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腫瘤分類 定義:骨腫瘤是指發(fā)生于骨骼及其附屬組織(血管、神經、骨髓等)的腫瘤。 分類: 1.按病因分為:原發(fā)性、繼發(fā)性。 2.按據(jù)細胞來源: a.骨來源:骨瘤、骨樣骨瘤、骨母細胞瘤(成骨細胞瘤)、骨肉瘤。 b.軟骨來源:骨軟骨瘤、軟骨瘤、軟骨母細胞瘤(成軟骨細胞瘤)、軟骨肉瘤。 3. 按腫瘤生物學行為: 成骨性腫瘤影像學簡介 X線表現(xiàn) 骨肉瘤CT表現(xiàn): ①部位:長骨干骺端最多見,扁平骨、椎體少見,多為中心型。 ②大?。褐睆?-10cm。 ③骨質破壞方式:蟲蝕樣或浸潤性骨質破壞。 ④骨膜反應、軟組織改變:惡性骨膜反應,日光放射征、Codman三角,軟組織腫塊。 ⑤腫瘤基質的礦化:骨樣基質多見(破壞區(qū)及軟組織腫塊內形成腫瘤骨);軟骨樣基質(類軟骨類腫瘤的鈣化);成纖維性基質(純溶骨性)。 鑒別診斷 ①尤因肉瘤:患病年齡更小,好發(fā)于骨干,軟組織腫塊相對破壞區(qū)更大。 ②軟骨肉瘤:骨內緣呈扇貝樣凹陷,軟骨樣基質鈣化。 ③淋巴瘤:發(fā)病峰值年齡50-70歲,惡性骨膜反應少見,腫瘤骨罕見,骨皮質破壞輕微而軟組織腫塊常較大。 骨肉瘤的病理分型 分為低級別中心型骨肉瘤、普通型骨肉瘤、毛細血管擴張型骨肉瘤、小細胞型骨肉瘤、繼發(fā)性骨肉瘤、骨旁骨肉瘤、骨膜骨肉瘤、高級別表面骨肉瘤。除普通型骨肉瘤,其他幾種分型又被統(tǒng)稱為非普通型骨肉瘤。 ①骨旁骨肉瘤:起源于骨外膜外側-纖維層,典型部位為股骨遠端后緣,分葉狀骨質樣高密度,伴部分軟組織密度,與正常骨皮質間有低密度間隙。 ②骨膜骨肉瘤:起源于骨外膜內側-細胞層,典型部位為長骨骨干,低密度軟組織腫塊,垂直型骨膜反應,骨皮質破壞。 ③高級別表面骨肉瘤:起源于骨表面,典型部位為長骨骨干、干骺端,致密的骨化、骨膜反應環(huán)繞受累骨全周,骨皮質破壞。 ④毛細血管擴張型骨肉瘤:起于骨髓腔,典型部位為長骨干骺端,地圖樣骨質破壞,骨皮質不對稱性膨脹,大多數(shù)腫瘤為出血、壞死、囊變,增強掃描外周及間隔強化。 ⑤小細胞型骨肉瘤:起源于骨髓腔,典型部位為長骨干骺端,浸潤性骨質破壞,軟組織腫塊,骨膜反應,骨髓腔及周圍軟組織腫塊內均可有骨樣基質礦化。 ⑥低級別中心型骨肉瘤:起源于骨髓腔,典型部位為股骨遠端、脛骨近端干骺端,溶骨性骨質破壞,內見骨小梁間隔,骨皮質膨脹變薄或中斷,軟組織腫塊。 病例1 患者,男,16歲。雙下肢麻木無力1個月。查體:雙下肢肌力0~2級,肌張力增高。胸8以下感覺減退,腹壁反射及提睪反射消失,雙下肢膝腱反射亢進,髕陣攣(+),雙側Babinski征(+)。實驗室檢查:血、尿、糞及腦脊液常規(guī)(―)。 影像診斷與最后診斷 均為:第8胸椎附件骨母細胞瘤。 臨床與影像學要點 骨母細胞瘤(osteoblastoma)又稱成骨細胞瘤,由富含血管的結締組織間質和活躍產生的骨樣組織和編織骨組成。最初稱之為巨大的骨樣骨瘤和成骨性纖維瘤。本病較少見,約占原發(fā)性骨腫瘤的1%,與骨樣骨瘤的確切關系尚不十分清楚。青少年好發(fā),年齡多小于30歲,男性多見。臨床表現(xiàn)為局部疼痛不適,無明顯夜間疼痛。發(fā)生于脊柱的病變可引起脊髓和神經根受壓表現(xiàn)。服用水楊酸類藥物無效或使癥狀減輕。 X線表現(xiàn):約1/3病例發(fā)生于脊椎,且多見于附件,其次為長管狀骨,也可發(fā)生在不規(guī)則骨。腫瘤大小2~10cm,表現(xiàn)為類圓形、膨脹性骨質破壞,邊界清楚。早期病灶內可無或有密度不一的斑點狀鈣化或骨化,隨著病變進展,鈣化或骨化更為廣泛和致密,可有少量骨膜反應。 CT表現(xiàn):對腫瘤內的鈣化或骨化顯示更清楚,對于脊椎和其他解剖較復雜部位的腫瘤顯示更清楚,能更好地顯示周圍結構清楚。 MRI表現(xiàn):腫瘤內的非鈣化或骨化部分在T1WI為低至中等信號,在T2WI呈高信號;鈣化或骨化部分在各掃描序列均呈低信號。病灶周圍的骨髓和軟組織內可見出現(xiàn)反應性充血水腫,表現(xiàn)為長T1、長T2信號。 鑒別診斷 1.骨樣骨瘤小瘤巢大硬化,疼痛重,無惡變,可用瘤體直徑是否>1.5cm來區(qū)分。 2.其他囊樣膨脹性病變本病常有鈣化和骨化,可有硬化邊,可與骨巨細胞瘤和動脈瘤樣骨囊腫鑒別。 小結 骨母細胞瘤為較少見的原發(fā)性成骨性骨腫瘤。多位于脊柱的附件區(qū),影像學特征為膨脹性骨質破壞,可有鈣化或骨化,隨著病變的進展鈣化或骨化范圍增大、增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