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集說》,一卷,即《印正附說》。明甘旸撰?!秾W(xué)海類編》托名文彭,誤。甘旸,又名旭,字旭甫,號(hào)寅東,江寧(今江蘇南京)人,隱居雞籠山,以書刻自娛。 《印章集說》 篆原 結(jié)繩畫卦后有書契。其文有龍書、穗書、云書、鸞書、蝌蚪、龜螺、薤葉等書,然世久湮沒,皆絕無聞,存者惟史籀二篆而已。李斯復(fù)損益之以為玉箸,亦名小篆,古法稍易。程邈去繁就簡作隸書,王次仲作八分書,蔡邕作漢隸書,復(fù)作草書、楷書,愈變愈失其源。六書之法,莫之所知,然遺者僅鐘鼎璽印載文。今之龍穗云鸞諸篆,皆后之徇名而作,殆非正矣。 六書 篆之文有六:摹寫物之形曰象形,如日、月是也;形不可象,則指其事,上、下是也;事不可該,則會(huì)意,信、義是也;意不可盡,則諧諸聲,江、河是也;聲不可窮,則因形體而轉(zhuǎn)注焉,考、老是也;因音義而假借焉,令、長是也。書之六義如此,天地萬物,無不備耳。 璽 璽,即印也,上古諸侯大夫通稱,秦始皇作傳國璽,故天子稱“璽”。漢、晉而下,自傳國璽外,各篆有璽,其文不一,制度各殊,一名曰“寶”。 印 印,古人用以昭信,從爪從,用手持節(jié)以示信也。三代始之,秦、漢盛之,六朝二其文(謂文之朱白),唐、宋雜其體(謂易其制度)。 章 章,即印也,累文成章曰“章”。漢列侯、丞相、太尉、前后左右將軍黃金印,龜鈕,文曰“章” 符節(jié) 師古曰:符謂合符以為契,節(jié)以毛為之,上下相重者三,取象竹節(jié),因以為名。將命者持以為信。歷代各異其制,漢作銅虎符。 三代印 《通典》以為三代之制,人臣皆以金玉為印,龍虎為鈕,其文未考?;蛑^三代無印,非也?!吨軙吩唬簻盆?,大會(huì)諸侯,取璽置天子之座。則其有璽印明矣。虞卿之棄,蘇秦之佩,豈非周之遺制乎? 秦印 秦之印章,少易周制,皆損益史籀之文,但未及二世,其傳不廣。 漢印 漢因秦制,而變其摹印篆法,增減改易,制度雖殊,實(shí)本六義,古樸典雅,莫外乎漢矣。 魏、晉印 魏、晉印章,本乎漢制,間有易者,亦無大失。 六朝印 六朝印章,因時(shí)改易,遂作朱文白文。印章之變,則始于此。 唐印 唐之印章,因六朝作朱文,日流于訛謬,多屈曲盤旋,皆悖六義,毫無古法。印章至此,邪謬甚矣。 宋印 宋承唐制,文愈支離,不宗古法,多尚纖巧,更其制度,或方或圓,其文用齋堂館閣等字,校之秦、漢,大相悖矣。 元印 胡元之變,冠履倒懸,六文八體盡失,印亦因之,絕無知者。至正間,有吾丘子行、趙文敏子昂正其款制,然時(shí)尚朱文,宗玉箸,意在復(fù)古,故間有一二得者,第工巧是飭,雖有筆意,而古樸之妙,則猶未然。 玉印 三代以玉為印,惟秦、漢天子用之,私印間有用者,取君子佩玉之意,其文溫潤有神,愈舊愈妙。 金印 金印,漢王侯用之,私印亦有用者,其文和而光,雖貴重,難入賞鑒。古用金銀為印,別品級(jí)耳。 銀印 漢二千石,銀印龜鈕,私印因之,其文柔而無鋒,刻則膩刀,入賞鑒不清。 銅印 古今官私印俱用,其文壯健而有回味,舊者佳,新者次之。制有鑄,有鑿,有刻,亦有涂金商銀者。 寶石印 寶石,古不以為印,私印止存一二,今未之有也,且艱于刻。 瑪瑙印 瑪瑙,亦無官印,私印間有之,硬不可刻。其文剛燥不溫,用為私印,近俗。 瓷印 上古無瓷印,唐、宋始用以為私印。硬不易刻。其文類玉稍粗,其制有龜鈕、瓦鈕、鼻鈕,舊者佳,新者次之,亦堪賞鑒。 水晶印 水晶,古不以為印,近有用者,但硬而難刻。其文滑而不涵,惟用之飾玩則可。 