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水閣主
2022年07月09日
注:本文4000字左右
各位群友,有人問:《黃帝內(nèi)經(jīng)》什么時候成書?這個怎么回答?
《黃帝內(nèi)經(jīng)》是黃帝時代的書,只是幾千年后的文字版本不同;相當于,現(xiàn)在的圖書編輯與編纂工作,是小篆版、繁體版,還是簡體版,“書同文,車同軌”,這是天體運行法則,不然,星體運動就亂套了,自古以來中央帝國文化就是統(tǒng)一的;而在漢朝華夏文化復興達到了又一高峰,所以我們叫“漢人”。所以,很多人以為是漢朝的作品。每個時代的文字都是不同的,都要重新編輯出版。不過,漢字一脈相承,字母與字根一直都沒有變化,都是來源于天文符號。
字母,是甲骨文的“文”。
字根,是漢字的偏傍部首。
音標,是漢字與甲骨文之前的切讀法。古代音標,這套系統(tǒng)被“全球拉丁化”的拉丁字母反向殖民了,它們是玄孫輩的文化啊!
文,是天文的意思;
文,是象交成文,兩紋交互,與“互”形似。
文,是天象天體運行萬事萬物的紋路與規(guī)律。
文,是交錯,陰爻,陽爻,兩“乂”重疊相交。
文,上面部分,很象是天球的三垣三象的方位。
文,上古圣人創(chuàng)造最初始的書契。
文,依類象形,故謂之“文”。
文化,是天文現(xiàn)象之所化。天地所化,叫“天化”,才有文化。天垂象,圣人則之。天文化之,叫“文化”。而人文,所謂的文化,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化。
文明,是文化的產(chǎn)物。明,是太陰太陽,陰陽化變謂之“明”,天地之道所顯象的產(chǎn)物。一陰一陽,謂之“道”。
字,是天文的符號化。
字,下面是“子”。
子,代表“一陽生”,○圓圈很可能代表太陽之火。
子,生命的源頭,代表冬至日,以及晚上的子時。
子,人及鳥生子曰“乳”,乳子、小子、孩子。
子,人與萬物孕育時的形狀,植物發(fā)芽時的卷曲,胎兒孕育時的卷曲。
字,上面的“宀”( mián),狹義上代表房屋,在房屋里生孩子;人體中代表子房子宮,在子宮中孕育生命;廣義上代表天,在天宮之中,天地孕育萬物。和“孕”的造字原理一樣。
文,是字的母親;
所以,才生出文字現(xiàn)象。
有了文字,才產(chǎn)生文言;
有了文言,才產(chǎn)生文章。
文言,文之大美也;所以,叫“文言文”。
文章,文之華也;華麗、華美的枝枝葉葉,就產(chǎn)生了。
英語才一百多年的歷史。英語不能叫字母,英語是玄孫輩創(chuàng)造的符號。根據(jù)甲骨文與漢字,與天文,以及中國南方方言,創(chuàng)造了英語。明清時期,為了通商,為了方便蠻夷學中文。
A
為什么A排第一?老幺+ 一,就是“玄”,代表,老幺是最小,老一是最大。所以,1,一畫開天,玄之又玄,代表天人關(guān)系,是天文歷法決定的。這個字是“集”與“合”的意思?!皝憽保╦í) 字頭,《論語》的論,昆侖山的侖,等等;都是,集合為“一”,天人合“一”;所以“A”,就是“1”,排第一位。
上古,有《河圖》《洛書》。
伏羲,畫《先天八卦》。
黃帝,寫《黃帝內(nèi)經(jīng)》。
神農(nóng),寫《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三皇,《三墳》是三皇時代的典籍。
五帝,《五典》是五帝時代的典籍。
首先,有圖,有書;
然后,有冊,有典;
圖書,是圖畫,是天象,銀河出圖書。
典籍,是文字,是人文,圣人作經(jīng)典。
惟爾知,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殷革夏命。今爾又曰:'夏迪簡在王庭,有服在百僚。'予一人惟聽用德,肆予敢求于天邑商,予惟率肆矜爾。非予罪,時惟天命。
先人,是古人,是先皇之道,傳承于三皇五帝。
先生,是大人,是“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
有先人,就有后人;
有先生,就有后生;一脈相傳,香火永續(xù),生生不息。
典,典籍,就是A集合的意思。
墳,是地理,是天文的一部分。
三墳,為“三易”,三皇的天文歷法。
五典,為華夏典籍的源頭。
三易,天地人“三易”。
三易,連山、歸藏、周易;
