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明確提出,要“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間相互關聯(lián),帶動課程綜合化實施,強化實踐性要求?!辈鐚W科主題學習的組織實施給出要求:“突出課程內容結構化,探索主題、項目、任務等內容組織方式。原則上,各門課程用不少于10%的課時設計跨學科主題學習。”方案頒布后,跨學科學習引發(fā)了各個層面的關注和討論,也成為不少區(qū)域接下來的教改焦點。什么是跨學科學習,為什么要開展跨學科學習?今天的文章,將和大家一起,弄清“跨學科學習”的內涵、特征和相關概念。 三個例子 看懂跨學科學習是什么
第一個例子是關于“蝴蝶”的。這個案例設計了以“蝴蝶”為主題的學習,涉及語文、科學等四個學科,見下圖。在語文課中,學生要去讀關于蝴蝶的詩和兒歌,講關于蝴蝶的故事;在科學課中,學生要去觀察蝴蝶,做蝴蝶小報;在美術課中,學生要去畫蝴蝶畫,做蝴蝶裝飾;在數(shù)學課中,學生要去計算蝴蝶的數(shù)量。 第二個例子是關于“蟬”的。來自語文、數(shù)學、科學等學科的教師在給學生們講“蟬”這個主題。語文老師借助蟬來分析詠物詩的特點,分析蟬在不同詩歌中的文學意象:駱賓王于患難之中用蟬比興,以蟬寓己,“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寄托了作者“遭時徽纆”的哀怨悲傷;虞世南在詠蟬時,用“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來描繪蟬的高潔傲世。 數(shù)學老師從蟬的周期性出現(xiàn)來分析其中的數(shù)學概率和質數(shù):蟬一生中處在幼蟲階段的時間比較長,大多數(shù)蟬會在土中待上幾年或者十幾年的時間,這個時間有的是3年,也有的是5年,甚至還有的長達17年。蟬為什么不是在12年、14年后出來?這種周期性不僅涉及概率,蟬遇到冷夏、天敵、同類競爭者的概率,還涉及質數(shù),質數(shù)的因數(shù)只有1和它自身。有研究表明,如果在1500年的時間里,每隔50年出現(xiàn)一次冷夏,每7年出土一次的蟬只有7%的概率躲開冷夏,每11年出土一次的蟬躲開冷夏的概率上升到了51%,而17年出土一次的蟬躲開冷夏的概率就上升為96%。如果某種17年出土一次的蟬的天敵生命周期是7年,那么它們之間要119年(17×7)才遇到一次。
科學老師從蟬是不是害蟲這個問題著手探討作為昆蟲綱、半翅目、蟬科的一種生物,蟬的取食方式,作為食物鏈中的一環(huán),蟬與樹木、鳥之間的關系,并提供相關研究中提到的某一地區(qū)歷年來蟬的數(shù)量和鳥的數(shù)量的變化關系,引導學生們探討蟬的周期性數(shù)量是否會影響到鳥的周期性數(shù)量,進而擴展到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校園、小區(qū)、公園中的蟬。
一頭熊掉到了一個19.98米深的洞里,用時2秒落到洞底,這只熊的顏色和種類是( )。 A. 白色,北極熊 C. 棕色,棕熊 B. 黑色,黑熊 D. 黑棕色,馬來熊 這是2019年上海高中模擬考的一道物理題。這個題目表面上看好像是一道腦筋急轉彎,帶點無厘頭,但是要真的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多種知識的綜合。解答過程如下:這只熊掉到洞里屬于自由落體運動,由自由落體公式h=112gt(物理知識),將h=19.98 m,t=2s代入式中解得重力加速度g=9.99m/s2(數(shù)學知識),地球上只有兩極的重力加速度為10m/s2(物理知識),而南極有企鵝無熊,北極有熊,叫北極熊(地理知識)。所以推測不幸掉洞的熊是北極熊,而北極熊是白色的(生物知識),選A。 例1反映的是拼學科(messy-disciplinary)樣態(tài)。