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在灶臺旁騎著雞毛撣子
看著母親做飯的時候嗎?
你還記得家里的大黃狗和那口井嗎?
當(dāng)你的孩子問你什么是縫紉機時,
你是否感嘆自己還沒長大就老了?
而那些曾經(jīng)必不可少的勞動工具
也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于我們的生活里了呢?
也可能你已經(jīng)不記得了......
![](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7/0912/55846988_1)
龍骨水車亦稱“翻車”、“踏車”、“水車”,省稱“龍骨”。漢族歷史上的灌溉農(nóng)具,流行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這種提水設(shè)施歷史悠久。因為其形狀猶如龍骨,故名“龍骨水車”。一般安放在河邊,下端水槽和刮板直伸水下,利用鏈輪傳動原理,以人力(或畜力)為動力,帶動木鏈周而復(fù)始地翻轉(zhuǎn),裝在木鏈上的刮板就能順著水把河水提升到岸上,進行農(nóng)田灌溉。骨水車作為灌溉機具現(xiàn)在已被電動水泵取代了,然而這種水車鏈輪傳動、翻板提升的工作原理,卻有著不朽的生命力。
![](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7/0912/55846988_2) 碾子主要是指用人力或畜力把高粱、谷子、稻子等谷物脫殼或把米碾碎成碴子或面粉的石制工具。這種工具在電氣化以前的中國農(nóng)村很常見。但現(xiàn)在因為時代的快速發(fā)展已經(jīng)很少用他了。碾子由碾臺、碾盤、碾滾和碾架等組成。碾盤中心設(shè)豎軸,連碾架,架中裝碾滾子,多以人推或畜拉,碾盤和碾滾上分別由石匠鑿刻著很有規(guī)則的紋理,其目的是增加碾制糧食時的摩擦力,通過碾滾子在碾盤上的滾動達到碾軋加工糧食作物的目的。
![](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7/0912/55846988_3) 轆轤是從杠桿演變來的汲水工具。據(jù)《物原》記載:"史佚始作轆轤"。它廣泛地應(yīng)用在農(nóng)業(yè)灌溉上。轆轤的應(yīng)用在我國時間較長,雖經(jīng)改進,但大體保持了原形。解放前在我國的北方缺水地區(qū),仍在使用轆轤提水灌溉小片土地。如今一些地下水很深的山區(qū),也還在使用轆轤從深井中提水,以供人們飲用。
紡車是采用纖維材料如毛、棉、麻、絲等原料,通過人工機械傳動,利用旋轉(zhuǎn)抽絲延長的工藝生產(chǎn)線或紗的設(shè)備。紡車通常有一個用手或腳驅(qū)動的輪子和一個紗錠。江蘇銅山洪樓出土的畫像石上面刻有幾個形態(tài)生動的人物正在織布、紡紗和調(diào)絲操作的圖像,它展示了一幅漢代紡織生產(chǎn)活動的情景。這就可以看出紡車在漢代已經(jīng)成為普遍的紡紗工具。因此也不難推測,紡車的出現(xiàn)應(yīng)該是比這早的。
![](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7/0912/55846988_5) 縫紉機是用一根或多根縫紉線,在縫料上形成一種或多種線跡,使一層或多層縫料交織或縫合起來的機器??p紉機能縫制棉、麻、絲、毛、人造纖維等織物和皮革、塑料、紙張等制品,縫出的線跡整齊美觀、平整牢固,縫紉速度快、使用簡便。70年代的長輩在他們的年代結(jié)婚需要什么硬性指標(biāo)的話,答案并非是房子、汽車、鈔票,而是:自行車、手表、縫紉機,可見它在當(dāng)時地位的重要性。
![](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7/0912/55846988_6) 蜂窩煤爐子主要用于家庭圣火、取暖,用無煙煤制成的蜂窩狀的圓柱形煤球。由原煤、碳化鋸木屑、石灰、紅(黃)泥、木炭粉等混合物基料盒由硝酸鹽、高錳酸鉀等組成的易燃助燃劑所組成。
![](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7/0912/55846988_7) 雞毛撣子是一種用雞毛綁成的清除灰塵的用具。雞毛撣子的歷史雞毛撣子源于我國。早在四千年前的夏代,有個叫少康的人,一次偶然看見一只受傷的野雞拖著身子向前爬,爬過之處的灰塵少了許多。他想,這一定是雞毛的作用,于是抓來幾只野雞拔下毛來制成了第一把掃帚。這亦是雞毛撣子的由來。
![](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7/0912/55846988_8) 壓水機采用杠桿來推動。它與抽水機一樣,水被正常氣壓壓入吸水管時,最多只能抽到10.33米的高度。但是壓水管做成任何長度都可以,因為壓力管里的水并非是由于外界氣壓的作用,而是經(jīng)由加在活塞上的壓力所壓出的。因此,壓水機常被用在需要把水壓高到超過10米的各種場合.
有三種物品被稱作簸箕,一是一種鏟狀器具,用以收運垃圾。二是用藤條或去皮的柳條,竹篾編成的大撮子,揚米去糠的器具。三是指簸箕形的指紋,指紋的一種,每個人的指紋都是不一樣的,中間成封閉圓形的謂之“籮”(民間多稱為“斗”),如果開口延伸出去謂之“簸箕”,斗和簸箕被賦予神秘的占卜色彩,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段話,一斗窮,二斗富,三斗四斗賣豆腐……。另外還有叫做簸箕的小吃。
微信訂閱號:windscico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號-關(guān)注
我們是一個去商業(yè)純公益的杭州攝影人
最大網(wǎng)上社交平臺
無朋友,不江湖!
