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一點,老師的坐診地點有所變動。變動如下: 浦醫(yī)生昆明出診信息調(diào)整通知: 周一晚:云南中醫(yī)學院老教授協(xié)會門診部,地址:白云路513號頤園小區(qū)贏城洋樓1一13號商鋪(白云路地鐵D出口對面,昆明同德廣場斜對面),聯(lián)系電話0871-65010321; 周五晚:尚義街云南中醫(yī)學院門診部,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qū)尚義街170號。 均可通過滇醫(yī)通預約就診。 咳嗽論 “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 秦漢《黃帝內(nèi)經(jīng)》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 清·李用粹《證治匯補·痰證》。 國醫(yī)大師顏正華推崇《景岳全書》對咳嗽成因、癥狀及證候分類的認識,認為咳嗽主要分為外感與內(nèi)傷兩類。外感咳嗽又分風寒咳嗽、風熱咳嗽、燥熱、咳嗽等。內(nèi)傷咳嗽又可分痰濕犯肺、肝火犯肺、肺氣虧虛、肺腎陰虛、腎陽不足等。臨證主張審因辨證,靈活用藥。浦老師宣威診室患者送的錦旗 最近在跟診大理白族自治州白州名醫(yī)尹全珍老師(主任醫(yī)師),尹老師對于兒科很有一套。后面了解到我小時候也曾求診過尹老師,療效很好。 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小兒來看診無非就是咳嗽,還有百分之二十左右是脾胃系問題。對于呼吸道感染,感冒,咳嗽等病證,尹老師診斷最為特色一點便是要求患者“咳嗽”,即使咳不出來也要盡力去咳,小兒也要求家長盡量的配合患兒做好這一項工作。那么,為何要這么做呢?中醫(yī)認為有聲無痰謂之咳,有痰無聲稱為嗽,但臨床上多聲痰并見,所以一般統(tǒng)稱為咳嗽。通過咳嗽的聲來判斷患者有無痰。這是是否用化痰藥物的標準。如果有痰,多用二陳湯,三子養(yǎng)親湯加減。 而大多數(shù)患者多是外感咳嗽,所以多辯證為風邪,多用敗毒散加減,重用荊芥,防風。一般而言,外感咳嗽多為新病,屬邪實,治以宣肺散邪為主。內(nèi)傷咳嗽多宿病,常反復發(fā)作,多屬邪實正虛,治當祛邪扶正,標本兼治。(針對久咳之人多用白及),小兒咳嗽一般都健運脾胃,中醫(yī)有兩句經(jīng)典,一句為“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再一句為“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也就說,好多咳嗽病,都會堅固脾胃,多用焦三仙,最喜用白豆蔻、砂仁,而針對久咳患者用沙參麥冬湯滋肺陰。 尹老師診室一角 其他用藥經(jīng)驗: 1、升白細胞藥物用“補骨脂”。 2、頭痛病,針對血淤的證,用葛根,現(xiàn)代藥理研究葛根有活血止痛作用。 3、女性月經(jīng)帶下濕熱用紅藤,清熱解毒。 4、固護脾胃用豆蔻,砂仁。 5、抗癌藥物用白花舌蛇草,半枝蓮。 6、通絡活血用地龍,烏梢蛇。 7、針對過敏,用蟬蛻,地龍抗過敏。 8、通便多用大劑量白術。 每天門診量大約五十人左右,求診人數(shù)太多,不得不限號。 理解: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氣上逆作聲,咯吐痰液而言,為肺系疾病的主要證候之一。有聲無痰為之咳,有痰無聲為之嗽,一般多為痰聲并見,故以咳嗽并稱?!端貑枴た日撈吩疲骸拔迮K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其意為:五臟六腑的病變均能引發(fā)咳嗽,而非只有肺臟??入m為肺病,但五臟六腑皆能致咳,其綱領不過內(nèi)傷和外感。外感先病肺,以肺為主;內(nèi)傷則先病他臟而后傳肺,故肺為標。但咳嗽主要責之于肺。故“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有以下兩重涵義:咳不離乎肺,然不止于肺。 1.1 咳不離乎肺 咳是肺病的主要見癥。'肺之令人咳’把咳與肺聯(lián)系在一起,明確了咳與肺的關系。'肺之令人咳’,因肺位居上焦,為五臟之華蓋。外合皮毛,開竅于鼻,主氣司呼吸,主宣發(fā)肅降。肺為嬌臟,不耐寒熱。外邪侵犯人體,從口鼻、皮毛而入,影響肺主氣、司呼吸之功能,肺氣不暢,呼吸不利,發(fā)為咳嗽。正如張景岳云:“咳嗽雖多,無非肺病”。 1. 2 咳不止于肺 “五臟六腑皆令人咳”,不能簡單理解為除肺咳外,其他臟腑會直接出現(xiàn)咳嗽。而是咳嗽雖為肺之本病,但在病變情況下,若其他臟腑功能失調(diào),影響到肺氣的宣降都有可能發(fā)生咳嗽?!秲?nèi)經(jīng)》云:“五臟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這是從天人相應的觀點出發(fā)來講的。人體與四時季節(jié)相應,五臟各有其主時,如“乘春肝先受邪,乘夏心先受邪,乘秋肺先受邪,乘至陰脾先受邪,乘冬腎先受邪”因而五臟若各在一定的時令感受邪氣,均可引起相應內(nèi)臟受傷而發(fā)病。內(nèi)臟受損,而后傳于肺臟,肺失宣降而生咳嗽。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出自清·李用粹《證治匯補·痰證》。這一經(jīng)典理論從“痰”的病理角度說明了肺脾之間緊密的相關性,同時對痰證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捌樯抵?,肺為貯痰之器”指出了脾臟在肺系痰證的發(fā)病、病機及治療中的重要性。脾居中焦,為陰臟,主運化,升清降濁,與胃相表里。若因飲食不節(jié)、或過食肥甘厚味、或嗜食生冷瓜果、或外感六淫之濕、或久臥濕地、或久淋雨濕、或思慮過度、或憂思煩擾、或勞累過度等,損傷脾胃功能,導致脾失健運,運化無權,水液運化輸布失常,清者不升,濁者不降,滯留胸膈,聚爾為痰。脾肺之間通過經(jīng)絡和功能上的聯(lián)系,脾臟病變可以加重肺系痰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