雖然看上去有很多學科,但是這些學科知識是零散的,是圍繞“蝴蝶”這個主題的知識拼盤,選取了一點語文、一點科學、一點美術、一點數(shù)學,這些知識的整合并不能促進學生對“蝴蝶”這個主題產生更深層次的理解。例2反映的是多學科(multi-disciplinary)樣態(tài)。圍繞“蟬”這個主題,不同學科的教師結合本學科的關鍵概念,如語文的“意象”、數(shù)學的“概率”、科學的“生命周期”等進行不同視角的延伸分析,支持學生以不同的概念透鏡理解蟬。各部分的學科知識之間雖然并沒有產生交融,但是在學生那里卻起到了多元視角的作用,通過不同學科的概念透鏡,學生對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例3反映的是跨學科(interdisciplinary)樣態(tài)。與前兩類知識涇渭分明的樣態(tài)不一樣的是,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需要同時用到物理、數(shù)學、生物學三個學科的知識,不同學科的知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交織融合在一起,可以單獨拆解出每一部分的知識,但只有交織融合起來才能解決這一問題。圍繞上述拼學科、多學科和跨學科三類知識組合形態(tài),我們可以用“水果”系列的隱喻可視化地將其內涵表現(xiàn)出來。在下圖的三個隱喻中,學科之間的關系是不同的。拼學科是各類水果的拼盤。不同種水果僅是零散地放在一起,相互之間沒有關系。每類水果都只是孤立的水果切塊。多學科是不同水果組成的圖景。從一個學科視角去看可能是云朵,從另一個學科視角看可能是雨傘。雖然云朵和雨傘之間沒有關聯(lián),但對看和吃的人來說,卻具有整幅圖景的豐富意義。跨學科是混合的果汁。不同的學科通過問題等結合在一起,就像芒果和蘋果的混合,形成了一個新的果汁品種。雷普克等人(2021)是這樣描述的:選取水果(即學科及其見解)并非隨意為之,而是以明確考慮的最終結果為目的。水果的混合(即整合進程)改變了每種水果(即學科見解)。混合果汁(即整合結果)與所用配料相比,是某種新東西。制造混合果汁所包含的活動(即跨學科研究進程)在時空上受到研究課題的制約。 這一隱喻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實踐中的跨學科學習。設計中要盡可能避免拼學科那樣只是做低階知識和技能的堆砌,如果能夠從不同的學科思維、概念角度啟發(fā)學生看待同一個現(xiàn)象、主題、概念,多學科也是有價值的。在多學科學習中,學科知識并不需要有意識地設計成整合的樣態(tài),即在知識融合的程度上,它沒有跨學科學習高,因此,學科教師運用起來會更容易。接下來的部分,將對跨學科學習的內涵、特征,和跨學科學習相關的有一系列概念,如綜合學習、主題學習、項目化學習等,逐一闡述。美國哈佛大學零點項目首席專家曼斯勒提出跨學科學習的關鍵點:知識是要應用的東西,僅僅獲得知識是不夠的,個人要能在各種情況和背景下應用他們對概念的理解;跨學科理解強烈地受到學科見解的影響,個人要具備兩個或更多學科的基礎,才能利用它們來解決跨學科任務;學科見解在跨學科學習過程中是整合的,而不僅僅是并列的;跨學科學習有其目的,即促進學生的認知進步。基于曼斯勒等人的闡述,本書結合跨學科學習的相關研究,形成如下整合的界定:跨學科學習是學生綜合兩個或以上學科的知識、能力或思維,通過一定的載體(如主題、現(xiàn)象、問題、產品等)形成整合性的跨學科理解的過程。對于跨學科學習內涵的界定,也體現(xiàn)出它的五個關鍵特征,見下圖。在進行跨學科學習時,需要考慮為何而跨。如果僅從訓練、鞏固學科知識的目的出發(fā),所開展的跨學科學習往往會有虛假、不真實的感覺??鐚W科學習應具有解決問題、形成作品、創(chuàng)生新知識等真實的目的。當跨學科學習的目的不夠明確時,就會出現(xiàn)零散、拼湊的學習。跨學科學習的載體可以是主題、問題、現(xiàn)象、概念、成果等。不管是哪種載體,都要對學習者有意義,也都要能帶動兩個或以上的學科整合。