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著名書畫家 倪元璐 書法集
倪元璐(1593-1644)
字汝玉,號鴻寶,浙江上虞人,明代著名的書畫家。天啟二年(1621)進士。歷官至戶、禮部尚書。崇禎末年,李自成陷京師,自縊死。福王謚文正,清謚文貞。
天啟七年(1627)出任江西鄉(xiāng)試之主考官,時宦官魏忠賢壟斷朝政,敗壞綱紀,元璐出考題譏諷之。思宗即位,誅魏忠賢,元璐才倖免于禍。 元璐素負時望,亦漸獲重用, 思宗頗欲用之,然卻因此深遭小人所忌,而蒙讒言罷歸。元璐自此深知朝政不可為,從此絕意仕途。崇禎十五年(1642)聞清兵入至北京,北京震動,求救兵于天下,元璐毅然盡鬻家產以征兵,募得死士數(shù)百人,馳赴北京。并向思宗陳述制敵之法,思宗拜為戶部尚書,深恨不能早日用之。三月,李自成陷北京。城陷之日,元璐整衣冠拜闕,曰:“以死謝國,乃分內之事。死后勿葬,必暴我尸于外,聊表內心之哀痛。”遂自縊。 元璐書畫俱工。其書法學顏真卿。清吳德璇《初月樓論書隨筆》評曰:“明人中學魯公者,無過倪文公。”其書深得魯公厚實勁健之筆意,而更為勁峭,結體趨于扁方,呈欹側之勢,以險寓正,風格奇倔剛毅,于明末自成一格。行草書用筆蒼古勁爽,結字跌宕奇逸,章法字距茂密,行距寬疏,注重節(jié)奏變化,書法以氣骨見長。秦祖永《桐陰論畫》中說:“元璐書法靈秀神妙,行草尤極超逸。”康有為曾評:“明人無不能行書,倪鴻寶新理異態(tài)尤多。”傳世作品有《舞鶴賦卷》、《行書詩軸》、《金山詩軸》等。著有《兒意內外儀》、《倪文貞集》。
自書卜居詩軸
扇面 點擊瀏覽大圖
草書五言詩扇面 金箋 縱17.3厘米 橫53厘米 鈐?。耗咴从?br>題識:舊作。元璐。 按語:倪元璐是晚明時剛直節(jié)義之士,肩負著士大夫忠君報國的沉重壓力,時勢的不堪和官場的腐敗,他的抱負終難實現(xiàn),由是只能借書法來發(fā)泄胸中的郁勃。他的書法受顏魯公、蘇東坡影響而絕不為成法所拘,往往縱筆疾書,隨心所欲。但天份既高,學養(yǎng)又富,故能觸類旁通,風標獨領,雖縱橫使轉,看似絕不經意,但聲情并茂,氣韻優(yōu)雅,個人風格十分強烈。此扇所錄詩作,有一豎幅作品傳世,讀者可以對照判斷。 自書卜居詩軸 點擊瀏覽大圖
圖片由長田散人提供
倪元璐《草書五言律詩軸》 絹本 縱165.0厘米 橫47.3厘米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高島菊次郎氏寄贈)
行書謝翱五律詩軸 上海博物館藏 綾本 縱157.1厘米,橫41.5厘米
此書為行書錄宋代謝翱五律詩,其用筆蒼古勁爽,結字跌宕奇逸,章法字距茂密,行距寬疏,注重節(jié)奏變化,尤以氣骨見長。
倪元璐《自書舊作詩軸》綾本 125×49cm 湖北省博物館藏 點擊瀏覽大圖
草書軸 縱120厘米、橫43.5厘米。
行書五律詩軸縱177.8厘米、橫48.2厘米 綾本 廣東省博物館藏
杜牧《贈李秀才是上公孫子》,明,倪元璐書,紙本,立軸,縱128.5cm,橫93.1cm,行書,4行,35字。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圖片由網(wǎng)友前山提供 釋文: 骨清年少眼如冰,鳳羽參差五色層。天上麒麟時一下,人間不獨有徐陵。元璐似千巖辭丈。 本幅鈐“倪元璐印”、“鴻寶氏”印。收藏印有“師守玉印”、“蒯壽樞家珍藏”、“師氏春德堂藏”。 此為倪元璐書唐代詩人杜牧七絕詩《贈李秀才是上公孫子》。在明代末年書壇上,倪元璐與黃道周的書法共具奇倔特色。首先,結構安排上欹斜交錯,險峻恣肆,多姿而奇?zhèn)ァF浯?,在運鋒的流轉、頓挫中融入了更多的沉郁和澀拙之筆。點畫亦支離而詭異,頗具風骨凌厲之氣勢,風格獨標。清末康有為曰:“倪鴻寶新理異態(tài)尤多。”
