加減。藥用:薏苡仁、厚樸各20g,姜半夏、佛手、茯苓、延胡索、黃芩、大腹皮、柴胡各15g,杏仁、五靈脂各10g,白蔻仁8g。3劑,每日1劑,水煎服。 二診:患者服用上藥后,胃痛明顯緩解,大便成形,次數(shù)減少??紤]患者患濕疹,皮膚瘙癢,故原方去佛手、五靈脂,加土茯苓、白鮮皮各15g,3劑,繼續(xù)服用。經(jīng)上方治療10天后,患者上述癥狀明顯緩解,基本痊愈。 按:本案患者上腹脹滿,夜間隱痛,口苦,苔薄,大便質(zhì)稀,脈弦細,辨證為濕熱阻滯氣機,濕重于熱,故以杏仁、蔻仁、薏苡仁合用宣氣化濕;厚樸、半夏、大腹皮、茯苓合用行氣消痞;患者上腹隱隱疼痛11年,偶劇烈疼痛,頭暈,乏力,脈弦細,考慮肝郁脾虛,故以佛手、延胡索、五靈脂以疏肝和胃止痛;患者口苦,故選柴胡、黃芩以利膽和胃。本型證候以濕熱阻滯氣機為主,濕重于熱,夾肝郁脾虛,證候較為復雜,但綜合考慮,加減靈活,故而收效顯著。 2 泄瀉 趙某,女,54歲,2011年4月15日初診。 腹瀉、腹痛8個月,加重l周。大便質(zhì)稀色黃,夾雜未消化食物,每日5~8次,無黏液膿血便,伴臍周疼痛、腸鳴,大便后緩解,無其他部位牽涉痛,無里急后重,口苦,口干,喜熱飲,厭油膩,小便正常,納食可,夜寐差,近半年來體重減輕20kg。舌質(zhì)淡、苔白膩略干,脈濡弱。1年行前膽囊切除術,有慢性胃炎史10年。中醫(yī)診斷為泄瀉,辨證為脾虛濕盛。治以化濕行氣,健脾止瀉。方選三仁湯加減。藥用:生薏苡仁、白扁豆各20 g,厚樸、木瓜、焦白術、大腹皮各15g,茯苓10g,杏仁、法半夏各10g,白蔻仁8g。3劑,每日l劑,水煎服。 二診:患者服用上藥后,大便次數(shù)減為3~4/天,腹脹、腸鳴明顯減輕,考慮患者厭油膩、口苦、腹痛,上方去半夏,加郁金、柴胡、延胡索各15g,3劑。后以上方為基礎,略作調(diào)整,共治療12天后,患者上述癥狀基本好轉(zhuǎn)。 按:本案患者質(zhì)稀色黃,夾雜未消化食物殘渣,每日5~8次,腸鳴伴臍周疼痛,口苦,口干,喜熱飲。厭油膩,舌質(zhì)淡、苔白膩略干,脈濡弱。辨證為脾虛濕盛。患者泄瀉日久,化源不足,津液不能上承,故見口干喜飲。久瀉不可分利太過,故治以化濕行氣,健脾止瀉,三仁湯去滑石、通革、竹葉之淡滲;加白扁豆、茯苓、白術以健脾止瀉,木瓜生津健脾;全方共奏化濕行氣、健脾止瀉之功。 本文轉(zhuǎn)載自http://user.qzone.qq.com/345040900/blog/1416555399 |
|
來自: 河南豫東中醫(yī)館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