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有山,內(nèi)融三教。三為萬物,教為儒釋道,三教或離或合,或交或錯,或一或異,在深山幽壑中簡若流水,雜如高陵。修行者走進這里,儒生讀到仁義,釋者悟到空凈、道家體味有無。 儒者稱此山為“嶗”,“嶗”者勞于山。樵者勞于工樵,行者勞于攀涉、學(xué)者勞于習(xí)讀。看看秦始皇驅(qū)山不得的傳說,看看黃宗昌、周至元、藍水畢生心血而成的《嶗山志》、看看胡嶧陽“千難萬難,不離嶗山”的諺語、看看世世代代生活其中的青黃人家就知道,這煙火氳氤的山所有的“勞”,勞而有山,故名為“嶗”。 儒家的先哲和學(xué)子們沒有放過這鐘靈毓秀的“嶗”。早在東晉,先哲鄭玄在三標(biāo)山下創(chuàng)建了嶗山的第一座書院,教書育人,演禮院上。從此各時期官宦世家或儒家大師或隱居、或修身、或講學(xué)、或探幽覽勝,在深山處處建立了多處學(xué)院,即墨城東有藍氏家族的東厓書院、華樓山陽有明代刑部侍郎藍章之華陽書院、青峪南有舉人江恭先之青峪書院、天和觀前有即墨知縣葉棲鳳之嶗山書院、法海寺旁有黃嘉善之上下書院,至于石屋書院、三書堂書院等則分布在古街深巷,都成為嶗山儒家文化的血脈和傳承之道。 故“嶗”之意在義矣! 道者則稱此山為“鰲”。鰲,全真道人邱處機說的最清楚:“東萊即墨之牢山,三圍大海,背負(fù)平川,巨石巍峨,群峰峭拔,真洞天福地,一方之勝境也。然僻于海曲,舉世鮮聞,其名亦不佳。予自昌陽醮罷,抵于王城永真觀,南望煙靄之間,隱隱而見,道眾相邀,遷延數(shù)日而方屆,遂閑吟二十首,易為鰲山,因暢道風(fēng)云耳。棲霞長春子書?!?/span> 不負(fù)道家真意,山呈“鰲”形,海繞三環(huán),首東南,身西北,有神鰲納水狀。故道者追隨山勢,在其身,修道心,故東南有太清、上清;在其身,修道體,故腹有明道、白云、太平宮。 修者為暢道意,勒石為刻。白龍洞額,大字“鰲山”,明嘉靖戚景通書(戚繼光之父);上清宮西、七真殿外,圓丘孤石名“鰲山石”,上刻“鰲山上清宮”云云。 至于九宮八觀七十二庵、全真第二叢林,張三豐仙塔迷蹤,邱處機衣冠留冢,徐復(fù)陽鶴山摸錢、劉若拙驅(qū)虎造庵,劉志堅永丘之墳,皆因暢道風(fēng)云耳。 故“鰲”之意在通矣! 佛者稱此山為“那羅延”。那羅延,梵文音譯,意為天上力士、金剛。佛經(jīng)《清涼疏》云梵語那羅延即為堅牢,即牢山也。 此山真那羅延也!看此山之色,當(dāng)為灰,可能山的心也是灰的,心如死灰,故萬年如如不動?;疑男?,灰色的身,磐石般屹立,一萬年的風(fēng)吹、一萬年的日曬、一萬年的侵蝕,無改山之心身,豈非正是佛之金剛。 華嚴(yán)寺上有那羅延窟,窟上有山名那羅延山,黃宗昌記載其:“其高如云,頂有巨石,層疊若城門然,嶗山皆渾樸,而此獨有玲瓏通秀之形見于巔”。石門山中有那羅延崮,黃宗昌曰“頂平如砥,壁立萬仞,光如磨礱,裁肪截玉可相喻?!痹圃啤?/span> 更有海印寺憨山慈光、螳螂拳善和華嚴(yán)、《佛國記》法顯顯法,大悲閣普豐大悲、上人西蓮臺自華,高石屋廣住自高...... 那羅延其意“固”矣! 儒者名其為“嶗” ,言其義,義之和則利;道者稱其為“鰲”,悟其通,通則亨;佛者梵音那羅延,云其固,固則貞。我不知其本為何?強為之名曰元,又有三教各曰“亨利貞”,故此山用元亨利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