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殿試考題和狀元答卷(5) 時間:唐代垂拱元年(685年)。 出題及主考:武則天 狀元:吳師道 試題:策問(共五道題) 第五道:【原題】 “朕以紫極暇景,青史散懷。眇尋開辟之源,遐覽帝王之道?;蜉d紀遙邈,無其處而有其名;或墳籍喪亡,有其號而無其事。將求故實,以佇多聞。至如化被柱州,創(chuàng)基刑馬。兩代之事誰遠,五德之運何承?石樓之都,見匪均霜之地;窮桑之壤,元非測景之區(qū)。時將城彼偏方,惟一隅而獨王。輕茲中土,棄九洛而不營。大夏之時,化臻禁甲;隆周之日,道致韜戈。而七十一征,翻在鳳凰之運;五十二戰(zhàn),更屬云官之期。斯則偃伯之人,無聞于太古;摧鋒之弊,反息于中葉。澆淳之道,名實何乖!欲令歷選前圣,遠稽上德。采文質(zhì)之令猷,求損益之折衷。何君可以為師范,何代可以取規(guī)繩?遲爾昌言,以沃虛想?!?/div> 【翻譯】 我在紫微宮的閑暇時光中,閱讀青史來寄托情懷,盲目地探尋開創(chuàng)基業(yè)的源頭,廣泛地閱覽帝王的治國之道。有的記載久遠渺茫,沒有那個地方卻有那個名字;有的典籍已經(jīng)散失,有那個說法卻沒有那件事情。將要探求過去的事實,以期得到更多的見聞。至于像在柱州推行教化,在刑馬山創(chuàng)立基業(yè),兩代的事情哪個更久遠?五德的運數(shù)如何繼承?有石樓的都城,所見并非霜雪均勻之地;貧瘠的土地,原本不是測量日影的區(qū)域。時常想要在那偏遠的地方建立城池,只在一個角落獨自稱王,輕視中原,放棄九州。大夏的時候,教化達到了兵甲禁絕;隆盛的周朝,道德教化使天下收起兵刃。然而古代的七十一征,反而在鳳凰的運勢中;五十二戰(zhàn),更是屬于云官的時期。這樣看來,能平息戰(zhàn)爭的人,在太古時期沒有聽說過;沖鋒陷陣的弊端,反而在中古時期平息了下來。質(zhì)樸而淺顯的道理,名與實為何如此背離!想要依次選擇前代的圣人為榜樣,弘揚他們的高尚品德,采納他們的治國謀略,尋求增減損益的恰當方法,哪位君主可以作為楷模,哪個朝代可以拿來作為標準?期待你們的建言,來滿足我的虛心求教。 吳師道對策 【原文】 臣聞一剖為三,始鴻蒙于太易。九變于七,漸茫昧于無為。既分清濁之儀,乃列君臣之位。則有天皇首出,瞰柱州而宅土;地皇革命俯刑馬以開都。年匪異于萬八千,號稍殊于七十二。既云木德,亦曰火行。開于天地之初,錄自帝皇之紀。至若石樓遠界,窮桑延壤,非萬邦之土中,為二代之天邑。斯乃時猶鶩飲,道尚鶉居,誰知風雨之均,能建皇王之宅。亦分長于九域,豈獨王于偏方。乃觀象垂衣,化穆羲軒之代。翦商伐扈,人澆周夏之年。而皇德方隆,未弭戰(zhàn)爭之患。王道才著,復存韜偃之日。是則懷柔伐叛,取亂侮亡,雖鐘大道之行,終佇勝殘之戰(zhàn)。是故劣于太古,非事優(yōu)于中代。陛下選芳列辟,垂范千年,王化既平,能事斯畢。亦何必損益今辰之政,師謨往帝之規(guī)。撫和琴而促柱,御夷途而止轍,因循勿失,臣謂其宜。謹對。 【譯文 】 我聽說天地最初一分為三,在太易之時開啟鴻蒙。經(jīng)過九次變化為七,漸漸在無為中變得模糊不清。既已明白了清濁的法則,于是列出了君臣的位置。此時天皇最先出現(xiàn),俯瞰柱州而居其地;地皇進行變革,俯視刑馬山而開辟都城。時間相當于一萬八千年,名號超過了七十二種。既說是木德,也說是火行。開啟于天地初始之時,記載于帝皇時代。至于像石樓那樣遙遠的邊疆,窮桑那樣廣闊的地域,并非萬國的中心之地,卻是夏商二代的天子之城。那時人們還如野鴨般飲水,生活方式如同鵪鶉般簡陋,誰能想到風調(diào)雨順,能夠建起皇王的宅第。帝王之德廣布于九州,豈會只在偏僻之地稱王。于是觀察天象而垂示衣裳的形制,教化和美如伏羲、軒轅時代。剪除殷商、討伐有扈,人心變得澆薄,處于周朝、夏朝的時代。然而皇德隆盛時代,尚未消除戰(zhàn)爭的禍患。王道剛剛顯著,還有一段韜光養(yǎng)晦的時光。所以用懷柔之策討伐叛逆,攻取混亂之國、收服將亡之國,雖然符合大道之行,但最終仍期待止息戰(zhàn)爭。所以如今比太古之時稍差,形勢也不比中古時代優(yōu)越。陛下選拔賢良列于諸侯之位,垂范千年,王化既已平和,能做之事已經(jīng)完成,又何必改變當今的政局、效法往昔帝王的規(guī)制呢。彈奏和美的琴音卻急促地按弦,在平坦的道路上駕車卻停止不前,沿襲舊制可不能失誤啊,我認為這樣才是適宜的。恭敬地回答。 2024.9.4.于秋雨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