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山東省青島市四十三中學 鄭衛(wèi)國 -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兒時游戲與學習生活的一段經(jīng)歷。 2、學習寫景狀物的方法。 3、理解對比與過渡的作用。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經(jīng)歷,體會課文表現(xiàn)出的童真與童趣。 2、學習寫景狀物的方法。 【課前準備】 1、學生: 閱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了解課文大意,提出疑難問題。 2、教師: 準備錄音磁帶,制作教學投影儀。有條件的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掌握全文內(nèi)容,把握結構,了解大意;重點研讀第一部分。 〖教學設計〗 一、整體感悟 1、導入: 提起魯迅,人們常常會想到他的嚴肅和莊重,但我們也深知,他曾因兒時阻止弟弟游戲,自認為犯下不可饒恕的過失,并為此抱恨終生。那么魯迅先生的童年時代是怎樣渡過的呢?讓我們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里,追蹤一下他的成長足跡吧。 (板書課題,出示教學目標。) 2、范讀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 (可選取重點章節(jié),播放錄音磁帶或由教師范讀。教師不必急于提出問題,重點引導學生認真聽讀,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速度與情感,從而提高聽受能力,感知內(nèi)容。) 3、檢查預習,識記字詞: 攢拗確鑿菜畦桑葚輕捷蟋蟀臃腫 腦髓相宜書塾方正博學蟬蛻人跡罕至 人聲鼎沸斑蝥斂秕谷無從宿儒 同窗 (字詞比較多,教師可在預習的基礎上,有重點的進行指導,不要耗時太多。) 4、默讀思考,自主學習。 出示思考題: A、從題目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B、依題目所示,將課文劃分為兩部分。 C、對百草園的描寫,重點突出了哪些內(nèi)容? D、作者在百草園的生活感受是怎樣的?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獨立閱讀思考,注意圈點、標記,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自讀能力。) 5、課堂討論,培養(yǎng)說話能力和合作意識。 (采用自由發(fā)言的形式,知道什么說什么,知道多少說多少。互相補充指正,使答案完善。教師要引導學生不單單能說出結論,要盡量說出是怎樣得出結論的。)明確: A、題目提示:文章內(nèi)容表現(xiàn)一段經(jīng)歷(從……至……),兩個過程(百草園、三味書屋);結構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①~⑧段,第二部分⑨~篇末。 C、景物描寫、美女蛇的故事、冬天捕鳥。 D、在百草園的生活感受是自由快樂的(樂園)。 二、研讀與賞析 1、教師導學: 通過閱讀與討論,我們大致了解了全文內(nèi)容。對百草園,作者的感受也許會引起我們的共鳴。請大家進一步討論思考,體會一下作者是怎樣表現(xiàn)百草園生活的。 出示思考題:A、第一段重點寫了什么?作用是什么? B、你認為描寫的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有什么特點? C、美女蛇的故事和冬天捕鳥的情節(jié),你更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2、四人小組討論,合作、探究。 3、集體討論、交流,課堂發(fā)言,明確: (教師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引導學生依據(jù)課文內(nèi)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表現(xiàn)手法。學生的討論可能眾說紛紜,教師要給予恰當?shù)刂笇В饾u集中、歸納。) A、第一部分突出了“樂園”,是百草園生活的總起。 B、最精彩的描寫當屬景物描寫。其特點是: 一是層次分明、詳略得當:“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前兩個“不必說”略寫百草園景物的概貌;“單是……”則抓住“短短的泥墻根一帶”,詳寫百草園的內(nèi)容。二是動靜交替、各具特色:“不必說……”寫靜物,“也不必說……”寫動物,“單是……”亦動亦靜,且分別從形態(tài)、色彩、聲音、動作等方面進行描寫,形象生動,用詞準確。三是虛實結合、趣味橫生:多數(shù)景物是實寫,“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是虛寫,通過聯(lián)想和想像,使事物更加生動形象。四是多角度觀察、感受:眼觀色,耳聞聲,手觸物,舌品味…… C、美女蛇的故事為百草園平添了一份神奇的色彩;冬天捕鳥則抓住動作描寫,引人入勝,使平時無味的百草園也顯得生機盎然,令人歡快。 (其中同學們更喜歡哪個情節(jié)并不重要,關鍵是要說明白為什么喜歡,與大家共同交流。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有關片斷多朗讀、多品味、多體會。景物描寫一段最好讓學生背過。) 