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是偉大的文學家、生活藝術(shù)家,他歷來討厭哲學繁瑣的名詞,但他對于人生的論述充滿了哲理。林語堂的思想里有著不少的“矛盾”,正是這些矛盾充分展示了大師純真的天性,儒道佛合一的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思想特征。大師晚年皈依基督教是生命的一種回歸,是回到童年回到家,再次成為孩子。 釋尊喬達摩說:不要相信我的話,要自己去體悟。林語堂的人生雋語是林語堂的人生體悟,我們的人生要靠我們自己去體悟! 人需要知識的智慧,而最高的智慧是無知的智慧。 好奇、夢想、任性、幽默造就了人類。 任性、放浪是人的一種最有希望的素質(zhì)。 天真純樸的思想、簡單自然的生活才是最好的快樂人生。 享受悠閑的生活,錢不是決定因素;決定因素是恬靜的內(nèi)心、曠達樂觀的胸懷。盛名必多累,隱逸才閑適。有錢不是壞事,但太看重了錢就失去了悠閑。 敏銳的感覺、漂泊的天性、流連于山水自然,未必有優(yōu)裕的物質(zhì),卻有著豐富的情感。 最高的藝術(shù)是品味人生享受生命的閑適。勞碌成了主旋律,生命就成了進行曲;智慧的人生,生命應該是優(yōu)美的柔板、美麗的小夜曲。 時間之所以寶貴,在于時間不再被利用而成為閑適的享受。 都市的生活太擁擠狹窄,精神的樂園需要開闊的原野山川。 忙忙碌碌中,自我消失了;清閑的時刻,才見到了自我。 真誠、熱情、悠游自在、快樂無懼是享受人生的理想性格。 多情者必好色,好色者未必多情。 悲劇,是放棄了和命運掙扎搏斗之后的回憶。 深愛造成的錯誤是可以理解的,應該得到寬恕的。 名、利、權(quán)是主宰人生的三大騙子。時尚是抹殺個性的小騙子。 簡樸永遠是偉大的標志。 沒有永遠的成功或失敗,也沒有永遠的痛苦或幸福, 你喜歡的人,未必有值得尊重的才能;有值得尊重的才能的人,未必會是你喜歡的。 聰明的男人老婆傻,智慧的女人老公蠢。太聰明太有智慧的男女一起生活很難。 中道的人生才是快樂的,取其半而不走極端。有點學問、有點錢財、有點余暇、有點悠閑、有點嗜好、有點朋友……介于消極和積極、動和靜、有和無、是與非……之間的人生才健全、美滿、久長。 喜歡女人而不粗俗,酷愛人生而不過分,參透成敗而不空虛,超越人生而不厭世。 人是塵世的過客,享受了生命的歡樂才對得起自己。 靈與肉造就的生命,應該身心和諧,任何壓抑都是罪過。 瓜果成熟才甜美,好酒越陳就越醇,人到老年才慈愛圓滿。 四季沒有好壞之分,人生處處有美景。 人是塵世旅途的過客,什么都會過去,人生態(tài)度還是輕松隨緣為好。 有生必有死,生命總要消逝。所以一切詩歌的母題無不都是——人生如夢。 生命是人生舞臺上的一個演員,演戲要認真,但不要把戲當了真。 美食是神圣的,“一飯之德不忘”的古訓,大概也包含了這層意思。山珍海味再多不如家常菜實在,美味再好不如兒時母親做得美。 民以食為天。拿破侖說:軍隊靠肚子打仗。社會最大的問題是吃飯問題,可是太多的人是混飯吃的。吃飯問題是最大的問題,但犯罪最多的不是為了吃飯而是為了性。 自然界只有人才定時吃飯睡覺,只有人最好色,所以人是不自然的。餓了吃困了睡,這是禪宗的境界。 人家的草坪綠,人家的老婆靚,這似乎成了人的天性。總想著成為某個別人,從不想成為你自己,這就是煩惱痛苦的根源。 旅游是生命的必需,戰(zhàn)爭是世界的奢侈。 笑別人容易,笑自己困難,經(jīng)得起被人笑,境界更高。 議論縱橫之幽默莊子為最,詩意自適之幽默陶潛為最,豁達樂觀之幽默蘇軾為最。 人生充滿幽默,就如生命離不開煩惱、痛苦、性欲、想象。諷刺不離酸腐,機智是人為的主觀的,幽默就客觀自然、沖淡慈悲。 幽默出于言表、合乎情理、敢言人所不敢言。 幽默是心靈的放縱,放縱的心靈。幽默缺少文化底蘊就流于猥褻。 沒有幽默,文化必趣虛偽、生活比多欺詐、思想就會迂腐、文學失去了光彩。 翱翔蒼穹的天使無須幽默,生活塵世的凡夫需要幽默來超脫。 偉大深刻的特征是簡樸,簡樸也是生活和文章的至高境界。幽默的思維簡樸的生活是自然的健全的合理的。 紅顏何必薄命,紅顏也可以厚福;文人何必窮酸,文人也該衣食不愁豁達樂觀。 要么為藝術(shù)而藝術(shù),要么為飯碗而藝術(shù),藝術(shù)都應該反映真善美愛。文如其人,人格卑劣者不會有好文章。 做人要規(guī)矩,行文要放逸。