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于心上起經(jīng)綸 系辭上傳的第一章,主要講述的是乾坤的特性和功能,乾坤即是陰陽,乾坤即是天地,乾坤即是男女,乾坤即是萬物;我們認識了乾坤的特性和功能,就知道如何準確定位自我、做人做事,就知道以什么樣的處世方法去進德修業(yè)。 系辭上傳從乾坤兩卦開始,講述了天地人三才之道,展示了天地人三才的關(guān)系和變化規(guī)律。 邵康節(jié)先生的《擊壤集·觀易吟》說: 一物其來有一身,一身還有一乾坤。 能知萬物備于我,肯把三才別立根。 天向一中分造化,人于心上起經(jīng)綸。 天人焉有兩般義,道不虛行只在人。 一物其來有一身——任何一物都有它的具體形象,物物都有太極本體。 一身還有一乾坤——乾坤即陰陽,物物有陰陽。譬如人的身體處處都是陰陽:眼為陽、耳為陰;頭為陽、腳為陰;背為陽、腹為陰;左手為陽,右手為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能知萬物備于我——人與天地是一體的,只是我們沒有體悟到。莊子說,以天地為大爐,以造化為大冶(用紅塵來冶煉我們的心性)。理解了天人合一的道理,萬物就能被我所用,這就是“乾元用九,乃見天則”的道理。我們會用物、會用人、會用錢,而不被人財物所累,就做到萬物備于我了。 肯把三才別立根——天地人三才同根同源,這個根就是道,就是大始,就是本性,就是本體,就是無極?!疤煜氯f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彪m然無中生有,“有”最后還要歸于“無”。人生在世為“有”,死去離開這個世界為“無”。所謂“出生入死”,生下來就是走向死亡的開始,人生在世活一秒鐘就等于死去了一秒,每增長一歲就是死了一歲,長兩歲就死去了兩歲。人活到一百歲,前邊的九十九歲就都已經(jīng)死亡了。在這個過程中雖然外表現(xiàn)象在不停地變化,可他的“根”沒有變,他的“本”沒有變。這個“根”就是我們的真心,就是我們的本性,就是“乾知大始”中的大始。 天向一中分造化,人于心上起經(jīng)綸——天地以無極為本體,無中生有,造化萬物;人生以真心為靈根,用我們的靈妙之心方能夠經(jīng)綸天下。人之所以能修行、能成菩薩、能成神仙,就是因為我們有一顆靈明之心。我們現(xiàn)在用的是妄心而不是真心,如若我們知道了如如不動的真心,那就悟道了。 天人焉有兩般義,道不虛行只在人——天道、地道、人道都是一個道理,沒有不同的地方,人心即是天理,天理即是人心。天地人三才之道無有二理,道乃天下之公道,道只有一個,如果還有第二個,那就不是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不虛行,弘傳在人。大道不會虛行,它需要靠人來證悟,來弘傳,所以人的使命是弘道布教,使大道流行天下。 我們讀了邵夫子這首《觀易吟》詩,就會知道邵康節(jié)先生在易經(jīng)方面的造詣有多高,就會知道乾坤的意義有多大。 |
|
來自: 臨壬觀風(fēng) > 《我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