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好多人總感覺睡不醒,要是今天不用上班,或者不用上學,可以在床上躺上個一整天。 這個時候,可能就要被家里人詬病,整天就知道睡覺,也不知道干掉些家務活。 萬般無奈之下,你只能起床,可即便起了床,你仍然是覺得疲憊感滿滿,啥事也不想干。非但不想干活,你還毫無食欲,連飯都不怎么想吃,只想躺平,做個快樂的廢柴。 這個時候,你若是被指責,咋這么懶呢?你大可以理直氣壯的說,我不是懶,我只是濕氣重。 那么,哪來的濕氣呢? 來源有二,其一是外濕,其二是內(nèi)濕。 我們先來說說外濕,每年的七八月都是臺風季,尤其是沿海的城市,難免要遭受大風大雨的洗禮。大雨過后,空氣里都彌漫著雨水的味道,一些素來便有風濕性疾病的人群往往在這個時候容易舊病復發(fā)。對此,前人早就言簡意賅的總結(jié)過了,暑多夾濕??梢哉f,暑夏是一年四季之中,濕氣最重的季節(jié)了。 我們再來講講內(nèi)濕,內(nèi)濕又是從哪來的? 我們翻開古籍便有跡可循,《黃帝內(nèi)經(jīng)》中就講了,“諸濕腫滿,皆屬于脾。”簡單講,內(nèi)濕重,多半就是因為脾虛所致。中醫(yī)講,胃主受納,脾主健運。說的是我們吃下去的食物先是通過胃腐熟消化的功能將之轉(zhuǎn)化為可供人體吸收的水谷精微,然后,再經(jīng)由脾將之輸布至五臟六腑。若是脾氣虛弱,無力將精微物質(zhì)轉(zhuǎn)運至五臟六腑,水谷精微只能滯留在脾胃之中,久而久之,生熱化濕,聚而成痰,痰濕壅盛,則加重了脾健運的功效。因此,脾越來越虛,濕氣反而是越來越重。 有些人也知道自己的濕氣重,一個勁兒的服用利水滲濕的藥材,想要把體內(nèi)的濕氣驅(qū)逐殆盡,可結(jié)果呢,沒過多久就死灰復燃了。脾虛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治,痰濕就會源源不斷的產(chǎn)出,脾為生痰之源??! 所以,想要除濕,健脾是關(guān)鍵。 今天,講的中成藥名曰平胃丸。 平胃丸:蒼術(shù)、厚樸、陳皮、炙甘草、大棗、生姜。 平日里,我們講的比較多的是白術(shù)。 其實吧,在古時候,蒼術(shù)和白術(shù)并不分用,統(tǒng)稱為術(shù)??梢?,兩者的功效是相近的,都是健脾燥濕的良藥。 如果一定要說出個一星半點的差別,大家記好了,蒼術(shù)長于燥濕,因燥濕而健脾。白術(shù)更善健脾,因健脾而燥濕。 而我們這里更偏向于燥化濕邪,是故選用的是蒼術(shù)。 蒼術(shù) 厚樸氣味芳香,味苦性溫,中醫(yī)講,苦能燥濕,溫性又可化濕,是故,苦溫的藥材是燥濕化濕的良藥。加之厚樸又入脾胃經(jīng),可行脾胃之氣,助脾升,又能助胃降,一升一降之間,也讓脾胃轉(zhuǎn)運起來了。 厚樸 陳皮主入脾、胃經(jīng),既能助蒼術(shù)健脾燥濕,而化脾胃之痰,又能同厚樸一道梳理脾胃的氣機,讓該升的氣升,該降的氣降。 陳皮 最后,又加用了炙甘草、生姜、大棗。 須知,炙甘草、生姜性溫,在調(diào)和脾胃之時,又可溫補脾陽。中醫(yī)講,陽氣主溫熙、主推動。脾陽充足,脾胃自然就能健運自如。 炙甘草 生姜 而大棗,同樣是調(diào)和諸藥的常用藥,其味甘溫,又功兼補益氣血之效,放在這里,可護脾胃正氣免傷。 大棗 那么,除了我們一開始文中所講的,濕氣重者多見疲倦乏力,食欲不振、氣虛懶言等癥狀。大家還可以照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苔,濕氣重的人大都舌苔白膩。換而言之,白膩苔者都可選用平胃丸來調(diào)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