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安石在擔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時,推行了變法,再加上在文學方面名列“唐宋八大家”,因此他就成為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他在地方任職時,主要是在淮河以南、今天的江浙一帶,并沒有在北方擔任過職務,但是在他的作品里,卻有兩首詩均寫到了今天的河北省館陶縣。 王安石所做的兩首與館陶有關的詩在編輯于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臨川先生文集》的第十五卷中有《發(fā)館陶》一詩、第十九卷中則有《永濟道中寄諸舅弟》一詩。 《臨川先生文集》中的兩首詩
那么,王安石在館陶經過去干啥了?王安石所作的兩首詩,均是在去往遼朝的路上。 北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間,北宋和遼朝進行了“澶淵之盟”,結束了戰(zhàn)爭狀態(tài),直至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宋、金相約夾攻遼而解盟,形成118 年之久的長期和平時期。在這期間,每年雙方皇帝、皇太后生辰,以及正旦或其它重要節(jié)日,都互派使臣致賀;皇帝登位或皇帝、皇太后去世,則互派使臣告登位、告哀、吊慰,每年往來使者極多,可謂“不絕于路”。 王安石共去往遼朝兩次,一次是“送伴使”,另一次則是“遺留國信使”。 據《朝野類要》記載:“接、送伴,蕃使入朝,差官待之,來程有接伴使副,回程則為送伴”,就是遼朝來使,宋方在邊境到京城一路需要派出“接伴使”陪伴。而遼使返回時,由“送伴使”陪伴送至兩國邊境。 宋朝《契丹地理之圖》 由于王安石使遼在歷史上并無確切記載,因此對于有關館陶縣兩首詩創(chuàng)作于何時,需要從詩句語境及描寫的節(jié)氣、景色等其他方面來考證、判斷。 據張滌云《關于王安石使遼與使遼詩的考辨》,《發(fā)館陶》是在嘉祐五年(1060年)元月,王安石擔任“送伴使”時,伴隨遼朝使者由京師至邊界途中所寫,詩句里的“春風馬上夢,衣裘寒始輕”,點明了時節(jié),已經立春,嚴寒稍減。 而《永濟道中寄諸舅弟》一詩,則是創(chuàng)作于嘉祐八年(1063年)四月,王安石是作為“遺留國信使”出使遼朝的。 嘉祐八年三月二十九,宋仁宗崩于福寧殿,因此這一年出使遼國的人員,除了像正常年份賀遼國母、國主的生辰使、正旦使外,還增添告哀使、告即位使、致遺留物的遺留國信使,并且還有在對方祭奠使、吊慰使來使之后的回謝禮信使。 何謂“遺留國信使”?《宋史從考·宋遼交聘考》的《遺留物》云:“國遭新喪,在位之君必以大行帝后所用衣飾什物,致饋鄰邦帝后,是為遺留物。”就是皇帝的衣服、飾物等。 網絡上繪制的《永濟縣區(qū)域示意圖》 由于時間要求較為緊迫,王安石為盡快抵達遼國,途中經常起的很早就出發(fā),所以在《永濟道中寄諸舅弟》中就有“燈火匆匆出館陶”的匆忙狀態(tài)。由于趕時間,他需要在一天中經過兩個驛站的路程,在中間驛站休息、用餐,到第二個驛站住宿。正是因為如此緊迫,他才“燈火匆匆出館陶”,在天色未明還需點燈時出了館陶,“回看永濟日初高”,在經過距離館陶以北20公里處的永濟縣時,太陽已經很高了。 王安石為何兩次都從館陶經過,沒有其他道路可以走嗎?在北宋時,館陶縣至永濟縣之間的道路是宋遼“澶淵之盟”后,使者們往來的“宋遼驛路”的一段,很大概率就是今天山東冠縣東古城至北館陶之間的S323省道。由于兩國來往使者眾多,宋遼兩國在各自境內的驛路沿途建筑館驛,成為使者止宿、餞賓之所,慢慢就形成了在宋都東京開封府和遼南京析津府之間的“宋遼驛路”。 宋遼驛路 這條驛路路線如下:
永濟縣治所即原臨清張橋店、清館陶縣治,今山東冠縣北館陶鎮(zhèn) 唐朝以前,連接今天北京一帶至中原的南北方向驛路均是太行山東麓一線,這是因為在那之前各朝代的京城或者是在長安、或者是在洛陽,太行山東麓一線,是最近、最便捷之路。但是宋朝建都于開封,這條縱貫河北平原中部驛路,就比太行山以東一線要近了。 唐朝以前及宋遼驛路示意圖 大名府在河北平原南部,先是河北路轉運使治所,后又是河北東路轉運使治所,慶歷二年建為北京,是北宋“四京府”之一,成為河北中南部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也成為了驛路的南部的交通樞紐。宋朝的使者在出使遼國時,大名府肯定是其休整和出發(fā)之地,不會有人從開封出發(fā)經大名城而不停留住宿的。 北宋時的館陶縣治就在今天館陶縣城東側的冠縣東古城鎮(zhèn),位于大名府北約40公里處,按照古人的交通方式,這段的距離用時大約是一個白天,因此館陶城也成為使者們必然停留住宿之地,王安石兩次去往遼朝當然也是這樣,從而留下了兩首與館陶縣有關的詩句。 您了解的情況是這樣嗎?歡迎在文章底部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