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靈寶.三皇諸道派 上清派宣稱《上清經》是出于眾真所處之大羅大境的上清宮中,乃“玄古之道,自然立章”,由西城真人以其經三十一卷授清虛真人士褒,清虛真人又于晉成帝時(335一342)降授汲郡修武見人劉文之妻魏華存。魏修之道成,受命為紫虛元君南岳夫人。《真誥》稱,晉哀帝興寧二年(364)南岳夫人降授[清經于楊羲,以隸字寫出傳許謐、許翙,《上清經》國之出世。 魏華存(252一334)字賢安,任城人,晉司徒魏舒之女,自幼好道,博覽群書,常服胡麻散、茯苓丸,吐吶氣液,養(yǎng)生守靜。二十四歲時,父母迫嫁太保掾南陽劉文(字幼彥,曾任修武縣令)生兩子,長子名璞,次子名瑕。魏華存精誠修持,得清虛真人王褒為其降授經訣,據稱分存《太上寶文》、《八素隱書》、《入洞賓經》、《靈書紫文》、《八道紫度炎光》、《石精玉馬》、《神真虎文》、《高仙羽玄》等經共三十一卷,只分景林真人授之《黃庭內景經》。后劉文去世,巾原地區(qū)將出現(xiàn)戰(zhàn)亂,魏華存遂攜二子過江南。長子璞后官至太守,次子暇官至從事中郎將。而魏華存潛心修道益勤,道業(yè)日精,晉成帝咸和九年(334),遂得神真賜丹藥二劑,服之七日后托劍化形飛舉,受位紫虛元君上真司命南岳夫人;宋元祐間(1086一1094)被敕封為:高元神照紫虛至道元君;道教上倩派尊為上清第一代宗師;稱上清道主、南極紫真后圣上保、太微玉晨圣后、領南岳上真司命、高元神照紫虛至道元君。 楊羲(330-一386)字羲和,東晉時吳人,后遷居句容(今江蘇境內)。少好學,工書畫,讀書遍涉經史,性情溫厚,思想敏捷。與許邁、許謐早結神明之交,許謐薦之相王(晉簡文帝在藩稱號),用為公府舍人,簡文登帝后不復出。水和五年(349)受《中黃制虎豹符》;六年(350)從魏華存長子劉璞受《靈寶五符》;興寧二年(364)受《上清經》,并由神真降授大量道經秘籍;而用隸宇抄出傳許謐、許翙父子、晉太元十一年(386)解駕,受神位為吳越司命之君。宋宣和年間(1119一1125)敕封為洞靈顯化真人;道教上清源尊為:嗣上清第二代玄師;稱上清真人、金闕上保檢仙司命,東華道君洞靈顯化至德真君。 上清派創(chuàng)立后,在延續(xù)發(fā)展中,有四十五代真人系代。該派所習為道教諸派中內容最為宏富繁眾,如經戒、科儀、符箓、齋醮、煉養(yǎng),乃至金丹、醫(yī)藥等,無所不包。雖屬符箓教派的體系,但更重燒養(yǎng)成真,將符箓和煉養(yǎng)合二為一修持。因為上清派宗師多出身江樂土族階層,有較高的文化層次和社會背景,所以道教理論更趨成熟,道經演繹更有成就,晉代前后在社會中影響很大,對后世一些道派的形成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靈寶派 奉傳《靈宅經》而形成的道派,因其以江西閣皂山為傳撞中心,又稱“閣皂宗”。其派以元始天尊為最高神,其下統(tǒng)攝十方三界三十二天帝及地府豐都眾神,以三國時代葛玄為創(chuàng)派祖師。靈寶派傳承《靈寶經》法的大致源流是吳赤烏中(238一251)葛玄在天臺山修煉,感太上遣太極三真人下降,授《靈寶經》法等凡三十三卷。玄傳弟子鄭隱及無葛孝愛,孝愛付子葛悌,悌付子葛洪。葛洪后又向鄭隱求學,再傳從孫葛巢甫,巢甫于晉安帝隆安末(401)傳道上任延慶、徐靈期等?!兜婪〞れ`寶源流》載:葛洪以后還曾傳下高欽之、陸修靜等續(xù)繼,這是葛洪傳葛巢甫之外的又一傳承系統(tǒng)。該派主要人物是: 葛玄(164一244)字孝先,丹陽句容(今江蘇省境內)玄七代祖葛艾,乃受巴東漢驃騎僮候葛廬讓國而襲封。祖父葛矩,平安太守、黃門郎;從祖葛彌,豫章等五郡太守;父葛焉,字德儒,州主薄、山明令、散騎常侍、大尚書。玄遍讀五經,吳初從左慈受《太清丹經》、《九鼎丹經》、《金液丹經》及諸秘訣。于是他修道江西閣皂山,善服鉺、絕谷、使符,常為人治病,醫(yī)道高明,吳大帝曾召見他。據傳有人乘舟在大海上飄流,遇登仙島,伸人托捎書吳國葛玄,稱玄為“葛仙公”,自此以后世人皆以號稱之。