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北京八大處(中) 第四處:大悲寺 梅慶吉 從三山庵處上行不遠,就到了第四處大悲寺。此寺依山而建,有一道很陡的臺階,拾級而上,可看到左手方向的墻壁上有第四處的簡介。走上臺階,是一片平地,左右兩側(cè)為鐘鼓樓。鐘樓的對聯(lián)是:“警醒世間名利客;喚回苦海夢迷人?!惫臉堑膶β?lián)是:“妙音能除三世苦;威震遠徹九霄云。”正面是天王殿,門兩側(cè)也寫著一副對聯(lián):“笑到幾時方合口;坐來無日不開懷。” 過了天王殿,踏上數(shù)級臺階,就到了大雄寶殿,殿內(nèi)供奉著三世佛,兩側(cè)有十八羅漢像,出自元代雕塑家劉元之手。大雄寶殿門兩側(cè)柱子上有一副描寫釋迦牟尼生平的對聯(lián):“獻身凈飯國中九有四生同尊慈父;說法靈山會上十方三世共仰能仁?!睋?jù)說這十八尊羅漢像的胎體是用檀香木粉摻和細砂精制而成,七百余年后的今天,仍飄散著沁人心脾的檀香。可惜我在殿里時,并不知道此事,也沒有上前聞聞。大雄寶殿背面是韋陀殿,門上也有一副對聯(lián):“頭戴鍪金扶正法;手持寶杵伏邪魔?!?/span> 轉(zhuǎn)過大雄寶殿,便進入了第三進院落,這進院落的正面是觀音殿,兩側(cè)分別是文殊殿和普賢殿。觀音殿右側(cè)有道小門,從這道小門上去,就到了最后一進院落——藥師殿。藥師殿很宏偉,依山建為上下兩層,上層好像沒有完工,不讓上。藥師殿南側(cè)石壁下,有一尊觀世音立像。我原以為從這里可以直接去第五處,一問工作人員才知道,后面出不去,還得下山,到天門殿那向右,從那里的一條道去五處。 我從上邊下來,拐向南邊,看到一處更宏偉的殿宇,共有三檐,里邊很空曠,最里邊供奉著三世佛。上邊沒有文字,不知此殿叫什么名字。在這座殿西北的一面巨大石壁上,雕刻著“西方極樂世界圖”巨型浮雕。 大悲寺原名“隱寂寺”,始建于遼金時期,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在原有兩層大殿后增建了大悲閣,以供奉觀世音菩薩?,F(xiàn)在殿檐的北面,有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的一通碑記,上刻建寺經(jīng)過:“今隱寂寺者,在都城之西,其地直圓,通翠微之界,山勢至此,岡隴盤回,風氣郁積,有樹木泉源之勝,四方云水緇流,多集其間,寺后有馀地,遂起為大悲閣?!鼻蹇滴跷迨荒?/span>(1712)重建,改為“大悲寺”。乾隆六十年(1795)再度重修。 第五處:龍泉庵 從大悲寺上行,穿過一片樹林,就到了八大處的第五處——龍泉庵。“龍泉”,顧名思義,此處景觀與泉有關(guān)。走過一道門楣上寫著“龍泉庵”三字的小門,就到了龍泉。首先進入眼簾的是一方水池,池呈方形,西邊池壁上有一龍頭,在向外流水,細流如注,經(jīng)年不息。池中碧水盈盈,清澈可鑒。 池中央有一童子塑像,由于光線強烈,童子的臉看不清楚,但倒映在水中的則很清楚。清康熙年間有位名叫汪文柏的詩人曾賦七律詩一首,以記龍泉庵之勝: 松底滌池匯伏泉,蒼髯偃蓋鏡中懸。 一泓湛碧浮金鬛,幾樹微黃蛻暮蟬。 云鎖磐聲僧閉戶,日移剎影客籠鞭, 茗芽細潑真甘冽,歸帶余香在舌邊。 清代的乾隆帝無處不題詩,他曾幸臨龍泉庵,并賦《御制龍王堂》詩一首: 古廟山坳里,披榛磴道賒。 樹生剎竿石,鳥啄凈櫥沙。 水府石林秘,香臺花雨斜。 