石印 石質(zhì),古不以為印,唐、宋私印始用之,不耐久,故不傳。唐武德七年,陜州獲石璽一鈕,文與傳國璽同,不知作者為誰。石有數(shù)種,燈光凍石為最,其文俱潤澤有光,別有一種筆意豐神,即金玉難優(yōu)劣之也。 摹印篆法 摹印篆,漢八書之一,以平方正直為主,多減少增,不失六義,近隸而不用隸之筆法,緒出周籀,妙入神品。漢印之妙,皆本乎此。 鑄印 鑄印有二:曰翻砂,曰撥蠟。翻砂以木為印,覆于砂中,如鑄錢之法;撥蠟以蠟為印,刻文制鈕于上,以焦泥涂之,外加熟泥,留一孔令干,去其蠟,以銅熔化入之,其文法鈕形制俱精妙,辟邪、獅獸等鈕多用撥蠟。 刻印 刻印以刀成文,軍中即時(shí)授爵多刻印??陶吒械斗ǎ穹ㄖ?。 鑿印 鑿印以錘鑿成文,亦名曰鐫,成之甚速,其文簡易有神,不加修飾,意到筆不到,名曰“急就章”。軍中急于封拜,故多鑿之,以利于便。 刻玉印 古刻玉以昆吾刀,《周書》云:昆吾氏獻(xiàn)昆吾刀,切玉如脂。今無此刀,時(shí)以藥治刀刻之。云以藥涂玉刻者,謬耳。 白文印 古印皆白文,本摹印篆法,則古雅可觀,不宜用玉箸篆,用之不莊重。亦不可作怪,下筆當(dāng)壯健,轉(zhuǎn)折宜血脈貫通,肥勿失于臃腫,瘦勿失于枯槁。得手應(yīng)心,妙在自然,牽強(qiáng)穿鑿者,非正體也。 朱文印 朱文印上古原無,始于六朝,唐、宋尚之。其文宜清雅而有筆意,不可太粗,粗則俗;亦不可多曲疊,多則類唐、宋印,且板而無神矣。趙子昂善朱文,皆用玉箸篆,流動(dòng)有神,國朝文太史仿之。 篆法 印之所貴者文,文之不正,雖刻龍鐫風(fēng),無為貴矣。時(shí)之作者,不究心于篆,而工意于刀,惑也。如各朝之印,當(dāng)宗各朝之體,不可溷雜其文,以更改其篆,近于奇怪,則非正體,今古各成一家,始無異議耳。 章法 布置成文曰章法。欲臻其妙,務(wù)準(zhǔn)繩古印。明六文八體,字之多寡,文之朱白,印之大小,畫之稀密,挪讓取巧,當(dāng)本乎正,使相依顧而有情,一氣貫串而不悖,始盡其善。 筆法 篆故有體,而豐神流動(dòng)、莊重典雅,俱在筆法。然有輕有重,有屈有伸,有俯有仰,有去有住,有粗有細(xì),有強(qiáng)有弱,有疏有密。此數(shù)者各中其宜,始得其法。否則一涉于俗,即愈改而愈不得矣。 刀法 刀法者,運(yùn)刀之法,宜心手相應(yīng),自各得其妙。然文有朱白,印有大小,字有稀密,畫有曲直,不可一概率意,當(dāng)審去住浮沉,婉轉(zhuǎn)高下。 挪移法 印之字有稀密不均者,宜以此法,第不可弄巧作奇,故意挪湊。有意無意,自然而然,方妙。然挪移中必令字字分明,人人知識(shí),勿以字藏于字之下,使人不識(shí)而怪異之也。 增減 漢摹印篆中有增減之法,皆有所本,不礙字義,不失篆體,增減得宜,見者不貲其異,謂之增減法。時(shí)人不知六書之理,立意增減,則大失其本原,所謂毫厘之差,千里之謬矣。 辨陰陽文 上古璽書封以紫泥,余皆折簡封蠟,用白文印印于蠟上,其文突起曰“陽”,后代制有印色印之,其文虛白曰“陰”。古所謂陰、陽文者,言其用,不言其體。 回文印法 古用回文印者,各有取意,如雙字名印當(dāng)回文,姓字在前,名字在后。若一順寫,則名之二字必分而為二矣,此古用回文者,取二字相連之意也。其單字名印,不宜回文,只當(dāng)順寫,以姓名在前,或“之印”或“私印”二字則在后矣。如齋堂閑雜等印,不用回文,用則失款耳。 名印 上古用印以昭信也,當(dāng)用名印為正,姓名之下,止可加“印”字,及“印信”、“印章”、“之印”、“私印”等字,“氏”字與閑雜字樣俱不可用,用之則不合古體,亦且不敬耳。 