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之所以書法氛圍濃厚,歷任帝王的全力推崇,乃是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素,初唐時期,李世民尊崇王羲之,全民開啟“尚王”時代,而后期的唐玄宗,癡迷豐腴姿態(tài),顏真卿、李邕等人,則一變風貌,呈現雍容之象。 除了上述2位帝王,“一代女皇”武則天亦是不容小覷,她經常誦讀經書,喜愛禪宗的虛和嫻靜之氣,可惜經書的字數浩瀚,少有書家能夠保證,筆勢精準,氣力沉著的寫完全卷。 因此武則天全國選拔,經過層層考核,找到最強悍的書法高手,之后入宮培訓,重點鉆研小楷,采用曼妙虛靈的筆勢書寫,字字生動精準,無一絲松懈和怠慢,這些宮廷書匠的水平,絲毫不輸歐陽詢、顏真卿名家。 甚至論就生動感,他們勝過初唐“尚法”的精嚴勢態(tài),特別是1900年,甘肅敦煌藏經洞,挖出一幅《金剛經》手抄真跡,全卷共計5000多字,單字約為1厘米,經專家考證,此作由程待賓所寫。 程待賓是武則天的“御用筆桿子”,時常為其抄經,亦是宮廷書家的佼佼者,小楷極為優(yōu)美,正如此作,美感不遜于《靈飛經》,曾是武則天的“案頭書”。 卷中字體綽約俊逸、灑脫遒勁,入紙前凌空取勢,奠定嫻靜虛和的基調,保證后面的筆畫,銜接自然暢達,起筆之后換為中鋒運行,保證勁力沉著,筋骨剛健。 時而加入衄錯筆法,不斷頓折蓄力,讓線條的質感、肌理更加豐厚,當然遇到轉折、銜接的地方,程待賓也沒有直來直去,隨著字體形態(tài),靈活變化筆鋒,絞轉、提按有序,細節(jié)處理的頗為細膩。 章法和結字也是獨具妙趣,視覺上的粗細、濃淡對比鮮明,字體排布錯落起伏,流動感強烈,氣脈舒和悠然,總的來說,全卷呼應自然、顧盼生情,筆筆虔誠,傾盡畢生功力,可謂極盡小楷之美。 這幅《金剛經》的紙張,使用黃檗汁和蠟染制,墨色不易漫漶,歷時千年無損,筆畫生動潤麗,細節(jié)處理全部留存,非常適合初學者臨習,目前真跡藏在甘肅神高臺縣博物館。 文物界將其列為001號國寶,市場估值超過10億,堪為“無價之寶”,而且此帖篇幅巨大,技法十分完備,若能全部掌握,唐代“楷法”算是基本悟透,同時兼得綽約靈動的意態(tài),日后銜接名家“唐楷”,或者行書作品,全都不是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