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這家藥店就在了。 巔峰時期,每逢會員日都門庭若市,店內人頭攢動,收銀臺排起長隊。有些過路顧客等不及,只能被迫去其他藥店,所以每次會員日,其他藥店的生意也會跟著變好的原因就在這! 二十多年風風雨雨,經歷了醫(yī)保改革,經歷了非典,經歷了新零售時代,經歷了新冠,最終還是倒下了! 管理不當,員工青黃不接 門店越大責任就越大,迫于競爭壓力,每個月銷售指標定的很高,任務太重,根本做不到頭,每天承受巨大壓力,店長連續(xù)換了三個。新店長要適應新環(huán)境,員工也要適應新店長,來來回回,適應期里每個人的狀態(tài)都不對。 弦繃太緊,就會斷裂。新店長想快速上量,每天開動員會,逼著員工賣單品,不完成指標就會怎樣怎樣,天天如此,員工干脆放棄,開始擺爛,說喪氣話,喪失積極性。擺爛后,不用心賣藥,服務態(tài)度也會欠缺,這種情緒帶到工作中,會影響到顧客的購物體驗,從而影響客流。 門店員工青黃不接。管理方式不當很傷店員,離職率飆升,加上競爭對手“挖人”,老員工的陸續(xù)退休,新員工多為實習生,“銷售能手”嚴重欠缺。老員工的離職或退休,還會導致熟客資源減少。最終既缺“銷售能手”,又缺熟客資源,銷售額大受影響。 開始精細化管理之后,瑣碎的事增加許多,但人員卻還縮減,員工除了做生意,還要分很多時間做其他工作。很多新東西都要學,上了年紀的“老員工”并不能熟練操作,更沒精力顧及服務,顧客購藥體驗不佳,轉頭去了別家藥店。 競爭激烈,優(yōu)勝劣汰 周邊藥店越開越多,之前一家為大,現(xiàn)在“誰家便宜去誰家”“誰家態(tài)度好去誰家”“誰家贈品多去誰家”……顧客選擇性多,稍不留意,跟了多年的老顧客就去了別家藥店。 “卷”不贏其他藥店,每天力不從心,沒有明確的目標,沒有可執(zhí)行的方案,沒有更好的回擊“招式”,單純盲目被迫做促銷活動,也不過是飲鴆止渴。 為了多做生意,僥幸心理觸碰醫(yī)保紅線,違規(guī)刷卡,最終定點醫(yī)保刷卡資格被停了半年。失去醫(yī)保刷卡資格,這簡直就是致命打擊,戰(zhàn)士槍膛里沒有子彈,憑運氣又能堅持多久?雖然只有半年,但慢病顧客他不會等你,他們需要吃藥。老顧客一旦流失就很難再回頭。 種種原因,或是管理不當,或是大環(huán)境的選擇,優(yōu)勝劣汰。當然,這家藥店如果隨著變革跟上時代的腳步,或是有優(yōu)秀的管理者操控,可能會變得更好。然食不飽力不足,雖然可以有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最后還是“駢死于槽櫪之間”。 這家藥店走到了暮年,它早已經精疲力盡,終于在房租到期后,不再續(xù)租。那盛世永成過往,看著新裝的門頭,就連顧客都在感嘆“好多年啦,竟然也關門了!” 至此,這家開了近三十年的藥店,消失了! 本文為中國藥店原創(chuàng)/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