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小腦囊性腫瘤的治療方法,以枕下入路顯微外科切除為主。近期,來自巴西米納斯吉拉斯聯邦大學的 Alexandre 教授等,在 World Neurosurg 雜志上,介紹了單純內鏡下切除小腦囊性腫瘤的手術經驗, 為我們提供了另外一種可選擇的治療方法。 小腦囊性腫瘤發(fā)生率較低,多呈良性,以手術治療為主。經典的手術為枕下入路顯微外科切除,成功率較高,但也有一定的風險。神經內鏡的發(fā)展,已經廣泛的用于中樞疾病的治療。Alexandre 教授的經驗告訴我們,神經內鏡也可以安全可行的切除小腦囊性腫瘤。 手術技巧 手術過程中,患者全身麻醉,取俯臥位,頭屈曲,頭架固定。無需神經導航的輔助。進入腫瘤囊腔的手術通道,選擇在腫瘤結節(jié)所在壁的對側,并盡可能遠離結節(jié)。取縱形切口,鉆孔后打開硬腦膜,將 0 度內鏡經孔插入腫瘤腔內。 腫瘤腔內,內鏡下可見一粉紅色的結節(jié),用單極電凝燒灼和分離結節(jié)周圍的組織。之后用取瘤鉗取出腫瘤結節(jié)。徹底止血后,逐層縫合關顱。 病例介紹 病例 1 女性,19 歲,因步態(tài)共濟失調及頭頸部疼痛 2 月就診。神經系統(tǒng)查體:左側上肢共濟障礙,閉目難立征陽性。頭顱 MRI 示:左側小腦半球囊性占位,大小約 4.5 cm,囊內結節(jié)明顯強化。 該患者接受內鏡下腫瘤切除術,術后無并發(fā)癥。術后 7 個月復查時,患者癥狀消失,無神經功能缺失。復查 MRI 示:左側小腦囊性占位,大小 1 cm,無占位效應及強化表現。最后病理學證實為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 圖 1 MRI T1 增強序列。術前 MRI 示,左側小腦大囊小結節(jié)病變(A,B,C),四腦室明顯受壓。術后小腦仍殘留微小的囊腔(D,E,F),四腦室形態(tài)恢復正常。 病例 2 女性,59 歲,自發(fā)活動及對周圍刺激反應下降 1 年,就診時定向障礙、行走不能。查體:神志嗜睡,定向障礙 ,無顱神經功能缺失,四肢無力。頭顱 CT 示:巨大左側小腦囊性占位并腦積水。 急診在內鏡下行三腦室造瘺術,緩解高顱壓癥狀。術后患者神志明顯改善,但左側偏癱仍存在。術后 MRI 示:腦室輕度減小,左側小腦及蚓部巨大囊性占位,后壁結節(jié)明顯強化,并壓迫四腦室。 第一次術后 3 周,患者再次接受內鏡下小腦腫瘤切除術。術后患者部分功能恢復,28 個月復查時,精神狀態(tài)穩(wěn)定,無顱神經功能缺失,但左側偏癱仍存在。MRI 示:小腦殘留較小的囊性改變,無強化及占位效應。病理學證實為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 圖 2 A.DWI 顯示橋腦右側高信號,說明存在缺血。B、C. 術前 T1 序列可見,左側小腦半球巨大囊性變,并伴其后壁結節(jié)強化。D. 術中內鏡下觀。內鏡下可將粉紅色結節(jié),外觀不規(guī)則。E、F. 術后 T1 序列見囊性部分明顯減小,腫瘤結節(jié)消失。 病例 3 女性,29 歲,既往診斷為 Von Hippel-Lindau 綜合征,接受小腦及脊髓血管母細胞瘤術后,因頭痛、嘔吐及復視再次入院。 查體:無顱神經功能缺失,截癱后遺癥表現,新發(fā)左側上肢震顫及共濟障礙。MRI 示:乙狀竇后左側小腦囊性占位,大小 6 cm,壁結節(jié)明顯強化,壓迫四腦室及腦干。既往 MRI 顯示:結節(jié)位于左側小腦半球外側的表面,無囊性成分。 患者接受內鏡下腫瘤切除術。術后患者癥狀明顯改善。20 個月后復查時,除了截癱無神經功能缺失,MRI 示:小腦殘留 2×1 cm 的囊性病變,無強化和占位效應。病理學證實為血管母細胞瘤。 圖 3 A. 既往 MRI 顯示左側小腦半球外側部結節(jié)。B. 術前 MRI 顯示,與既往相同部位出現巨大的囊性變及結節(jié)。C. 術后 MRI 仍殘留囊腔,但無強化及占位效應。D. 箭頭示手術通道。E. 使用單極電凝分離結節(jié)。F. 腫瘤結節(jié)切除術后,瘤床表現。 總結 小腦囊性占位的三種主要組織病理學表現為: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血管母細胞瘤、血管瘤。典型的表現為:囊內結節(jié),結節(jié)內為大量的血管和腫瘤細胞。 囊壁的成分主要為增生的星形膠質細胞。 研究表明,囊液內蛋白含量較高,并且其蛋白成分與血漿內蛋白相似??赡芘c血腦屏障破壞后,血漿蛋白漏入腦實質并逐漸形成囊性變有關。本文介紹的病例也支持這一假說,術后會再次出現囊變并逐漸擴大。 就影像學角度而言,小腦的各種囊性腫瘤表現基本相似,均為不同大小的囊內結節(jié),在 MRI 上呈強化。 基于組織學和放射影像學的研究,認為腫瘤切除時,囊壁的切除并不是必須的。 單純神經內鏡下切除小腦囊性腫瘤,手術效果良好,無并發(fā)癥發(fā)生。但仍需長期的隨訪研究,確定其療效。 |
|
來自: springer009 > 《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