行書七律軸 紙本 158X73.5cm 西泠印社藏
資料來自《西泠印社百年社藏精品》(西泠印社出版社) 倪元璐《草書五言律詩軸》 尺 寸: 160.5×46cm
估 價: RMB 500,000-700,000(元) 成交價: 1,078,000(元) 簡 介: 鈐?。耗咴从?、太史氏(參見《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倪元璐》29、31印,744頁) 題識:題馮禎卿給練畫石,書似賓日世丈正。元璐 說 明: 附包裝木盒三件。木盒內書:“余原無鑒識,然如倪文正其人其書皆所常欽,故一披展之際了然無所疑。此幅楊君藏之,真可羨也。八十老人湖山愿題。” 按語:倪元璐此書,已由中年時期的激越跳蕩,頓挫方峻,聚散分明的凌厲書風變而為圓轉重實、舒緩從容,字距連綿而行間疏闊的穩(wěn)健渾脫風貌。應是他晚年成熟之作。在晚明書壇,他和黃道周都是剛直節(jié)義之士,書法亦奇倔俊爽一變董其昌、邢侗等人華美秀勁的傳統(tǒng)書風,個性極其鮮明。民國時潘天壽、來楚生等皆頂禮摹學,對近人影響極大。此軸是真跡,想定能得到識者的珍愛。 拍賣日期: 2005-05-14 尺牘
行書尺牘 何創(chuàng)時書法藝術館藏
行書尺牘 何創(chuàng)時書法藝術館藏
行書尺牘 美國寶蒙堂燕登年藏 選自《明名賢書信手跡》 釋文: 昨仲袁兄薄暮過從,語次及貴鄉(xiāng)備兵,使者旁求後身甚切。馮留老不敢當之意甚堅而決矣。弟不揣敬舉所知,敝鄉(xiāng)徐亮生誠人龍,其才品氣概敝里無雙,當年督學楚中。楊大洪諸老贊之太過,志老既得禍即以終養(yǎng)告歸,幸以外吏免繒繳湯火,然淹疏已久,服闋於今。將一年兩臺交章薦之,不一而足也。以此人當貴鄉(xiāng)重地,當無所不辦。且其氣義如云,尤任足下器。 弟如於□□□抑揚套語,即非人矣。 惟□□□□弟事,夜來熟對,定無寤。此老既□□求歸認狀,尚肯留弟此中乎?南天兩席必有以處我,可不斡旋。年翁以為何如? 弟名草具 【按】此帖所致何人不能確指,惟帖稱對方為年翁,當為同科或同窗。又此中所謂楊大洪者,即楊漣,字文孺。萬歷三十五進上,其余所及之人尚未考知。 美國寶蒙堂 燕登年藏 劉崇德 釋文
《明名賢書信手跡》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晚明書壇巨匠——倪元璐
倪元璐《金山詩軸》 明代是繼宋、元之后,帖學書法又一次發(fā)展和普及的歷史時期。繼宋代之后, 朝野間掀起的叢帖匯刻之風, 給明代書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是明代書法的主要特點之一。法帖傳刻十分活躍。其中著名的有常姓翻刻《淳化閣帖》于泉州的《泉州帖》;董其昌刻的《戲鴻堂帖》;文徵明刻的《停云館帖》;華東沙刻《真賞齋帖》;陳眉公刻蘇東坡書為《晚香堂帖》等。其中《真賞齋帖》可謂明代法帖的代表。《停云館帖》收有從晉至明歷代名家的墨寶,可謂叢帖之大成。 由于士大夫清玩風氣和帖學的盛行,影響到書法創(chuàng)作,所以,整個明代書體以行楷居多,未能上溯秦漢北朝,篆、隸、八分及魏體作品幾乎絕跡,而楷書皆以纖巧秀麗為美。至永樂、正統(tǒng)年間,楊士奇、楊榮和楊溥先后入直翰林院和文淵閣,寫了大量的制誥碑版,以姿媚勻整為工,號稱“博大昌明之體”,即“臺閣體”。士子為求功名也競相摹習,橫平豎直十分拘謹,缺乏生氣,使書法失去了藝術情趣和個人風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