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在心——用茯苓;濕在肺——用陳皮;濕在腎——用澤瀉;濕在脾——用白術(shù);濕在胃——用藿香;濕在筋脈——用薏苡仁 中醫(yī)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 1、濕在心——用茯苓 濕氣一旦侵入人體,會導(dǎo)致身體困重,神疲乏力,頭暈,頭疼。若濕氣盤踞于心,便會讓人感到心慌,渾身無力,精神不振,失眠多夢,煩躁易怒,頭重腳輕。更為嚴重的是,濕氣久留于心,還可能導(dǎo)致肢體浮腫,心陽不振。 這個時候就可以用茯苓來健脾祛濕,寧心安神 2、濕在肺——用陳皮 當(dāng)濕氣侵襲肺部,會影響肺的宣發(fā)肅降功能,往往會感到胸悶、氣短,咳嗽,咳痰,咳聲重濁,痰多黏膩。 這個時候可以用陳皮來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3、濕在腎——用澤瀉 當(dāng)濕氣侵入腎臟,人們可能會出現(xiàn)腰膝酸軟、四肢酸痛的癥狀,下肢水腫、小便淋濁、舌根苔厚等問題也隨之而來。 澤瀉能夠利水滲濕,化濁降脂,幫助我們泄去腎與膀胱之熱,化解下焦的濕熱困擾。 4、濕在脾——用白術(shù) 當(dāng)濕氣侵入脾臟,會出現(xiàn)脘腹脹滿,疲乏無力,肢體倦怠,腹瀉便溏,咳嗽痰多,納呆,惡心嘔吐的情況。 這個時候可以用白術(shù)來補氣健脾,燥濕利水 5、濕在胃——用藿香 當(dāng)濕氣侵擾胃部,會導(dǎo)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不想吃飯,腹脹,大便不成形,粘馬桶。 這個時候可以用藿香來化濕,止嘔。 6、濕在筋脈——用薏苡仁 當(dāng)濕氣侵襲筋脈,人們可能會感到筋脈拘攣、抽筋頻繁,甚至屈伸不利。 這個時候可以用薏苡仁來利水滲濕、除痹,可以深入筋脈之中,搜刮濕氣,舒筋通絡(luò)。 |
|
來自: zou.wei > 《中醫(yī)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