所?;輹r若,霈澤始京華。 據(jù)說此水甘醇清冽,用來泡茶,口感極佳。從前,有位自號“鋤月老人”的隱士,寫了一首《甜水歌》,瞬間風靡,“龍泉水”一時間名動京城。這首唱響龍泉水的歌就刻在龍王堂的墻壁上,全歌如下: 我來翠微陟其顛,上有古剎名龍泉。 松柏郁郁布濃蔭,千尺百尺森參天。 蒼皮黛色四十圍,虬枝盤曲生風煙。 四時不放日光入,盛暑不熱風冷然。 誰鑿石罅泄石髓,涓涓泊泊流清泉。 蓄以方池承以石,跳珠嘠嘎名琴弦。 汲來煮茶香且冽,調(diào)羹炊黍味彌鮮。 或曰炊之令人壽,揆之于理宜有焉。 笑我飲此嗜且貪,自夏俎秋常流連。 輕塵十丈風怒吼,京師苦水鬻論斗。 安能移此一勺泉,甘美芳馨潤眾口。 清代八旗子弟中,有兩位詩壇領(lǐng)袖,一位是大家熟悉的納蘭性德,另一位是寶廷,為正黃旗愛新覺羅氏。他來到龍泉庵,看到了鋤月老人的《甜水歌》后,也賦小詩一首:“小榭聽泉坐,翛然萬念除。喜逢新霽后,正是仲春初。殘雪不滿樹,寒潭時見魚。永懷鋤月叟,曾此結(jié)精廬?!?/span>詩末注云:“秀楚翹先生堃,別號鋤月山人?!边@里給我們透露了一點鋤月老人的信息。 龍泉之上就是龍王堂,堂內(nèi)正對著大門的那尊塑像就是龍王,此外還有風伯、雷公、電母等神靈。此建筑原建于清順治二年(1643)。在龍王堂的北側(cè),還有座文昌閣,原名為建于明洪熙年間的慧云禪林。原來兩座建筑分開設立,到清道光年間,才將兩寺合二為一,組成了八大處的第五處。 后來才知道,文昌閣不過是大雄寶殿的山門,由此往西,還有大雄寶殿、妙香室、聽泉小榭,在大雄寶殿北,還有聞妙香院。因信息掌握的不夠全面,錯過了機會。 從第五處上行,路變得粗糙起來,已不見整齊的臺階,一條土路,鋪上些石板,走起來很不舒服。走到一個三叉路口,看到一座亭子,亭子里放著塊石頭,看上去沒什么特別,但在地質(zhì)學家眼里,那可是個寶,名字叫“冰川漂礫”。這塊石頭形成于距今100萬-200萬年,是第四紀冰川漂礫遺跡。這是1962年由地質(zhì)學家李四光親自鑒定的,且親筆題字留念,現(xiàn)在他寫的“冰川漂礫”幾個字就刻在這塊大石頭上。 第六處:香界寺 來到六處,感覺有些累,坐在一棵樹下的椅子上稍事休息,喝口隨身攜帶的水。我坐的位置的北面就是進入六處的大門,上面寫著“勅建香界寺”五個丹漆大字,出自乾隆皇帝之手。門兩側(cè)還有副對聯(lián):“千年古剎;祈福迎祥?!迸赃呌嘘P(guān)于此寺的介紹說,此寺建于唐乾元初年,初稱大覺寺,因建在平坡山上,因而又稱“平坡寺”。明洪熙元年(1425)重建,改稱“大圓通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再次重建,改稱“圣感寺”。乾隆十三年(1748)經(jīng)重修后,改名為“香界寺”,意為“香林法界”,沿用至今。 山門內(nèi)有兩位威武雄壯的武士在迎接著我們,這就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哼哈”二將。走進第一進院落,可看到左右兩側(cè)有些人工造的“山洞”,洞內(nèi)供奉著許多佛和菩薩。臺階的左右兩側(cè)還有“鎮(zhèn)妖魔”、“鎮(zhèn)鬼怪”兩座亭子,亭子內(nèi)有塑像。再往上就是香界寺的第二道大門——大乘門。 走過大乘門,人們的目光立馬就會被一株形狀奇特的古松所俘虜。樹干高大,枝繁葉茂,這個院內(nèi)的鐘、鼓二樓,以及大乘門,幾乎都在它的覆蓋之下。