載體要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跨學科學習涉及兩個或以上學科,超越單一學科的范圍。深度的跨學科學習,需要在相應學科領域進行更深入的學習、探索,從各自的學科汲取養(yǎng)料,再產生更深度、創(chuàng)造性的融合。因為要整合兩個或以上學科的知識與內容,跨學科學習很難照搬現(xiàn)有的公式,所以往往要在不同的學科中來回篩選、調用,會帶有探究性和創(chuàng)造性。跨學科理解超越單一學科的范圍,是在理解主題、解釋現(xiàn)象、解決問題、創(chuàng)造產品的過程中凝結成的新理解,促進學生的認知進步。跨學科學習的類型多種多樣。有的跨學科學習在上述五個關鍵方面的特征可以只是比較表淺的,比如前面提到的“熊”的例子,雖然涉及對不同學科知識的整合,但整個過程很短,真實性并不強;而諸如項目化學習這樣的跨學科學習,在上述每個特征上都會有更高的要求。跨學科學習
當前國內基于2022年版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所討論的跨學科學習同時具有課程內容、學與教兩個層面的概念意涵。基于2022年版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跨學科學習”是以“跨學科主題學習”的樣態(tài)出現(xiàn)的,首先是一個帶有課程內容意涵的概念。本次新課程方案提出“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間相互關聯(lián),帶動課程綜合化實施,強化實踐性要求”,“每門課程用不少于10%的課時設計跨學科主題學習”,這里的“跨學科主題學習”是一個統(tǒng)稱,而到了各學科課程標準中,不同學科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如跨學科實踐、跨學科學習任務群等,雖然名稱不同,但都是內容概念,都強調各學科要將跨學科內容納入自己的學科課程內容領域。2022年版課程方案,在課程實施部分倡導學科實踐、綜合學習,學科實踐意味著學生要“參與學科探究活動……加強知識學習與學生經驗、現(xiàn)實生活、社會實踐之間的聯(lián)系,注重真實情境的創(chuàng)設,增強學生認識真實世界、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綜合學習意味著“探索大單元教學,積極開展主題化、項目式學習等綜合性教學活動”,而在各學科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和案例中也都出現(xiàn)了主題類、綜合類、項目化學習類的設計。這意味著,倡導跨學科學習不僅是課標內容層面的要求,也是作為學與教的建議。本書所探討的跨學科學習更多的是在這一層面上展開,涵蓋運用問題、主題、項目等不同的載體開展的學習。● 跨學科學習與綜合實踐活動、綜合學習、項目化學習等概念之間的關系綜合實踐活動是課程概念,而不是學與教層面的概念。綜合實踐活動可以用綜合學習、跨學科學習、項目化學習等方式開展。綜合學習是學與教層面內涵最廣泛的概念。跨學科學習有眾多的載體,如主題、項目等。如果采用主題為載體,就要體現(xiàn)主題的特征,綜合不同的學科深化對主題的理解;如果采用項目為載體,在設計上就要體現(xiàn)項目的要素,通過項目進程產生公開可見的項目成果;如果采用跨學科的內容、項目化學習的設計方法,就會聚合形成跨學科項目化學習。總之,從大的方向來說,這些學習方式的核心主旨都是類似的,都是指向消弭分學科帶來的單科主義,都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育。只是在內涵范疇、學科視野、設計要素上存在著差異。我們可以用一個公式表示幾者之間的內涵范圍。商務合作 | 陳老師 13594694330(微信同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