行世必真,悅世必媚。 情人容易纏綿,夫妻難免爭吵,戀愛已經(jīng)爭吵,婚姻不會久長。 女人的美不在臉在姿態(tài),美的姿態(tài)來自美的心靈。所以最上等的打扮在心,姿態(tài)為中,功夫花在臉上是末流的打扮。 理想的人未必完美,但通情達理令人喜愛。 了解自己就是了解什么能給你帶來快樂。 春天太年輕,夏天太驕傲,秋天最美麗,是成熟和豐收的季節(jié),哪怕寒冬快來臨。 底層老百姓的娛樂方式反映了民族的特點。人們娛樂時的可愛精神往往勝過工作。 人類所作的一切只應有一個目的——生活更美好。 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貴豪華貴簡潔,不貴富麗貴高雅,不貴昂貴貴班配合適。 人生的意義目的是人賦予的,快樂才是要緊的。 錦衣肉食、豪宅名車如果不快樂就毫無意義,人天賦的本能是自然隨性快樂的生活。 生活的藝術(shù)是享受人生,是情誼是高雅是閑適,是心地平和,神清氣爽的快樂。 食品是否精美、生活環(huán)境是否舒適,是衡量一個人聰明與否的很好標準。 烹調(diào)藝術(shù)是享受生活不可缺的。美食在于鮮美可口、酥嫩爽脆、在于本色和配伍。 為工作而吃飯與為享用而吃飯不可同日而語。對自己都不是慷慨仁慈的人怎么會慈悲待人? 達觀快樂的人,心無雜慮安睡眠床一覺到天亮。睡姿右側(cè)為好,俗話說,側(cè)龍伏虎仰躺如尸。鶯鳴鳥囀中自然醒來多美妙! 座椅越低越舒服,躺椅上小憩別有味。 泡腳洗澡是放松是享受。 無欲快樂之心、美麗的大自然是醫(yī)治百病的良方。 長期生活在狹隘空間必然心胸狹隘,和大自然融為一體自然胸懷寬廣。面對靜穆的高山奔騰的大河、古樹巨石,就會感到自己的渺小,心地自會善良,不再會狂妄。 曲線是美麗的,自然都是曲線的;直線是死板的,死亡才是直的。 中國人愛松竹梅——歲寒三友,松是挺拔超脫、竹有節(jié)操高雅。梅飄逸清香。蘭幽香、荷絕俗、菊冷艷,柳樹婀娜處處見。海棠艷、芍藥雅、桂花甜又香,賞花愛花另有意。 隨意行、無目標、沒時限、行即行、止即止,才是真旅游,隨團聽導游大多煞風景趣味索然。同樣的景觀在于游人的心裁,《西廂記》所謂“胸中一幅別才,眉下一幅別眼?!?/span> 人生必先有癡,然后有成;無嗜欲者;不可信。 讀書在于通情明理,何必斤斤于字句?讀書的高雅在于是增學問、廣見識、通情理、養(yǎng)性靈。 讀書在知味脫俗,好書常重讀,越讀越長進閱讀越徹悟。讀書要找到與自己氣質(zhì)相近的同調(diào)先賢,所謂“得力于一家”。 讀書不離人生,宇宙大書本,人生大課堂。 讀書千本沒有心儀的作家,這是讀書的迷誤、靈魂的失落。 經(jīng)典有新老之分,老的是歷史典籍,新的是平民口語。 學者抄書是常事,偉大的學者就只“抄”自己。 讀一本好書,和朋友一場美談,事后依然齒頰留香才是美。 花不常開、月不常圓、良朋難常聚,讀書就能時時尚友古人前賢。 文化本身的進步有賴于閑暇的合理利用。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女人的出現(xiàn)有利生活的吸引力和樂趣。談笑有鴻儒是雅,知情識理的才女為伴是趣。 錢財不可用罄,福分不可享盡,惜福福才久長。 歷史不是智慧理智的產(chǎn)物而是情感積聚形成的。 生活中太合乎邏輯的東西,不會真實。 沒思想的行動是愚蠢,過度的思想就趨于毀滅。 民族的特性是長期適應環(huán)境的結(jié)果。中國人的心性是幽默的,是生活常識和智慧的體現(xiàn)。 有人說,理想的生活是:住在英國式的鄉(xiāng)村別墅,雇個中國廚師,娶個日本老婆、有個法國情婦。 名韁利鎖害人最大,交頭耳語始當權(quán)要。 服裝設計師大多是男人,所以女裝露、薄、透是必然。而女人著裝在乎的是男人的眼光,于是就成了時尚和流行。脫和裸之所以有市場也是這個道理。媒體熱衷于緋聞,畫報和商業(yè)廣告用盡女人的每條曲線,情色永遠禁不了,因為它成了全社會的春藥。 賣文賣藝賣苦力都是賣,賣身也不過是賣,本質(zhì)沒太多區(qū)別,形式不同而已。 “道可道非常道”,說出來的就不是最高真理,最高真理無可言說,至理要你用自己的生命去體悟。 二零一零年七月九日 |
|
來自: 坡公鄉(xiāng)人 > 《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