因其枝干虬曲如龍,因此被稱為“龍松”。在這進院落的中軸線上,是天王殿,殿內(nèi)供奉著大肚能容的彌勒佛。 轉(zhuǎn)過天王殿,迎面看到的那座大殿叫圓通寶殿,殿內(nèi)供奉著三圣佛,中為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左右兩脅侍為觀世間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在這進院落里,值得注意的有兩通碑,一為康熙十七年《御制圣感寺碑文》,碑陰鐫刻的是《御制香界寺碑文》,此碑為乾隆十四年重修圣感寺工畢后所立。西側(cè)是一方青石巨碑,碑座四周精雕著梅鹿海馬圖文,碑陽為“大悲菩薩自傳真像”;碑陰為“敬佛”二字。此二字大如斗口,莊嚴凝重,是康熙皇帝的御筆。據(jù)有關(guān)專家考證,“大悲菩薩自傳真像”是典型的明代佛教雕塑藝術(shù)珍品。其藝術(shù)風格與北京法海寺的明代壁畫一脈相承。這幅雕像,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陰刻平雕手法,線條流暢,氣韻傳神。此雕像頭戴法冠,項佩瓔珞,豐腮廣額,唇續(xù)髭須,一派雍容華貴氣象。據(jù)寺僧們傳說,當年,康熙帝來香界寺禮佛,行至大雄寶殿前忽然雙腿一軟跪在地上,眼前倏然浮現(xiàn)出了觀音菩薩的音容,康熙大為驚詫,忙令僧眾誦經(jīng)禮懺,自己也連連念誦菩薩名號,好一陣才回過神來。隨即命人在跪倒之地挖掘,結(jié)果挖出了這塊碑,康熙更覺得靈驗,于是即興揮毫恭恭敬敬地寫下了“敬佛”二字,為表深受佛法感化,便又為寺院取了個新名叫作“圣感寺”。 過了圓通寶殿,就來到了大雄寶殿,殿內(nèi)供奉著三世佛和十八羅漢坐像。院內(nèi)有一棵很大的古樹,樹上有個牌子,我近前一看,原來它的名字叫七葉樹,據(jù)說植于明代,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五六百年的歷史了。這種樹也叫娑羅樹。相傳古印度有一條名叫希拉尼耶底的河,岸邊長著一片十分高大茂盛的娑羅樹。釋迦牟尼80歲時的一天,他走進希拉尼耶底河里洗了個澡,然后上岸走到娑羅樹林中,在兩株較大的樹中間鋪了草和樹葉,并將僧伽鋪在上面,然后頭向北,面向西,頭枕右手,右側(cè)臥在僧伽上,然后就涅槃升天了。因此,該樹在佛教中有著極其崇高的位置。這種樹原產(chǎn)于喜馬拉雅山以南,現(xiàn)在北京的一些重要寺院幾乎都有這種,多數(shù)是印度高僧帶來的。 在這進院落里有指示牌,向東可去第七處寶珠洞。我便沿著牌子指的方向,離開了六處香界寺,向前走去。后來才知道,在大雄寶殿后,還有一個所在,即藏經(jīng)樓,面闊五楹,上下兩層。兩廂配樓各六間,也為兩層。院中也有兩株七葉樹分植左右,高大繁盛,據(jù)說是從西藏移植而來,彌足珍貴。樓東是一株莖干古樸的玉蘭樹,傳為明代所植。在藏經(jīng)樓東有一處古樸的古建群,是清乾隆皇帝的避暑行宮,俗稱“行宮院”。院門西向,院內(nèi)欄楯相接,游廊環(huán)繞,雕梁畫棟,奇石兀立,意趣超然。乾隆皇帝曾于乾隆十二年夏、十三年冬、十四年春、十八年秋四度幸臨香界寺和行宮院,并在這里留下了許多優(yōu)美的詩篇和超絕的墨跡。唉,一不小心又漏掉了一個去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