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窩窩歷史悠久,據(jù)說在元代即已有之,名曰“不落夾”。后明萬歷年間宦官劉若愚在《酌中志》中說:“以糯米夾芝麻為涼糕,丸而餡之為窩窩,即古之‘不落夾’是也。”,但為何后世又稱其為“愛窩窩”?
據(jù)清人李光庭的《鄉(xiāng)諺解頤》一書中說:是因明代有一位皇帝愛吃這種窩窩,想吃或要吃時,就吩咐說:“御愛窩窩”,后來這種宮廷美味小吃傳入民間,老百姓不能也不敢說“御”字,因此省卻“御”字簡稱為“愛窩窩”,亦作今日通用的“艾窩窩”。
艾窩窩是北京最傳統(tǒng)的風(fēng)味小吃,從前每年的農(nóng)歷正月前后,北京的小吃店就會開始上這個品種,一直賣到夏末秋初,而如今一年四季都有供應(yīng)……。艾窩窩雖出身名門,但其做法卻極為簡便。只需將糯米洗凈浸泡,入籠屜蒸熟,晾涼后揉勻揪成小劑,摁成圓皮再包上桃仁、芝麻仁、金糕、白糖,拌和成餡,就成了色白如雪,其形如球,軟糯香甜,清涼適口,連皇上也愛的傳統(tǒng)風(fēng)味小吃哦。
咬一口軟糯清涼的糯米外皮,內(nèi)里是酸甜開胃的山楂和香噴噴的花生芝麻碎,想不美味都難哦
放一顆嬌艷紅潤的山楂粒在雪白的艾窩窩上,搭配著碧綠清新的小碟,著實頗有幾分相映成輝的韻味
傳統(tǒng)做法的艾窩窩,一定要現(xiàn)吃現(xiàn)做,否則時間一長糯米發(fā)硬,就不好吃了
曾有詩云:白黏江米入蒸鍋,什錦餡兒粉面搓。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
這是艾窩窩的雛形,記得還要再放上一粒山楂,就可以上桌和家人一起大快朵頤啦
艾窩窩不僅好吃開胃,而且它清涼涼的口感還能助你消去幾分暑氣呢,很贊吧
外皮:圓粒糯米250克 熟大米粉適量
餡料:白糖150克 山楂條80克 熟白芝麻30克熟花生70克 糖桂花20克
做法:
1.把糯米洗凈,用涼水浸泡3小時
2.放入鍋中煮至五成熟(帶些生芯),即可撈出
3.放入小眼的蒸籠內(nèi),上鍋蒸15分鐘
4.將蒸好的糯米放入一只較大的容器中,加入適量的開水
5.用搟面杖將糯米攪打至上勁即可(不易過爛,以防粘牙)
6.將攪打好的糯米蓋上濕籠布,待其自然晾涼
7.將適量的大米粉放入碗中,上面蓋上一只盤子,上鍋蒸20分鐘
8.將蒸熟的大米粉均勻的撒在案板上
9.把糯米放在大米粉上,揉搓成長條裝,揪成大小一致的劑子
10.山楂條切成小粒,熟芝麻用搟面杖碾成粉末狀
11.用搟面杖把烤熟的花生搗成顆粒裝
12.將山楂粒、熟芝麻粉、花生粒、白砂糖、糖桂花混合均勻
13.將混合均勻的餡料搓成大小一致的餡料團(tuán)
14.將揪好的劑子依次按順序按扁
15.接著把團(tuán)好的餡料依次放在按扁的劑子上
16.用手慢慢團(tuán)成球狀.露出糯米出可補(bǔ)蘸一些熟大米粉
17.在團(tuán)好的艾窩窩上,放上一顆山楂粒即可
18.傳統(tǒng)做法的艾窩窩要現(xiàn)做現(xiàn)吃,否則會影響口感
制作時的注意事項:
一.先將糯米煮至五成熟(糯米粒中間還有生芯時即為五成熟),然后放入小眼籠屜內(nèi)上鍋蒸十五分鐘,蒸制時
間不可過長,否則糯米過于軟爛會影響口感
二.在蒸好的糯米中加入適量的開水,用搟面杖進(jìn)行攪打至上勁即可。(不可將糯米攪打的過爛,否則做出的艾
窩窩口感會很黏,就不清爽利口了)
三.大米粉要事先上鍋蒸熟。(可在盛放大米粉的容器上蓋一只盤子,防止蒸汽滴入大米粉中)
四.白糖的量可根據(jù)個人口味來酌情增減,也可在閑聊中加入適量的蜂蜜增加風(fēng)味
五.這種傳統(tǒng)做法的艾窩窩不宜保存,要先吃先做,否則時間一長糯米會變硬,影響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