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界直譯(literal translation)與意譯(liberal translation)之爭,可謂由來已久。而歸化(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與異化(foreignizing translation)之爭,則是直譯與意譯之爭的延伸。隨著文化日益成為翻譯的重心,歸化異化孰優(yōu)孰劣的爭論聲也越來越大。
1997年英國出版的《翻譯研究詞典》(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認為歸化和異化的說法直接來源于德國早期思想家斯萊爾馬赫(Schleiermacher)1813年6月24日在柏林皇家科學(xué)院所作的題為《論翻譯的方法》(On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on)的演講. 斯萊爾馬赫說: “翻譯只有兩種方法,不是譯者不打擾讀者,盡可能讓讀者靠攏作者,就是譯者盡量不打擾作者,讓作者靠攏讀者。” 美籍意大利翻譯理論家文努蒂便是在此基礎(chǔ)上結(jié)合社會文化、政治、意識形態(tài)、歷史等因素,于 1995年在《譯者的隱身》(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書中將歸化和異化作為翻譯術(shù)語提出。 泱泱中華是文化大國。數(shù)千年豐厚的文化底蘊造就的中華文明有著獨特的魅力,從古至今不僅使炎黃子孫為之驕傲,也無時無刻不吸引著世界的目光。在中國古典作品的對外翻譯中,處理好異化歸化之間的矛盾有著特殊的意義。 歸 化 根據(jù)文努蒂的理論,《翻譯研究詞典》將歸化定義為: 在翻譯中采用透明、流暢(transparent, fluent style)的風格,最大限度淡化原文陌生感(strangeness)的翻譯策略。 奈達是歸化論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最貼近的自然對等”理論把譯文讀者置于首位。他認為譯文讀者從譯文中所獲得的感受應(yīng)該盡可能接近于原文讀者從原文中獲得的感受。因此,譯者有責任幫譯文讀者將一些有可能難于理解的信息“改頭換面”,從而使譯文的閱讀與理解輕松自如。 奈達將翻譯中的文化因素分為五類,一:生態(tài)文化;二:語言文化;三:宗教文化;四:物質(zhì)文化;五:社會文化。下面我們從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英譯中選取一些宗教文化、物質(zhì)文化以及社會文化的例子作一分析。 1)宗教文化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曹雪芹) 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 (Yang Xianyi)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Hawkes) “天”在中國古代哲學(xué)中占據(jù)著至高無上的地位。而“天”與“人”的關(guān)系則是異常敏感的?;实圩苑Q“天子”,要穩(wěn)固統(tǒng)治必須“順天應(yīng)民”;揭竿而起的造反者號稱要“替天行道”。“天”似乎是一切規(guī)律、法則的總稱。 僅僅把它理解成佛教的影響似乎有些太過籠統(tǒng)。對于這樣一個虛無飄渺不可捉摸的概念,外國讀者如何才能理解并接受呢?好在西方也有類似的哲學(xué)思想,因此楊憲益和霍克斯分別使用“上天”和“上帝”這兩個概念替換了“天”。原則上說,楊譯是異化,霍譯屬于歸化。 2)物質(zhì)文化 一部《紅樓夢》就如同一部中國古代文化的百科全書,其間物質(zhì)文化之豐富令人嘆為觀止。無疑,中國文化中獨特的物質(zhì)文化給古籍英譯帶來很大的障礙?!都t樓夢》中服飾、醫(yī)藥、禮儀、建筑、文學(xué)、飲食、民俗等等無一不包,翻譯時一旦處理不好就會蘊意盡失。 曹氏在描寫賈家無盡風光之后的敗落時寫道: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曹雪芹) “陋室” “空堂”哪個文化中都有,不足以構(gòu)成理解障礙,難就難在什么叫“當年笏滿床”,這個“笏”有什么特殊的寓意呢? 中國古代禮儀規(guī)定,官員百姓不得直視君王,因此官員上朝面君時往往帶上一塊用竹、玉或象牙做成的細長的板子,可以在上面記事。 楊憲益翻譯如下: Mean huts and empty halls, Where emblems of nobility once hung. (Yang) 在楊的筆下,笏不是笏,而是顯示高官厚祿的“徽章”。讀者便不必去無謂地猜測自己文化中沒有的物質(zhì),而抓住這一特定的物質(zhì)所揭示的寓意,這不是事半功倍嗎? 霍克斯對本句的處理同樣也可圈可點: Mean hovels and abandoned halls, Where courtiers once paid daily calls. (Hawkes) 為了顯示賈家的位高權(quán)重,霍克斯既沒有把“笏板”直譯,也沒有象楊一樣轉(zhuǎn)成“族徽”,而是從其他官員日日拜訪賈家來間接告訴讀者,賈家非同一般。真是神來之筆。 3)社會文化 《紅樓夢》中的民俗文化異常豐富,尤其是小人物口中的俗語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俗語說得好:“殺人不過頭點地。” Remember the proverb “A murder can only lose his head.”(Yang) “You know what the proverb says: He who checks a moment’s rage. Shall calm and carefree end his days. ”(Hawkes) 楊憲益在處理本句時使用了直譯法,和霍克斯使用歸化譯法相比,雖然也可以將漢語中的慷慨表現(xiàn)出來,但明顯不如后者生動形象。歸化翻譯的正確恰當應(yīng)用使本句讓譯文讀者更加易于接受了。 |
|
來自: tobesuccessful > 《我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