你還記得在灶臺旁騎著雞毛撣子
看著母親做飯的時候嗎?
你還記得家里的大黃狗和那口井嗎?
當(dāng)你的孩子問你什么是縫紉機時,
你是否感嘆自己還沒長大就老了?
而那些曾經(jīng)必不可少的勞動工具
也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于我們的生活里了呢?
也可能你已經(jīng)不記得了......
![](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7/0912/55846988_1)
龍骨水車亦稱“翻車”、“踏車”、“水車”,省稱“龍骨”。漢族歷史上的灌溉農(nóng)具,流行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這種提水設(shè)施歷史悠久。因為其形狀猶如龍骨,故名“龍骨水車”。一般安放在河邊,下端水槽和刮板直伸水下,利用鏈輪傳動原理,以人力(或畜力)為動力,帶動木鏈周而復(fù)始地翻轉(zhuǎn),裝在木鏈上的刮板就能順著水把河水提升到岸上,進行農(nóng)田灌溉。骨水車作為灌溉機具現(xiàn)在已被電動水泵取代了,然而這種水車鏈輪傳動、翻板提升的工作原理,卻有著不朽的生命力。
![](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碾子主要是指用人力或畜力把高粱、谷子、稻子等谷物脫殼或把米碾碎成碴子或面粉的石制工具。這種工具在電氣化以前的中國農(nóng)村很常見。但現(xiàn)在因為時代的快速發(fā)展已經(jīng)很少用他了。碾子由碾臺、碾盤、碾滾和碾架等組成。碾盤中心設(shè)豎軸,連碾架,架中裝碾滾子,多以人推或畜拉,碾盤和碾滾上分別由石匠鑿刻著很有規(guī)則的紋理,其目的是增加碾制糧食時的摩擦力,通過碾滾子在碾盤上的滾動達到碾軋加工糧食作物的目的。
![](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轆轤是從杠桿演變來的汲水工具。據(jù)《物原》記載:"史佚始作轆轤"。它廣泛地應(yīng)用在農(nóng)業(yè)灌溉上。轆轤的應(yīng)用在我國時間較長,雖經(jīng)改進,但大體保持了原形。解放前在我國的北方缺水地區(qū),仍在使用轆轤提水灌溉小片土地。如今一些地下水很深的山區(qū),也還在使用轆轤從深井中提水,以供人們飲用。
紡車是采用纖維材料如毛、棉、麻、絲等原料,通過人工機械傳動,利用旋轉(zhuǎn)抽絲延長的工藝生產(chǎn)線或紗的設(shè)備。紡車通常有一個用手或腳驅(qū)動的輪子和一個紗錠。江蘇銅山洪樓出土的畫像石上面刻有幾個形態(tài)生動的人物正在織布、紡紗和調(diào)絲操作的圖像,它展示了一幅漢代紡織生產(chǎn)活動的情景。這就可以看出紡車在漢代已經(jīng)成為普遍的紡紗工具。因此也不難推測,紡車的出現(xiàn)應(yīng)該是比這早的。
![](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縫紉機是用一根或多根縫紉線,在縫料上形成一種或多種線跡,使一層或多層縫料交織或縫合起來的機器。縫紉機能縫制棉、麻、絲、毛、人造纖維等織物和皮革、塑料、紙張等制品,縫出的線跡整齊美觀、平整牢固,縫紉速度快、使用簡便。70年代的長輩在他們的年代結(jié)婚需要什么硬性指標(biāo)的話,答案并非是房子、汽車、鈔票,而是:自行車、手表、縫紉機,可見它在當(dāng)時地位的重要性。
![](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蜂窩煤爐子主要用于家庭圣火、取暖,用無煙煤制成的蜂窩狀的圓柱形煤球。由原煤、碳化鋸木屑、石灰、紅(黃)泥、木炭粉等混合物基料盒由硝酸鹽、高錳酸鉀等組成的易燃助燃劑所組成。
![](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雞毛撣子是一種用雞毛綁成的清除灰塵的用具。雞毛撣子的歷史雞毛撣子源于我國。早在四千年前的夏代,有個叫少康的人,一次偶然看見一只受傷的野雞拖著身子向前爬,爬過之處的灰塵少了許多。他想,這一定是雞毛的作用,于是抓來幾只野雞拔下毛來制成了第一把掃帚。這亦是雞毛撣子的由來。
![](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壓水機采用杠桿來推動。它與抽水機一樣,水被正常氣壓壓入吸水管時,最多只能抽到10.33米的高度。但是壓水管做成任何長度都可以,因為壓力管里的水并非是由于外界氣壓的作用,而是經(jīng)由加在活塞上的壓力所壓出的。因此,壓水機常被用在需要把水壓高到超過10米的各種場合.
有三種物品被稱作簸箕,一是一種鏟狀器具,用以收運垃圾。二是用藤條或去皮的柳條,竹篾編成的大撮子,揚米去糠的器具。三是指簸箕形的指紋,指紋的一種,每個人的指紋都是不一樣的,中間成封閉圓形的謂之“籮”(民間多稱為“斗”),如果開口延伸出去謂之“簸箕”,斗和簸箕被賦予神秘的占卜色彩,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段話,一斗窮,二斗富,三斗四斗賣豆腐……。另外還有叫做簸箕的小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