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歲時記》有言: “去冬節(jié)一百五日, 即有疾風甚雨, 謂之寒食,禁火三日?!?/p> 文/音:及耳 封面插畫師:Junjunmonica 網(wǎng)易云音樂 獨家簽約播客 (掃碼即可收聽) 在告別圍爐夜話的冬至一百零五天后,我們迎來了殘羹冷炙般的寒食節(jié)。 寒食前后是清明,過去的寒食節(jié)無論形式還是行動都肖似今天的節(jié)氣清明。 這一天,雨紛紛,欲斷魂。 降水量的增加仿佛上天無聲的送別。 人們面容莊重,追念逝者,除了不高聲喧嘩,縱情歡笑之外,古人在這天,連端上來的食物也以生冷為主,盡顯樸素。 詩中寫:“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p> 那時的寒食節(jié)以三日為期,是第一個公開的大型民間忌日。 期間無論皇宮還是尋常人家,廚房都不得生火,屋內(nèi)都不能燃燭。 官府嚴格防控,相傳,搜查者會將隨身攜帶的羽毛放入爐中。 羽毛顏色變黑,有燃過爐火,爐灰未盡的跡象,這戶人家便極可能迎來牢獄之災(zāi)。 嚴苛的法度條例有助于我們回溯到文明以前,從鉆木取火到人工取火成為通用手段,早期社會的人類對火充滿了依賴,可火卻對人構(gòu)成了安全危險。 相比今天面對火情的人工干預能力,那時每逢災(zāi)難降臨,祖先便只能束手就擒。 對死亡的恐懼,對自身渺小的過度認知使人們四處封神: 望洋興嘆,有了水神; 電閃雷鳴,有了雷神; 火光燭天,更有火神。 而寒食節(jié)嚴禁燃火的第一重含義就表達了先民對火神的敬畏。 愿火神既往不咎,愿燃燒的谷物能替代人類的往后犧牲。 愿停爐重起后,新的一年家中灶火能旺,愿運旺時盛,人丁興旺。 當然,除了這重遠古含義, 寒食節(jié)最廣為流傳的還是那則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的幾位公子因同父異母陷入了爭奪繼承權(quán)的生死戰(zhàn)。 太子申生被迫自殺,弟弟重耳和夷吾則踏上了遙遙無期的流亡路。十九年風餐露宿,介子推便是公子重耳的追隨者之一。 在主仆同受難的路上,當公子重耳饑餓到只剩野菜裹腹時,介子推獻上了一碗肉湯。 他說:“臣聞'孝子殺身以事親,忠臣殺身以事君’,今公子乏食,臣故割股以飽公子之腹。……但愿公子早歸晉國,以成大事。” 多年后,昔日流亡在外的落魄貴族重耳成為了晉文公,回到故土,執(zhí)掌政權(quán),他做得第一件事是論功行賞。 可那位割肉飼主的介子推卻不再受封隊伍中。 一問方知,此人不愿像昔日同僚那般居功自傲,已早早解甲歸田,隱于山林。 憶起昔日雪中送炭,晉文公如何等待得了,他迫切的想向介子推報恩。 但深山無窮,無論怎么尋訪都找不到介子推的蹤跡。 于是晉文公嘗試放火燒山,試圖以最小的威脅逼出救命恩人。 誰料火勢一起就再無法控制,大火綿延三日才得撲滅,介子推也已葬生火海。 那座山就此改名成了介山,山下建起了獨屬介子推的祠堂,那棵介子推倚靠過的樹被截取,制成了晉文公的貼身之物。 可再多的補償都挽回不了本人,生死猶如天塹,晉文公最終下令,將介子推的去世之日視為國家禁火日。 三日內(nèi)與火相關(guān)都不要發(fā)生,只盼無人重蹈覆轍。 對死亡的驚恐,對逝者的驚慟,使屬于寒食節(jié)的風俗就此綿延。 一年后,新的寒食節(jié)到了,晉文公趕來祭拜。 儀式結(jié)束后的第二天,人們突然發(fā)現(xiàn)當初事發(fā)地那棵燒焦的柳樹竟枯木逢春,抽出新的枝條。 于是,這個故人不在卻景色清明的日子被確立為了清明,數(shù)百年后,又逢寒食清明,一位帝王踏上了他的返鄉(xiāng)路。 此去經(jīng)年,又逢梨花開落, 一位帝王踏上了他的返鄉(xiāng)路。 他不像晉文公重耳有優(yōu)渥的家世, 也不像屬臣介子推有必須效忠的對象。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他已經(jīng)是天地的主人了, 但衣錦還鄉(xiāng),他亦是最孤獨的人。 四月的深春, 別處是萬花嬉春的明媚, 眼前卻破敗荒涼到雜草叢叢。 撥開荊棘,刨開石堆, 終于,他找到了那塊潦草的墓碑。 “父親母親在上,請受兒臣一拜?!?/p> 碑文因他重刻,荒地因他重開,周圍在他的命令下種上了長青的松樹柏樹。 這個遲歸的不孝子便是大漢王朝的開創(chuàng)者,漢高祖劉邦。 也是他,將個人祭拜推廣成了全民祭祖掃墓儀式。 上官推啦,今年就以節(jié)氣的方式陪伴大家 本期配樂: 1.月下散落出世 - 祇月·梧夜傳 48000 1 2.月下散落出世 - 祇月·牧風謠 48000 1 3.網(wǎng)易游戲 - 西海-玉山 48000 1 4.月下散落出世 - 月笠 48000 1 5.那英 - 默 48000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