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很多詩句一半廣為流傳,而另一半?yún)s鮮為人知。 比如: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羅青意可參。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 還有一句人人皆知的詩句——“情人眼里出西施”。 它是說,在有情人眼中,愛人像西施一樣美麗。 但鮮有人知它的前半句更有哲理。 那么你知道“情人眼里出西施”前半句是什么嗎? “情人眼里出西施”最早出自于宋代。 宋代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山谷上》中有言:“情人眼里有西施”。 這句話在民間流傳甚廣,并且它還有一個傳說。 相傳,越國有個叫清仁的樵夫。 一天,他在砍柴,看見三名女子驚慌失措地往山上跑。 清仁覺得不對勁,便追上去詢問發(fā)生了什么。 三名女子猶豫了片刻后說:“有士兵在追殺我們?!?/span> 清仁說:“別怕,你們隨我來。” 清仁找了處角落安置她們,不久,追兵趕了上來,逼他說三名女子的下落。 清仁面不改色,在幾經(jīng)周旋后,成功將追兵打發(fā)走。 三位女子連聲道謝,并告訴他這件事的起因。 原來西施救下越國后,越王的夫人心生嫉妒,對西施起了殺心。 西施聽見風聲,便和侍女連夜逃出,正好碰上清仁。 清仁對其中一個滿面塵土的女子笑著說:“你就是西施姑娘吧?” 那位姑娘擦去了臉上的泥土,果真是西施。 村里人聽聞清仁一眼就認出了西施,調(diào)侃他說:“真是'清仁眼里出西施’?!?/span> 之后,這句話一傳再傳,竟變成了它的諧音——情人眼里出西施。 此時,“情人眼里出西施”還只是鄙語。 直到清朝,有一個叫黃增的人,將它融入詩中,為它增添了更多內(nèi)涵。 他寫道:“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span> 這句詩出自《集杭州俗語詩》。 集杭州俗語詩 清 黃增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緣千里來相會,三笑徒然當一癡。 美色不會誘惑人心,使自己沉迷其中的是自己的心。 只要喜歡對方,就覺得他的任何地方都完美。 “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意思與“暈輪效應(yīng)”相似。 暈輪效應(yīng)是:對某人的部分特征形成印象之后,人們喜歡將這個印象推論到他的各個方面。 “愛屋及烏”就是暈輪效應(yīng)的體現(xiàn)。 “有緣千里來相會,三笑徒然當一癡”有緣之人,縱使遠隔千里,也還是會相見,會為他的偶爾一笑而沉醉。 黃增將杭州的一些俗語匯集到一起,寫下此詩,因此詩中很多句子廣為人知。 “色不迷人人自迷”這句沒有其他幾句有名,但它看似寫情愛,實則寫人心。 大千世界燈紅酒綠,使自己迷失的不是外物,而是自己的心。 如若放任自己沉浸其中,則會被欲望毀滅。 唯有克制欲望,心態(tài)平穩(wěn),才能成就一番事業(yè)。 漢高祖劉邦,被司馬遷評為“好酒及色”。 但他在攻破咸陽,面對財富與美女時,卻保持了難得的克制。 公元前206年,劉邦占領(lǐng)咸陽。 他走進咸陽宮殿,看到珠寶滿地,不禁想常住此處。 但他想到自己要干大事,就很快遏制住心中的欲望。 成山的金銀財寶分文不取,如云的美女沒有沾染一個。 他還約法三章:第一,殺人償命;第二,傷人獲罪;第三,偷盜獲罪,除此之外,秦國的其他律法一律廢除。 百姓見劉邦克制持正,對他十分愛戴,紛紛拿出糧食慰勞他。 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 稱帝后,他沒有沉迷享樂,而是勵精圖治。 毛主席夸贊道:“劉邦是封建皇帝里邊最厲害的一個?!?/span> 公元1644年,李自成也如劉邦這般攻入了京城。 他與劉邦同為農(nóng)民出身,但不同的是,他不節(jié)制自己的欲望。 當時,百姓們對他的統(tǒng)治翹首以待,說:“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span> 但他在入主皇極殿后,不僅縱容將士享樂,而且包庇手下燒殺搶掠。 最終他只當了一個多月的皇上。 李自成智勇雙全,但他在權(quán)力面前迷失自己,導致未能成就一番霸業(yè)。 《禮記》中說,傲不可長,欲不可縱。 欲望如一匹野馬。 當你松開繩子,它便橫沖亂撞;當你拉住繩子,它便帶你馳騁人生。 我們只有對抗內(nèi)心的欲望,不讓它沉浸于享樂之中,才能成就自己,收獲圓滿的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