三、教師小結 同學們,我們共同了解了魯迅兒時在百草園的一段生活經(jīng)歷,它表現(xiàn)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美好愿望。同時我們還領略了作者獨具特色的景物描寫。同學們也應熱愛大自然,接受大自然的熏陶,以成就自己健全的人格。在描寫方面要觀察仔細,描寫具體、形象、生動。 四、作業(yè) 1、抄寫,積累字詞。 2、背誦課文第二段。 3、在上學途中,也許會有你喜歡的自然景物。請你抓住其特點,進行描寫訓練。300字左右。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教學第二部分。體會作者對三味書屋的感受;理解對比和過渡的作用。 〖教學設計〗 一、檢查作業(yè) (教師可從讀、說、背、寫不同角度檢查上一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 二、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整體把握了全文內(nèi)容,領略了作者在百草園的一段生活經(jīng)歷,這節(jié)課讓我們再次同作者一同走進三味書屋。 三、整體感知 1、默讀理解: A、課文兩部分內(nèi)容是怎樣銜接的?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B、第二部分是從哪些方面寫三味書屋的? C、三味書屋與百草園在內(nèi)容上是什么關系? (教師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文,搜索信息,客觀地理解作者的本意。) 2、討論明確: A、兩部分內(nèi)容是通過第九段巧妙地過渡的,這一段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既表達了作者對百草園生活的眷戀之情,同時也暗示對去三味書屋讀書的不情愿。 B、介紹三味書屋的環(huán)境和入學時的禮節(jié),著墨不多卻令人生畏;寫教書先生,他知識淵博,教學認真,但拒絕回答“怪哉”一類“旁門左道”的問題。態(tài)度嚴厲,也不乏和藹,基本不體罰學生;寫教學內(nèi)容,都是一些似懂非懂的文言文,使人感到枯燥;寫學生,敬慕先生,好奇多問,又尋機玩耍取樂。 C、這部分與第一部分百草園的自由快樂形成對比。 二、問題探究 1、質疑: (學生對這一部分內(nèi)容可能感到陌生,甚至產(chǎn)生疑惑。例如教學的內(nèi)容和方式、學生的貪玩逃學等。解決這些問題可能不是重點,但卻是難點。教師要正確地加以引導,要從兒童的視角,理解作者的本意,可先讓同學們提出質疑,然后大家共同討論解決。) 重點問題(教師備案): A、怎樣理解學生的提問和先生的態(tài)度? B、作者為什么要寫學生貪玩逃學的情節(jié)? C、作者對三味書屋的感受是什么? D、本文對比的作用是什么? 2、合作探究: 四人小組討論、明確: A、學生提問說明好奇,有求知欲望,應予肯定。而先生表示拒絕回答,這是因為學生在不合適的時間提出了不相干的問題,違犯了教學秩序和師道尊嚴。這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封建教育制度的弊端,應予否定。 B、游戲是孩子的本性,總是要表現(xiàn)出來的,但在課堂上貪玩甚至逃學,一般地說來是不允許的。但課文旨在從側面表現(xiàn)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式的陳舊,學生對此不感興趣。 C、與百草園的自由快樂相比,三味書屋顯然是太受約束,且令人深感枯燥。但也應看到,孩子們也能隨先生有板有眼地學習,并不抵觸,況且也有游戲的樂趣。 D、對比的作用主要是為了突出百草園的自由快樂,表現(xiàn)兒童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這也應是本文的主題所在。 三、體驗與反思 (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經(jīng)歷談談對學習生活的認識。) 1、你喜歡怎樣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式? 2、你喜歡什么樣老師?與“先生”相比,你更喜歡自己身邊的哪一位老師? 3、你認為游戲與學習之間是矛盾的嗎?你是怎樣認識的? (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適當?shù)挠懻摚瑥亩鴺淞⒄_的學習態(tài)度。) 三、教師小結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兒時生活的一段美好回憶。毫無疑問,這里有他的喜怒哀樂,有他成長的足跡。這段生活經(jīng)歷對魯迅先生的人生發(fā)展產(chǎn)生過巨大影響。我們要像魯迅先生一樣,保持兒童純真活潑的天性,要有求知的欲望和進取心。今天,時代變了,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和學習環(huán)境也變了,我們的思想行為也應當為之一變。我們要從小努力學習,熱愛自然,熱愛生活,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四、作業(yè) 1、完成“研討與練習”。 2、寫一段對自己的發(fā)展產(chǎn)生過影響的生活經(jīng)歷。300字左右。 |
|
來自: 行在今天 夢在... > 《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