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思想文化:性善論、性惡論與心理利己論
先秦儒家對于人性善惡問題給予了極大的關(guān)注。在中國人性論史上,第一個提出性善論的是孟子。他認為,人性是善的,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孟子認為,人生來都有最基本的共同的天賦本性,這就是“性善”或“不忍人之心”,或者說對別人的憐憫之心、同情心。他舉例說,人突然看到小孩要掉到井里去,都會有驚懼和同情的心理。這種同情心,并不是為了討好這小孩子的父母,也不是要在鄉(xiāng)親朋友中獲得好名聲,也不是厭惡見死不救的名聲,而完全是從人天生的本性中發(fā)出來的,這就是“不忍人之心”。 “不忍人之心”也叫“惻隱之心”。此外還有“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這四種心,也叫“四端”或“四德”,就是孟子論述人性本善的根據(jù)。孟子認為,人與禽獸的差別很微小,僅僅在于人有這些“心”。如果沒有這些“心”,就不能算作是人。在他看來,如果為人而不善,那不是本性的問題,而是由于舍棄了本性,沒有很好地保持住它,絕不能說他本來就沒有這些“善”的本性。因此,人如果有了不善的思想和行為,就應(yīng)閉門思過,檢查自己是否放棄了那些天賦的“心”,努力把這些“心”找回來,以恢復(fù)人的本性。這就是孟子所說的“求其放心”,后世稱為“復(fù)性”。如果反省自己,一切都合乎天賦的道德觀念,那就是最大的快樂,這就是孟子所說的“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孟子的性善論對傳統(tǒng)思想影響很大,宋代以后流傳的《三字經(jīng)》第一句話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善論也成為后來儒家的正統(tǒng)觀念。 在先秦儒家中,有一派反對孟子的性善論,而主張性惡論。這一派的代表就是荀子。荀子提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的著名論點。他認為,人生來的本性是:餓了就想吃飽,冷了就想穿暖,累了就想休息,這是人之本性的真實表露。在他看來,“好利”、“疾惡”、“好聲色”等,都是人的自然情欲,也是人的性惡的表現(xiàn)。而善的道德意識是后天人為加工的結(jié)果。這種后天人為的加工就叫“偽”。 荀子針對孟子的性善論,第一次運用“性”與“偽”的范疇來說明人的自然本性和社會道德的關(guān)系,反對把人的自然屬性道德化,強調(diào)“性偽之分”,認為人的自然本性是基于生理機能而產(chǎn)生的物質(zhì)生活的欲求,而社會道德規(guī)范是對這種欲求的限制和調(diào)節(jié),二者是對立的。同時,二者又是統(tǒng)一的,“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性偽合,然后圣人之名一”。意思是說,沒有自然本性,就不會有社會道德的人為加工;沒有人為加工,人性就不能由惡變善。圣人的作用就在于把“性”和“偽”很好的結(jié)合起來、統(tǒng)一起來。 荀子較全面的論述了“性”與“偽”的對立統(tǒng)一關(guān)系,并著重強調(diào)對人性的改造,提出了“化性起偽”、“涂之人可以為禹”等觀點,認為人都有改變本性,成為圣人的可能。荀子性惡論的觀點對法家影響甚大,但始終未能成為儒家的正統(tǒng)觀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