吳赤烏七年(244)八月七日,玄于方山白日飛升。宋代先后封葛立為沖應真人、沖應李信真君。道教神譜亦有其號,稱太極在仙公。 鄭隱(?一302)字思遠,少即通達五經諸書、長而教授《尚書》、《禮記》,解音律,于天文、河洛、占卜、推步、龍宮、三奇,無所不通。為人品德高尚,作風嚴謹。晚年好道,師事葛玄,受《九鼎丹經》、《金波丹經》、《太清丹經》、《正一法文》等經法。據稱因養(yǎng)生有道,80歲時白發(fā)轉黑、面色紅潤,能引強弩,登山步履敏捷,一日步行百里,一次飲酒二斗不醉,并能于燈下書寫小字,目力勝過少年。座下弟子以葛洪為佼佼者。太安元年(302),感世事沉浮,遁于霍山修持,不知所終。 葛洪(283一363)字稚川,號抱樸子,丹陽句容人,葛玄侄孫。自幼好學,博覽經全百家近萬卷。家境貧寒,志趣高遠。13歲時喪父,20余歲決心立一家之言,始撰《抱樸子》內外篇。為人淡泊寡欲,不好榮利交游,凡尋書問義,不畏千里之行。尤好神仙導養(yǎng)之法,先以鄭隱為師,習煉神丹燒煉秘術。晚學風角、望氣、三元、遁甲、六壬、太之法。又帥南海太守鮑玄,繼承其道學法術,聘鮑玄之女為妻。仕途中曾為吳興太守,征為將軍部尉,后遷伏波將軍,因軍功賜爵關內侯。晉成帝咸和元年(326),司徒王導召補州主簿,后選為散騎常侍,領大著作,葛洪固辭不就,以年老欲燒丹煉養(yǎng)。聞交趾出丹砂,求為勾漏令,至廣州為刺史鄧岳挽留,甚洪乃居羅浮山煉丹。葛洪求學勤勉執(zhí)著,為求異書曾專程前往洛陽,又曾于南方逗留多年,一生著述宏富。有代表作《抱樸子》內外篇共116篇;還有碑、誄、賦百卷;移檄章表30卷;神仙、良吏、隱逸、集異等傳各10卷;又抄五經史漢百家之言、方技雜事310卷;《金匱藥方》100卷;《肘后備急方》4卷等。 靈寶派至元代漸衰,然仍受元室朝廷重視,曾得御賜閣皂山道觀萬壽崇真宮為“大崇真萬壽宮”之號。元末閣皂山宮觀毀于火,再無力修復至今。 劉宋(420一479)初年,《靈寶經》被增至55卷之多,陸修靜將其中可信者35卷加以增修,立成儀軌,使“靈寶經系”信徒日益增多,靈寶經教遂大行于天下。靈寶派門下稱其教為“大乘”,內容多融攝佛法,廣說因果罪福。靈寶齋儀最稱圓備,宗教活動以齋醮誦經禮懺為主。謂焚香誦經,禮贊諸神,設齋布施.營造道觀,可消愆積功,乃至位證仙真,呼召神名,可得神靈佑護。尤其長于齋醮煉度,薦拔廣靈,兼以符咒刻召祈禳諸項。靈寶派是江南符箓宗系中的主要道派之一。 三皇派奉傳《三皇經》的道教經箓派。《三皇經》也稱《三皇文》或《三皇內文》,即《天皇文》、《地皇文》、《人皇文》的合稱。傳說初有帛和得之于西城山石壁。該經古有兩種不同的版本:一種號稱在于“小有之天玉府”中,謂《小有三皇文》,又名《小有經》;另一種為鮑靚傳出,稱秘藏于“大有宮”中之《大有三皂文》,也稱《大有經》,是一種召劾鬼神的符書。今《道藏》中收有《太清闕玉華仙書八極神童三皇內科文》三卷,及《三皇內文遺秘》一卷,一般認為此即為流傳下來的《三皇經》?!侗阕渝谟[》和《雜應》兩篇章中稱《三皇經》能“避邪惡鬼、溫疫氣、橫殃飛禍”;被魔所困而氣息奄奄者,一旦有此經,就能起死回生等等。道士欲求長生,持《三皇經》入山,能避開虎狼山精,五毒百邪;可以涉江海、卻蛟龍、止風波;連立新宅冢墓,求吉祥富昌,也都離不開此經護佑。 《三皇經》系的傳承,據《云笈七簽 鮑靚真人傳》:“靚學明經本緯候,師左元放.受中部法及三是、萬岳劾召之要,行之神驗。能役使鬼神、封山制魔?!币源?,《三皇經》系左元放傳鮑靚,鮑靚傳葛洪。直至傳到陸修靜時被立成威儀。三皇派建有較為完整的神鬼譜系,主要尊奉的神明是: 天皇、地皇、太皇、五岳之神等。主要創(chuàng)派和系代人物是:帛和、左慈、鮑靚、鄭隱等。 《三皇經》由前哲遞相傳系,葛洪曾說:“余聞鄭君言,道節(jié)之重者,莫過于《三皇文》、《五岳真形圖》也?!标懶揿o整編經籍,分道經為三洞,其“洞神”者,即以《三皇經》當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