連山,以山與太陽為基本點;
歸藏,以太陰為基本點;
周易,是人文的復合體。
夏的八卦歷鐘表,叫《連山》。
商的八卦歷鐘表,叫《歸藏》。
周的八卦歷鐘表,叫《周易》。
還有的版本:
神農(nóng)的八卦歷鐘表,叫《連山易》
黃帝的八卦歷鐘表,叫《歸藏易》
文王的八卦歷鐘表,叫《周易》
其本質(zhì)上都是所有宇宙模擬的天文歷法,統(tǒng)稱為《易經(jīng)》。
黃帝以前的文章,在中國又有不同的文字。甲骨文的祖宗,是結(jié)繩記事,結(jié)繩記事,是“天書”,即“天文字。”上古的文字,是宇宙的編碼。失傳了,才有“甲骨文”的出現(xiàn),以及幾千年后的漢字出現(xiàn)?!吨芤住は缔o下》:“上古結(jié)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
小國寡民。
使 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 民重死,而不遠徙;
雖 有舟輿,無所乘之;
雖 有甲兵,無所陳之。
使人 復結(jié)繩,而用之。
至治之極。
甘其食,美其服,
安其居,樂其俗;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天文字,是結(jié)繩記事,比電腦模擬宇宙高級多了。只有真人與圣人,才能寫出永恒的經(jīng)典。也只有他們才能看懂天文和內(nèi)視內(nèi)觀人體,還是《易經(jīng)·系辭》上那句話:“天垂象,見吉兇,圣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他們看世界是透明的,通透的,通天徹地的。天地大道,永恒的經(jīng)典不是勞動人民的集體創(chuàng)作,因為普通老百姓的心智結(jié)構(gòu)達不到那么高。圣人才是創(chuàng)造,我們只是搬運工。所以,孔子曰:“述而不作?!本褪恰笆鎏於蛔鳌?,中古圣人給老百姓解讀上古典籍,解讀天象和天道。
幾千年前,孔子說,民智未開。意思是說,人類退化了幾萬年,越來越看不懂天文與天象了。包括孔子那個時代,禮崩樂壞,天下大亂,已經(jīng)看不懂上古天文歷法了,失傳了。
《黃帝內(nèi)經(jīng)》里面的有陰陽學說,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陰陽”,陰陽是一氣周流,就是伏羲之前的上古真人,就認識到了宇宙的生成法則。抬頭看蒼天,低頭俯察大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文。白天抬頭一看,有太陽;晚上抬頭一看,有太陰;陰陽兩星,加五星五曜,就是七星七曜;曜,就是耀,照耀萬物;主宰萬事萬物的生化消亡的命運。
五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
兩星:太陰、太陽,日月相推,謂之《易》。
陰陽五行的學說,是在五星體系下的學說,是天文歷法體系,這是永恒不變的,所以產(chǎn)生了“五行”之“五氣”。五星、五官,所有的星系運行,都是天官在治理天球系統(tǒng)與地球系統(tǒng);那么人體五藏,也是天官在治理人體的經(jīng)絡(luò)氣運。
脈象,是天象的一部分。
藏象,是天象的一部分。
面相,是天象的一部分。
經(jīng)絡(luò),是天體運行軌道的一部分。
天文醫(yī)學,是人體醫(yī)學的文化基礎(chǔ)。
后面的每一個朝代,都覺得上古人的書,是“天書”,看不懂?。‰y道越后來的人,還能寫出越古老的書嗎?這是不可能的。歷史的現(xiàn)象,是人類的心智與身體的機能在退化,是不可能“逆向而生,逆死而活”的。
先秦、春秋、戰(zhàn)國、漢朝,有出過真正的圣人嗎?除了諸子百家,這些心智比較高的人,有超過老子、孔子、鬼谷子這樣的圣人嗎?都沒有。而道術(shù),一脈相承,從三皇道術(shù)、五帝道術(shù)傳承而來。諸子百家的道術(shù),來源于三皇五帝的天道帝王治國之術(shù)。而,后世儒家、道家、法家、兵家、醫(yī)家、農(nóng)工家、陰陽家,諸子百家,都不能完全看懂上古道術(shù)了,這代表上古文明真的失傳很嚴重了,人類的心智退化更嚴重了,天下禮崩樂壞,越來越亂了;人類離天真、純真的健康人——平人,越來越遠了。
