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提示:本文謹供學習、研究、交流之用,對于文中包含的醫(yī)學處方,請勿輕易使用。如有疾病需找專業(yè)醫(yī)師診治。 陶弘景在《輔行訣》一書中寫道: 陶云:陽旦者,升陽之方,以黃芪為主;陰旦者,扶陰之方,以柴胡為主;青龍者,宣發(fā)之方,以麻黃為主;白虎者,收重之方,以石膏為主;朱鳥者,清滋之方,以雞子黃為主;玄武者,溫滲之方,以附子為主。此六方者,為六合之正精,升降陰陽,交互金木,既濟水火,乃神明之劑也。張(機)璣撰《傷寒論》,避道家之稱,故其方皆非正名也,但以某藥名之,以推主為識耳。 在這里,陶弘景明確指出,張仲景的很多藥方來源于伊尹經方?!?/span>外感天性,經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湯。昔南陽張機,依此諸方,撰為《傷寒論》一部,療治明晰,后學咸尊奉之?!敝徊贿^,張仲景改了藥方的名稱,隱去了藥方名稱中的道家色彩?!皬垯C撰《傷寒論》,避道家之稱,故其方皆非正名,但以某藥名之,亦推主為識之義耳?!?/span> 中醫(yī)最早應是起源于道家,起源于修煉界,所以我們看到古代中醫(yī)學家很多都是修道人、真人,中醫(yī)是非常高深的學問,因為她起源于是修道。 那么,什么張仲景不保留經方的原名,而要隱去其道家的色彩呢?這里恐怕主要是出自于歷史背景的原因。 張仲景,名機,是南陽湟郡(今河南南陽)人,他曾擔任長沙太守,故又稱“張長沙”。張仲景生活于東漢末年。建安(公元196-220年)期間,疫癘流行,死傷枕藉,張仲景家族原有人口二百,未及十載,死者已達三分,而其中傷寒是重要原因。當時醫(yī)家庸俗之風甚盛,墨守成規(guī),各承家技,造成對疫癘無能為力的局面。張仲景有感于此,遂精求古訓,博采眾方,精研《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及《平脈辨證》等,撰成《傷寒卒病論》十六卷。書中溶醫(yī)經與醫(yī)方于一爐。后經晉王叔和整理成《傷寒論》、《金匱要略》,流傳千余載。 在張仲景之前,東漢發(fā)生過兩個大事件: 一是張道陵創(chuàng)立“天師道”。張道陵(公元34—156年),一名張陵。東漢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人,本太學生,博通五經,曾任江州令。他于順帝時入鵠鳴山(一作鶴鳴山,在今四川大邑境內)修道,著道書二十四篇,自稱“太清玄元”,謂逢“天人”,授以正一明威之道,創(chuàng)立道派。受道者出五斗米,故稱“五斗米道”。自號“天師”(一說系道徒對他的尊稱),亦稱“天師道”。為人治病,教人思過,從者戶至數萬。建二十四治,立祭酒分領其戶。“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魯復行之”。后裔繼承道法,世居龍虎山,稱“張?zhí)鞄?/span>”。 二是黃巾起義。公元184年,鉅鹿人張角發(fā)動黃巾軍起義,對東漢朝廷的統(tǒng)治產生了巨大的沖擊。雖最終起義以失敗而告終,但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不巧的是,張仲景與這兩個大事件存在著某種“巧合”: 第一、張道陵與張角都姓張,張仲景也姓張,而張仲景在張道陵與張角之后。 第二、張道陵的“五斗米教”也給人治病,張仲景也是給人治病。 還有一個因素也存在重要的影響,那就是——張仲景當時是做官的,擔任“長沙太守”,身份比較敏感,如果他在自己的著作中使用道家色彩濃厚的名稱,那可能會引起朝廷的猜疑…… 想要快捷學習中醫(yī),深入學習伊尹經方與張仲景經方,請關注我們的其它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