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鱗 水經(jīng)注GIS 2023-08-27 07:00 發(fā)表于四川 泰國全稱泰王國,東南亞4個君主制國家之一,泰王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是泰國的國家元首。 令人奇怪的是,歷代泰王都有一個中文名: 鄭華、鄭佛、鄭福、鄭明、鄭隆、鄭寶、鄭光、鄭禧、鄭固、鄭冕。 如果不提前說,很難看出這些名字的異域痕跡。 01 廣東鄭氏,建國暹羅 泰王為什么都必須取中文名,且還以鄭為姓? 問題的答案在一名華人身上。 鄭信,泰國前朝皇帝,被尊稱為吞武里大帝。 其父鄭鏞,來自廣東澄海縣(今汕頭澄海區(qū)),青年時南渡暹羅,在泰國發(fā)家致富。 鄭信出生于泰國大城府(阿瑜陀耶府) 鄭信年幼時,被阿瑜陀耶王朝的首相收為義子,又在首相舉薦下成為皇家侍從,就此開啟光輝的一生。 縱觀歷史,每一個被冠上大帝稱號的君主,無不有擴充國土的功績。 鄭信也不例外。 曼谷黎明寺又稱鄭王寺 守衛(wèi)被緬甸威脅的地區(qū),是命運給鄭信的新手任務。 1764年,緬甸襲擊暹羅南部,直逼中部的碧武里府。 面對來勢洶洶的緬軍,鄭信率兵將其擊退,被提拔為總督,獲得“披耶瓦”勛章一枚。 1767年,緬甸軍隊還是攻陷大城,滅亡了泰國的阿瑜陀耶王國。 緬甸貢榜王朝在1767-1769年占領泰國 隨后鄭信招兵買馬,開掛般打敗緬軍,對內一統(tǒng),對外擴張。 如今老撾的萬象、高棉湄公河地區(qū)和緬甸部分地區(qū),都曾被鄭信收入囊中。 1770年,鄭信舉行慶典慶祝暹羅恢復統(tǒng)一,將首都從阿瑜陀耶城遷都到吞武里城,史稱吞武里王朝,鄭信也被泰國人尊稱為達信大帝或吞武里大帝。 1778年的吞武里王朝疆域 然而打江山易,守江山難。 十幾年后,鄭信死于親信發(fā)動的宮廷政變,王朝也易手他人。 這個叛亂的親信名為通鑾·卻克里,正是泰國當今王朝的第一位國王——拉瑪一世。 02 以鄭為姓,朝貢大清 放在中國,拉瑪一世就是妥妥的篡權,然而泰國自有國情在此。 這個國情,就是泰國與中國的關系。 那時在清王朝的統(tǒng)治之下,中國的附屬國既有東面的朝鮮、琉球等東亞國家,也包括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 清朝及其附屬國 朝貢固然有損國格,但從經(jīng)濟的視角來看,這非但不是一件虧本買賣,甚至還大大的有利可圖。 只怪大清給的實在太多了! 鄭信成為暹羅國王后,就寫信給清朝皇帝,請中國承認吞武里王朝的正統(tǒng)地位。 泰國的鄭信像 這一請,就請了好幾年。 大清起初將鄭信視為亂臣賊子,直到1777年才同意暹羅使節(jié)到清廷朝貢,并在鄭信請求下在國書中稱其為“鄭昭”。 在一些學者考察中,“昭”在泰語中的意思是“王”。 泰國 戲劇性的是,使臣還來不及將好消息帶回泰國,鄭信就不幸駕鶴西去,對接這個信息的變成了拉瑪一世。 朝貢入場券實在難拿,要是大清知道暹羅又出了一個亂臣賊子,那還了得。 聰明的拉瑪一世于是假裝成鄭信的兒子,給自己取名為“鄭華”,向清朝遞交了國書。 拉瑪一世畫像 雖然僅僅只比鄭信小三歲,但在一通神奇操作下,拉瑪一世不僅繼承了鄭信的皇位,還繼承了這段朝貢關系,獲得了大大的好處。 此后“鄭姓”就成為一個文化傳統(tǒng),在泰國王室中代代相傳,一直傳到了現(xiàn)在的拉瑪十世鄭冕身上。 2019年拉瑪十世登基大典 如果不是拉瑪十世的離譜事太多,頻頻活躍在中國吃瓜群眾面前,可能大家對泰皇室的印象還停留在詩琳通公主身上。 傳說拉瑪一世掌權后,將鄭信裝到麻袋里杖斃,鄭信于是發(fā)下詛咒——“奪我王位者,十世而亡?!?/span> 現(xiàn)任泰王荒淫無度,種種表現(xiàn)難以置評,也使這個傳說風行于泰國。 拉瑪一世將首都搬到曼谷,建立了曼谷大皇宮 其實泰國民間還有一個很具中國特色的傳說。 鄭信與拉瑪一世在年輕時是好友,某天他們遇到一位中國算命先生,老先生看了手相告訴他們,兩人日后都會成為國王,后來果然應驗。 擁有資產(chǎn)的華人是泰國社會的中堅力量,也許拉攏華人階層也是泰王保留中文名的重要原因。 03 寫在最后 鄭信與中國的聯(lián)系從未斷絕。 1921年,中國廣東省澄??h華富村(今汕頭市澄海區(qū)廣益街道華富村)建立起鄭信的衣冠冢,稱之為鄭王墓。 1984年,“鄭信衣冠墓”被列入澄海區(qū)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xiàn)今衣冠冢周圍區(qū)域已被開辟為公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