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nèi)經(jīng)的【五味論】詳細的分析了五味與五臟的關(guān)系以及偏嗜五味對五臟造成的危害。 黃帝問少俞【傳說是黃帝的大臣,精于針灸】道:飲食五味后,會歸入相應(yīng)的臟腑經(jīng)絡(luò),發(fā)生的疾病也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酸味走筋,過食酸味,就會導致小便不通;咸味走血,過食咸味會使人口渴;辛味走氣,過食辛味,會使人心中空虛;苦味走骨,過食苦味,會使人嘔吐;甘味走肉,過食甘味,會使人心中煩悶。我只知道這些情況,但不知道其中的道理,請你講解。 少俞回答:味酸的食物進入胃后,酸性收澀,只能行于上焦和中焦,不能隨氣運行流通,就會滯留在胃中,胃中調(diào)和、功能正常時,酸味下注于膀胱,膀胱的皮薄而且濡軟,遇酸后則卷曲收縮,使膀胱口受阻不通,尿液通行不暢,所以小便不通。前陰是諸筋聚集的地方,所以說酸入胃而走筋。 黃帝說:咸味走血,多食咸味的東西會使人口渴,為什么呢? 少俞說:咸味的東西入胃,其氣上走中焦,輸注到血脈,與血相合,隨血運行,血與咸味相合,則使血液粘稠,此時胃中的水液就會注入血脈加以稀釋。如果胃中的水液不足,不能向上滋潤咽喉,那么就會感到咽部焦干、舌根干燥,所以就口渴。中焦精微通過血脈輸送到全身,血產(chǎn)生于中焦,所以說咸味入于胃后,出于中焦而走血分。 黃帝說:辛味走氣,過食辛味的東西,會使人心中空虛,這是為什么呢? 少俞說:韭菜、蔥等辛味食物攝入胃后,其氣辛散而走于上焦,上焦稟受中焦水谷精氣,營氣布散于肌表腠理,如果辛味常熏蒸于上焦,營衛(wèi)之氣時常受到它的影響,久留在胃中,就會使人感到心中空虛。辛味與衛(wèi)氣相伴而行,所以辛味入胃后能通過體表、毛孔而與汗一同散于體外。 黃帝說:苦味走骨,過食苦味的東西,會使人作嘔,這是為什么? 少俞說:苦味的東西入胃,它的氣味很重,能蓋過五谷的氣味,所以苦味行入下脘,三焦的通道都受到影響閉而不通,以致水谷不得散布,胃氣以降為順,功能失常則胃氣上逆令人作嘔。齒為骨之余,苦味從齒門進入,而又從齒門吐出,所以知苦味走骨。 黃帝說:甘味走肌肉,過食甘味,會使人煩悶,為什么呢? 少俞說:甘味入胃后,氣味輕薄,不能上到上焦,與水谷共同留存在胃中。甘味使胃柔潤胃氣運行緩慢,使胃中食蟲擾動不安令人煩悶。甘入脾,脾主肌肉,甘味之氣外通于肌肉,所以說甘走肉。 附 五味,就是食物的酸、甜、苦、辣、咸五種味道,實際中還有淡味和澀味兩種味道,習慣上把淡味依附于甘味,把澀味依附于咸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