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保羅·薩特 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1905年—1980年),法國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法國無神論存在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方社會主義最積極的倡導者之一,一生中拒絕接受任何獎項,包括196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在戰(zhàn)后的歷次斗爭中都站在正義的一邊,對各種被剝奪權利者表示同情,反對冷戰(zhàn)。他也是優(yōu)秀的文學家、戲劇家、評論家和社會活動家。 以閱讀開始的生命 薩特是一個終生與文字打交道的人。他在 1960 年發(fā)表的《詞語》,是一部文筆優(yōu)美、流暢的童年自傳,薩特運用他的存在精神分析法細致地描述了他的童年。 薩特要通過這本自傳指明他的思想與他童年的經歷,與他童年形成的“偏見”有難以分割的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他曾經說過:“我憎恨我的童年,憎恨由它而來的一切……”這體現(xiàn)了薩特認為他的童年造成了他生命中的不可逾越的部分,對他的性格、氣質、傾向無時無刻不產生決定性的作用,而他的一生都是在努力擺脫自身、丟棄舊由既定的一切、重新造就自己,都在與自身不可逾越的偏見作斗爭,但卻始終沒有擺脫這種偏見…… 讓?保爾?薩特 1905 年 6 月21日出生于巴黎一個海軍軍官家庭。薩特的父親在他出生的第二年就因患亞洲熱病而去世,無業(yè)無錢的母親只得攜剛滿一歲的薩特投靠外祖父。從此,他就生活在“一個老人(外祖父)和兩個女人(外祖母和母親)之間”。 父親的早逝和母親之后的改嫁是造成薩特“不可逾越的偏見”的兩個重要事件。沒有父親,沒有父親的要求和管東,使他從來就沒有一般孩子擁有的“父親—上帝”的觀念,而從來就相信自己是自身的原因。而母親的改嫁,使他很早就體驗到了人和人之間交流的困難。他認為母親并不是因為愛情而嫁給這個陌生人,那是位畢業(yè)于巴黎高等綜合理工學校的工程師。 薩特與他在心理和教養(yǎng)上都格格不入,沒有任何交流思想感情的可能。他曾隨繼父去法國西部羅含爾港口住過幾年,但并沒有改善彼此的關系,反而加深了薩特內心的孤獨感,以至于他認為這幾年是他一生中最糟糕的一段時光。 很快他就又回到外祖父家。 我們可以看到,薩特童年發(fā)生的這兩次變故,使他較之一般孩子要早熟、敏感,使他從小就對“孤獨”和“多余”有所感悟,而同時又具有從中擺脫和證明自己存在的強烈愿望在外祖父家,他受到大人們的寵愛,無拘無束。 他很少與外界的孩子們交往,他有自己最可親可近的朋友,那就是書籍。 幼年的薩特智力超常,堪稱神童。還在目不識丁時,就愛上了身為德文教授的外祖父的藏書,與書結下了一生的不解情緣。他在三歲就開始翻讀馬洛的《苦兒流浪記》,在把這本書全部復述下來之后,他竟能夠閱讀了。他常常在外祖父的書房一呆就是幾個小時。 七歲時薩特就開始讀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以及高乃依、拉伯雷、伏爾泰、梅里美、雨果等法國文豪的作品。如果說許多孩子是在父母的撫愛下長大的,那薩特則是在書籍中間成長起來的:“我發(fā)現(xiàn)了我的宗教。對我來說,沒有比書更重要的了……” 那些大名鼎鼎的作家們成為薩特最初的好朋友,書中的人物成為他交流思想感情的對象,并且與他的靈魂相通。 童年時代造成的”偏見”使薩特成為一個把書視為心中的上帝、把寫作視為生命須臾不可分離的第一需要的“純粹知識分子”。對一個作者的最好說明是他的作品,是他寫的書。 薩特對童年的描述,展示了用“閱讀”和“寫作”造就的知識分子的形象。他不斷地讀書,讀各種書;他用各種不同的形式寫作,是一個以寫作為生的人。 他說過:“我反對一切:除了我的職業(yè)。以至于有一天,在寫下我對道德的看法時,我發(fā)現(xiàn)雖然我要以那些并不寫作的人的名義說話,而實際上我只是為一些作家建立作家的倫理學!這就使我不得不追溯到這種奇特立場的根源并尋求其種種預設——或可以說,我童年時代造成的各種局限。” 有人形容薩特的寫作對于他是一種酒精中毒,他無時無刻不在寫作。 波夫瓦說他的手是瘋狂的,就像瘋狂的爪子:“他除了是一只書寫的手,不再是任何其他東西。”這是種神經官能癥,薩特說是“一種病態(tài)”。他的寫作事業(yè)完全可看做是他的思想和生平的記錄,他的寫作過程清楚地表明了他是如何調整文學處境、哲學創(chuàng)造和作品的意義。所以,他的每一種形式的作品都可以使我們進入他的思想。 薩特在青年時代決心走上哲學道路時發(fā)出了要“同時成為斯丹達爾和斯賓諾莎”的豪言壯語。 這樣的追求證明了薩特的特殊性:他因為是哲學家而成為作家,他因為是作家而成為哲學家——這種把哲學研究當作文學奇遇、把作家工作當作哲學命運來經歷的生活方式,這種把哲學作為文學領地、把文學作為哲學領地的定義,都是薩特獨有的,和他的童年經歷緊密相關。 讀書、寫書構成了薩特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說的,“我的生命是從書中開始的,它也必將以書而告結束”,“我寫作,故我存在”。 巴黎高師階段 1920年,薩特進入巴黎亨利第四中學讀書。后來又進入了巴黎路易大帝中學文科預備班學習,準備報考巴黎高師。這兩年的學習是薩特學術生涯中的一次重要轉折。在預備班學習后期,哲學教師格羅納?狄斯特利亞要求學生以《綿延的意識》為題寫論文。也是在準備論文的過程中,薩特萌發(fā)了對哲學的巨大興趣。 他認識到哲學的價值,認識到哲學可以有助于他的文學思維和文學創(chuàng)造。從此,他開始大量閱讀各種哲學著作,對柏格森、尼采等哲學家特別感興趣。他決心以哲學為自己的終生事業(yè)。 1924年,薩特以第七名的優(yōu)異成績進入巴黎高師,開始了專門的哲學研究。這里是培養(yǎng)出那么多世界著名學者的“思想家搖籃”,對薩特來講如魚得水。 很快,他就成為無視任何宗教,藐視正統(tǒng)索爾本大學教學秩序和沉悶氣氛的高師學生的首領。伊波利特、雷蒙?阿隆、尼藏、列維·施特勞斯、梅洛-龐蒂等都是和他同時在高師學習過的前后同學。 薩特分外珍視高師的學術氣氛和自由的學風,“進入高師的第一天就意味著獨往獨來的開始。和許多人一樣,我在那里度過了幾年幸福的時光”。 據(jù)薩特的終生伴侶西蒙娜?德·波夫瓦回憶,薩特只是為著讀書、寫作而生活。高師的氣氛很對他的口味,因為他對陳規(guī)舊習、等級、家庭、既定的權利和義務、強行要遵守和實行的法規(guī)不能接受,深惡痛絕。 在學校的學習中,在大量的筆記中,在與師生的交談、討論中,他都顯示了一種令人震驚、別出心裁而又非常連貫、系統(tǒng)的思考。在這個時期,他已經開始注意“偶然性”問題。這個問題已經蘊涵著有關存在、人的存在、必然性、世界、自然等等的思想的萌芽,很多同學都預見他會寫出一部重要的哲學著作。這部重要著作當然就是1943 年發(fā)表的《存在與虛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