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字簡得沒道理嗎?繁體字就一定好嗎? 愈演愈烈的繁簡之爭到底是從哪里來的?繁簡之間真的不可調(diào)和嗎? 簡體字并不是一無是處,繁體字也并非無懈可擊。 文字是文化之根,中華文字源遠流長,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自源文字中,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從最初的甲骨文到金文到大篆、小篆再到隸書、草書最后到楷書,漢字有其內(nèi)在綿延不絕的演化規(guī)律。漢字的簡化其實一直在不斷演變。直到晚近,這種繁簡之爭日益凸顯和劇烈。 大陸通行的簡體字屢遭詬病,但真無可取之處嗎?臺灣保留的繁體字又真的無懈可擊嗎?兩岸同根同源,文化的重建首先在文字的一致上。明白漢文字自身的歷史發(fā)展沿革,才能明白簡體并非憑空創(chuàng)造,繁體也不是白璧無瑕。繁簡之間也并非完全無法對話,唯求其中道,才能開物成務,重建中華文化的自信自足。 本書從漢字本身的演變歷程和內(nèi)在規(guī)律給你解答。 【基本信息】 書名: 《漢字沿革與文化重建》 作者:杜忠誥 出版: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 定價:35.00 出版日期:2016年5月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著名學者杜忠誥先生的一篇長篇學術論文。本書依據(jù)漢字自身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實用功能,分別從“情”(實用層面)、“法”(規(guī)范層面)、“理”(學術層面)三個視角,就目前海峽兩岸行用的《簡化字總表》與《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兩套漢字系統(tǒng)所凸顯的利弊得失,列舉具體事例,試行評析,并針對目前兩岸“書不同文”的棘手困境,提出渴望解決的方案芻議,對當下的困境和未來文化重建的目標,有極大的參考意義。深入淺出,理論扎實,是一部難得的好書。著名學者南懷瑾、許嘉璐作序推薦。 作者簡介 杜忠誥,著名學者、書法家。日本筑波大學藝術學碩士。著有《書道技法一二三》、《杜忠誥書藝傳集》、《說文筆文論形研究》。曾任中華書道學會創(chuàng)會理事長,現(xiàn)為中山文藝獎評審委員、臺北歷史博物館美術審議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