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煎中藥? 中藥湯劑,是用一種或好幾種藥材加水,經(jīng)過煎煮以后,去掉渣子而成的一種中藥湯。如果煎煮的方法不適當,就會直接影響治病的效果。 煎中藥應注意時間、火候和水量。中藥的種類很多,性質也各不相同,所以煎藥的時間、火候和水量都要求得不一樣。比如,治感冒的解表藥和攻下藥,水量就要放的少一些,一般沒過藥就行了。煎煮的時間不能太長,開鍋以后,十分鐘到十五分鐘就可以了。藥煎好以后,把藥湯倒出,再熬第二煎。第二煎的加水量,要稍微超過藥面,煮開以后,大約十分鐘左右即可。然后把頭煎和二煎的藥液合在一起,平均分成兩次服用。 煎補養(yǎng)藥和雜類藥,煎煮的時間就應該稍長一些,一般頭煎和二煎在開鍋以后分別煎煮到二十五分鐘和三十分鐘。水量也應多放一些,以沒過藥,再高出一指為好。 煎藥的火候,一般在開鍋以前,可用急火,快煎,開鍋以后應該改用文火緩煎,這樣煎出的藥汁濃厚,服了以后藥效持久。 煎中藥不要用鐵鍋。因為大多數(shù)中藥里,都含有鞣酸成分,鞣酸有止血、止瀉的作用。如果鞣酸遇上鐵或者其它金屬的東西,就容易起化學作用,生成不能溶于水的鞣酸鐵或者其它成分,這樣就會使中藥里的有機酸遭到很大損失。有機酸在一些中藥里是作為治療成分應用的。在中藥里,還有另一種成分叫生物堿,它必須和鞣酸或其它有機酸結合成鹽,才能溶于水,如果鞣酸損失很多,就會影響生物堿的利用,從而會影響治療效果。另外,用鐵鍋煎藥還可能生成一些有毒物質,危害人體健康。所以一定不要用鐵鍋煎中藥。煮中藥要用砂鍋,砂鍋受熱均勻,而且不會使中藥里的一些成分起化學變化。如果沒有砂鍋,用鋁鍋或者大搪瓷茶缸也可以。 煎中藥還要注意煎的方法、服法和服藥量。 中藥的煎法,一般是一劑藥煎兩次,但有時也有煎三次的,這是因為有的藥比較堅硬,藥效不容易發(fā)揮出來,所以煎煮的次數(shù)就需要多一些。對于一些容易漂浮在水面的藥,象竹葉、夏枯草等,就要時常攪動,才有利于藥效的煎出。中藥成分復雜,藥里的成分,有的容易溶在水里,有的不易溶在水里,有的煎的時間長容易分解破壞,有的加熱容易揮發(fā),情況各不一樣。所以中藥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沖操作方法,一定要遵照醫(yī)生的囑來辦。 先煎的藥,一般都比較堅硬,里面所含的成分不容易煎出來。象生石膏、生牡蠣等,這就需要砸碎放進鍋里,用急火加熱到開鍋,然后煎煮十分鐘,再跟其它藥一塊煎。 后下藥,一般都是清熱解表的藥物,里面含有容易揮發(fā)的成分。象薄荷,紫蘇等,煎煮的時間不要過長,要在其它藥煎煮十分鐘到十五分鐘以后再下鍋,一般再煎十分鐘就可以了。 包煎藥,里面含有粘性成分,加熱以后容易和水混成糊狀,使鍋底焦糊,比如車前子、葶藶子等,或者有刺激性藥物,象旋覆花,它帶有毛,藥煎以后,藥汁的毛不容易除去,服藥時就容易刺激嗓子。這類藥應該用紗布把藥裝好扎緊,再和其它藥一起煎煮。 另煎藥,是指一些貴重藥物,象人參等。為了更好的煎出里面的有效成分,需要單獨煎煮。煎好后的藥汁,再加到其它煎好的藥湯里。 沖服藥,是指一些貴重而且量比較少,并且已經(jīng)研成了細末的藥物,象朱砂、牛黃等,可以隨煎好的藥沖服。 服中藥湯一般是早、晚兩次服用。最好在飯后隔一小時服藥。補養(yǎng)藥品要空腹吃,這樣容易吸收;潤腸瀉藥也應空腹吃,便于把積滯的東西順利排出;軀蟲藥應該早晨空腹吃,最好先喝點糖水再吃藥,這樣殺蟲效果更好。但幫助消化的藥,就應當吃過飯以后再服;如果是治咽喉的藥,就要慢慢含咽,這有利于治好局部的疼痛。 服中藥時,一般應加熱溫服,但是清熱藥要冷服。 關于服藥的量,以普通飯碗半碗或普通玻璃杯一杯合適。兒童服用的量,要適當減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