表字印 漢印用名,唐、宋始用表字,但表字印止可閑用,難以示信于正。其表字印不宜用“印”字,止可加“氏”字或“姓”字。近世用“某人父”者,古無此制,“父”通作“甫”,男子美稱也,如用之,是自美之矣?;蛴屑印爸闭撸鄰臅r(shí)尚故耳。 臣印 漢印用“臣某”者,不獨(dú)用于君,其同類交接,亦嘗用之?!俺肌闭撸凶又v稱,謂自謙耳,今多不用。亦謂其有對(duì)于“君”字耳。 號(hào)印 時(shí)用號(hào)印及別號(hào)為印者,曰“某道人”、“某居士”、“某逸士”、“某山長”、“某主人”等字,古無此制,唐、宋近代始有之。詩畫間用之則可。 書柬印 秦、漢書柬間,止用名印。后有用“某人言事”、“某人啟事”、“某人白事”、“某人白箋”、“某人言疏”等字者,極當(dāng)。近用“某人頓首”、“某人再拜”、“某人敬緘”、“某人謹(jǐn)封”、“某人護(hù)封”者,俱時(shí)俗之所尚,決不可從。大約書柬中及封固處,止用一名印足矣。 收藏印 上古收藏書畫,原無印記,始于唐、宋近代好事者耳。其文有“某人家藏”、“某人珍賞”、“某郡某齋堂館閣圖書記”,印于所藏書畫之上,其理最通。其“宜子孫”、“子孫世昌”及“子孫永寶”,皆古鐘鼎款識(shí),顧氏摹入印譜,用以為收藏印亦可。 齋堂館閣印 齋堂館閣雜印,秦、漢原無,始于唐、宋,用為書畫引首。以閑雜俗字為之,非矣。 印制 秦、漢印有方者,亦有條者,皆正式。間有“軍曲印”用腰子形者,其意莫考?!巴鈱庩栘庇∮脠A者,字體覺方,恐后人磨圓,未可辨也。然有葫蘆樣及爐鼎,并異怪形狀者,皆唐、宋近日之俗尚,不可稱印,而入賞鑒耳。 成文 古印有一字成文,二字成文,三五字至九字成文者,章法不一,當(dāng)從其正,不可逞奇斗巧,以亂舊章?;蛴惺?dāng)?shù)字及詩詞多字者,不足以言章法,布置停妥,不板不俗則可。 重字印法 印有重字者,布置當(dāng)詳字意,或明篆二字相重,或下加二點(diǎn)以代,但不俗為佳。如以一字作兩樣篆者,則又涉于雜,而章法之正失矣。 破碎印 古之印,未必不欲齊整,而豈故作破碎?但世久風(fēng)煙剝蝕,以致?lián)p缺模糊者有之,若作意破碎,以仿古印,但文法、章法不古,寧不反害乎古耶? 朱白相間法 古印有半朱半白者,有一朱三白者,皆漢以后之制,如效此章法,當(dāng)詳其字意可否,不致牽強(qiáng)方可,若假強(qiáng)為,亦奚足觀? 玉箸篆法 玉箸即李斯小篆,唐、宋朱文皆用此文,若以此為白文印,則太流動(dòng)而不古樸矣。 深細(xì)印 古印原不務(wù)深細(xì),深則文不自然,細(xì)則體多嬌媚,雖有得處,亦不無失處,縱極工巧,終難為賞鑒者取也 治艾法 艾必?fù)裉I州者堪用,本地葉大者亦佳。去其梗蒂,用石灰水浸七日,加堿水少許,煮一晝夜,榨去黃水,入長流水洗凈,如曬布法,候白,用木杵石臼舂熟,篩去灰末用。 印池 印色惟欲玉器、瓷器貯之不壞,以金銀及銅器貯之,十?dāng)?shù)日即壞。青田石印池亦不可用,如用,必欲以白蠟蠟其池內(nèi),庶不吃油。 李思恒印 太羹玄酒 焦竑之印 古墨林 米萬鐘印 三全道人 聊浮游以逍遙 【聲明】:本公眾號(hào)轉(zhuǎn)載的所有內(nèi)容版權(quán)歸版權(quán)所有人所有,如若不宜轉(zhuǎn)載,請(qǐng)及時(shí)與我們聯(lián)系。 --- 歲月鎏金印芳華 --- 掃二維碼 關(guān)注我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