人類的演化,并不是《進化論》,而是《天演論》的《演化論》。達尓文,是一百年前的文化戰(zhàn)爭,或者說,是西方人的智商太低了。建立科學中心論,建立歐洲中心論,建立九大恒星模型,來消解華夏文化神州、中州、中土、中原文化的天道中心論的文化殖民與科學殖民。
《河圖》
《洛書》
《三墳》
《五典》
《山海經(jīng)》
《先天八卦》
《后天八卦》
《黃帝內(nèi)經(jīng)》
《黃帝陰符經(jīng)》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素女脈決》
。。。等等。
這些書,都是上古結(jié)繩記事到甲骨文之后文字信息的轉(zhuǎn)換。
上古為什么叫真人?真人,是神人,神人是神族,華夏是神州。所以,在這片土地上,產(chǎn)生了上古神人,才能通天徹地,才寫得出來這些永恒不變的至上經(jīng)典。一般人是寫不出來的,看都看不懂這些“宇宙編碼”與“天道密碼”。而《黃帝九九八一難經(jīng)》恰恰是《黃帝內(nèi)經(jīng)》的疑點解答,這才是后人對《黃帝內(nèi)經(jīng)》解碼的最高峰,無人可以超越。
中古的巔峰,是老子。老子的《道德經(jīng)》,現(xiàn)代人也看不懂。莊子的書,都是天文歷法,講天球體系的故事,就象《山海經(jīng)》一樣,寫地球遠古人類地球文明,大多數(shù)人也是看不懂的。所以,《道德經(jīng)》是集三皇五帝道術(shù)之大成,里面有很多語言,是和《黃帝內(nèi)經(jīng)》是一樣的,包括《管子》,管子比《道德經(jīng)》還早幾百年。姜太公的《六韜》也在《道德經(jīng)》之前。這些典籍,都在講上古道術(shù)。
天體運行規(guī)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三皇之道,上古道術(shù),來自遠古太古,從來沒有間斷過。一個是人體長壽的密碼,一個是社會長治久安的密碼,一個是宇宙運行為什么是恒定與恒常的。
陰陽是一,而不是二。
天球體系是一,而不二。
所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華夏文化,一句話就講完了。
天道文化的根一定是在中原,而不是在臺灣;更不會是西方與歐洲中心論。人類的起源,更絕對不是非洲。還有很多人認為,華夏文化正統(tǒng)在日本,這是很可笑的。這是天文所決定的,不是人類能夠掌控的;人類在中原產(chǎn)生,天球這套體系,是天定的法則。不可逆。
唐朝,只有象《長短經(jīng)》也叫《反經(jīng)》這類典籍,集先秦到唐朝之后的經(jīng)略大集合,文字太多了,是個大部頭。這本書是李白的老師寫的。李白的老師,比李白更有文化多了。他寫的也是經(jīng)略之書,經(jīng)略天下,天道治國,這才能叫“經(jīng)”;這才是恒常大道,圣人經(jīng)典。這類的書,還是不錯的。
長短,就是陰陽、盈縮、捭闔之術(shù)。
反,就是“反者道之動”,天體螺旋對沖運動。
但是,《長短經(jīng)》文字太多了。古書,都是文字很少的?!兜赖陆?jīng)》五千言,《黃帝陰符經(jīng)》三百余字?!读w》《三略》《素書》《鬼谷子》《孫子兵法》《吳子兵法》都是極其精煉的。
手機打字也挺快的;電腦打字,就高產(chǎn)了;修修改改,三篇文章,六七千字。
一天說一點點吧。說多了,傷陽氣,打字也費精神。
西歷:2022.07.09.廈門
正朔:黃帝歷 黃帝紀元五千零一十九年 壬寅年 丁未月 癸亥日 己未時 神農(nóng)歷六月十一 星期六。
看中國|即將走向全新時代的解放戰(zhàn)爭
本文只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它方觀點,不作任何法律依據(jù),僅供時事分析參考。感謝大家的支持、點贊、再看、轉(zhuǎn)發(fā)或贊賞。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知周萬物,道濟天下。 |
文化:文化佰業(yè)傳播無限智慧,智慧仟秋錘煉有限經(jīng)典
中醫(yī):集以天地之靈氣,傳化萬物之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