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海觀察山東訊 莊子在《齊物論》中道:“天地與我共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把天地萬物藏于胸中、生于筆端、成于絹帛,是山水畫家的至高境界與畢生追求。 被譽為世紀之交最具實力的山水畫家之一的劉繼莊先生,別署老莊,當代著名山水畫家,出生于1949年,受聘中國國際出版社“世界名人錄”顧問編委,上海民族畫院、武義書畫院高級畫師兼教授,1998中國“名星杯”書畫大賽主任評委,中國畫研究院特邀畫師,系山東畫院高級畫師、山東省政協(xié)書畫師、山東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出展東亞與西歐諸國。作品多次入選全國美展,在國內外連獲大獎。 “老莊”體現(xiàn)的是劉繼莊先生對道家文化的尊崇。先生出身中醫(yī)世家,干過鄉(xiāng)村教師,偶然際遇與山水畫壇名宿結緣,從此踏上山水畫藝術創(chuàng)作之路。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在山東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2016年被《美術報》評為當代山水畫百家之一。 學習山水畫,一需要天賦,對萬事萬物有超強的感知能力、抽象能力和表達能力;二需要恒心,筆耕不輟,待畫如初戀。先生在從事鄉(xiāng)村教育事業(yè)的那段艱苦歲月里,在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對藝術知之甚少的情形下,對畫畫有初心、有恒心方顯難能可貴。 先生說,山水畫既是中華美學孕育的偉大成果,也是人類美的歷程中不可或缺的審美貢獻。在世界藝術的百花園里它是獨一無二的。一方面我們從中國人的世界觀中,看到了中華民族閎約深美的宇宙化生命意識形態(tài),另一方面也見證了中國山水畫“代山川而立言”的生命主動性。 愛美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只不過有的人喜歡寫實,有的人更喜歡作品背后的品位與精神。山水畫崇尚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血濃于水。因此在審美上更靠近“意境”,意境涵蓋境界、抽象、理趣與氣韻。我喜歡山水畫的原因,就是癡迷于山水畫所傳達出來的人文關懷與山林氣息。
我們這代人基本上都是共和國的同齡人,現(xiàn)在基本上都已年過古稀,回憶當年學習山水畫的心路歷程,可謂歷歷在目,感慨萬千。 大家知道,七八十年代,是中國人性最淳樸,最善良,最樂于奉獻的時代。我在山村執(zhí)教期間,偶遇山東藝術學院山水畫教授劉魯生、張彥青二位老先生,在與兩位老教授朝夕相處的日子里,老師們給我系統(tǒng)講解了中國山水畫的緣起,歷史沿革,傳承與創(chuàng)新。并多次授我以筆墨原理,與寫生技巧,老師循循善誘鞭批入理的教誨,令我茅塞頓開,恍然大悟。此后的日子里,兩位老教授分別向我介紹了山東山水畫大家黑伯龍、陳維信、劉寶純等,眼界遂開,視野漸大,交游日廣。 歷史上先生最敬仰的山水畫家是北宋的范寬與元代的倪瓚。一個高遠,一個平遠;一個求繁,一個求簡;一個開正大氣象廟堂審美,一個開文人隱逸之審美范式。范寬開創(chuàng)的山水畫范式,代表了北派豐碑式山水畫的典范。因為表現(xiàn)這種寫實主義下的崇高美的難度系數(shù)太大,所以繼承者廖廖無幾。直到現(xiàn)代山水畫大家李可染先生的出現(xiàn),才使得范式山水得以大放異彩,燭照畫史。倪瓚創(chuàng)造性地將山水畫納入人文系列。對后世山水“文人畫”的勃起,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歷史性貢獻。 近代畫家對先生影響最大的一個是黃賓虹,一個是李可染。黃是傳統(tǒng)山水畫的終結者,李是現(xiàn)代山水畫的開創(chuàng)者,都是承前啟后,獨一無二的山水畫史上的開山鼻祖。 ??????????????中國畫中比較常見的是山水畫,比較難畫的也是山水畫。那么大的一座山、一池水,在方寸之間呈現(xiàn),既需要有大局觀構思布局,更需要有功夫精耕細作。其實山水畫里面蘊含著許多道家思想,萬物和諧共生,天地相襯相融。談及道家文化對先生藝術創(chuàng)作的影響,先生娓娓道來。 中國一代山水畫巨擘黃賓虹先生認為創(chuàng)作山水畫“實處易,虛處難”。黃老這段評論山水畫價值取向的名言,是對老子“知白守黑”哲學美學的再詮釋,也是對莊子“逍遙游”放飛自我,“常與天地精神相來往”的精神追求一脈相承。 晉尚韻的本質,是道家美學“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水哲學美學的覺醒。正如美學大家宗白華先生所言“晉人向外發(fā)現(xiàn)了自然,向內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深情”。古人講的好“海到無涯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以人格美詮釋山水美的晉代山水詩的形成,極大推動了中國山水畫內生命力的歷史進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先生現(xiàn)在的山水畫傾向于黃李大融合。試圖把黃氏點式山水與李氏面式山水合二為一,融為一體。填補中國積墨山水第三個里程碑。其難度可想而知。但是,我們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老古語。在此祝先生身體康健、心想事成:愿先生藝術長青、大作連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