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書法發(fā)展的歷程而言,當應從篆入手。學篆,由楊沂孫書《說文部首》識篆,從鄧石如寫篆比較容易得法。清朝篆書是書法史上的一個高峰,選擇清人篆書實效性最佳。 學篆:楊沂孫 鄧石如。 我崇尚學隸從《乙瑛碑》開始,該帖是漢隸高峰時期的代表作,寬博開闊,結構規(guī)范,從此入手,厚可接《張遷》,秀可近《曹全》,放可納《石門》,開合有度,收放自如。 學隸:乙瑛碑 張遷碑 石門頌 學楷當學顏。顏楷特征明顯,筆法變幻多端,為行書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成熟時間的顏體,《顏勤禮碑》最具代表。而早期顏楷以《東方朔畫贊》為最佳,喜歡二王書法的人不失為一種上好選擇,也是蘇軾最為推崇的一帖。 學楷:顏勤禮碑 東方朔畫贊 學習行書,力法二王,而入手《集王字圣教序》是不二的選擇。輔之以《陸柬之書陸機文賦》、《智永真草千字文》之真書等。 行書:集王字圣教序 陸柬之書文賦 智永千字文 草書,其實我們學習的是今草。王羲之的草書范本有《十七帖》等。但入手還是由《書譜》入比較容易得法。入得規(guī)矩,方可下接張旭,懷素。 草書:孫過庭書譜 王羲之十七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