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和老師在教育孩子時,總愛對有些事遮遮掩掩,用一個成語概括就是:欲蓋彌彰。筆者見過不少這樣的家長:孩子們問成語“情竇初開”是什么意思,他們說是一種豆子成熟了;孩子問“春宵一刻值千金”什么意思,他們支支吾吾實在想不出解釋的法子,其實只不過是家長們想多了,蘇軾當(dāng)年寫《春宵》并無它意,只是感嘆春夜的美景。 這些不解釋也就罷了,最無奈的是當(dāng)孩子晨讀杜牧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時,還有家長會讓孩子小聲點讀,這就讓人情何以堪了。對于這些家長的作法,筆者認為保護孩子是沒錯的,但欲蓋彌彰、胡亂解釋就完全沒必要。孩子們上學(xué)的目的除了學(xué)知識,還要樹立良好的人生觀、愛情觀、親情觀,對古詩詞他們會有自己的判斷。 所以本期筆者要再和大家分享一句詩:情人眼里出西施。這7個字的出名程度自然不用我多說,可謂是家喻戶曉,它的上一句也很經(jīng)典,那為何很多老師不愿意告訴孩子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下全詩:
讀了這首詩的全文,大家應(yīng)該就明白為何前一句很多老師避而不談了吧。這首詩的作者是清代官員黃增,黃增好臨摹古人筆跡,在詩作上卻似乎沒什么建樹,只能算是個不入流詩人,除了這首詩外,筆者翻遍古籍也沒有找到他別的詩作,這是它唯一存世的作品。從詩題來看,這是一首集句詩,是把杭州當(dāng)?shù)赜忻膸拙渌渍Z集合在一起,也就是說這4句全都是從民間“偷”來的,但其中“情人眼里出西施”和“有緣千里來相會”兩句卻是家喻戶曉,你應(yīng)該會背。 因為后三句本來就通俗易懂,所以筆者重點要講的是第一句“色不迷人人自迷”。很多老師之所以覺得這7個字不雅,是覺得這個“色”字難登大雅之堂。但其實這里的“色”并不是大人想的那個意思,它是佛法“空即是色”中的“色”,意思是:現(xiàn)象、物質(zhì)。佛語有言:“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詮釋的是外象與空相的關(guān)系。 《壇經(jīng)》中講“‘非風(fēng)動,非幡動,仁者心動”,也是這個意思。 所以這句“色不迷人人自迷”放在這首詩里是極為合適的,世人看不清空與色,所以才會有“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現(xiàn)象。不過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這種看似蠢萌的行為其實還是挺可愛的,它正是人癡情的一種表現(xiàn)。詩的后兩句“千里”和“三笑”、“一癡”中三個數(shù)量詞的運用,也令全詩讀來朗朗上口。 其實像這種集句詩,文壇還有不少,王安石、蘇軾都有這類作品存世,特別是宋代文人汪洙編撰的五言律詩《神童詩》中,更是收集和改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將相本無種,男兒當(dāng)自強”等多個民間諺語和俗語。這類詩雖然看起來水平不高,但卻句句在理。那么現(xiàn)在大家還覺得很多詩應(yīng)該對孩子們避而不談嗎?歡迎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