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文詩: 大夫又曰:昔鄒子也,疾之晚世,儒墨不知, 天地之弘,昭曠之道,將一曲而,欲道九折, 守一隅而,欲知萬方,猶無準平,欲知高下, 無規(guī)矩而,欲知方圓.乃推大圣,終始之運, 以喻王公,先列中國,名山通谷,以至海外. 所謂中國,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名曰赤縣, 神州而分,為九州絕,陵陸不通,乃為一州, 有大瀛海,圜其外此,所謂八極,天地際焉. 禹貢亦著,山川高下,原隰不知,大道之徑. 故秦欲達,九州而方,瀛海牧胡,而朝萬國. 諸生但守,畦畝之慮,閭巷之固,未知天下, 之大義也.文學對曰:昔堯帝使,禹為司空, 以平水土,隨山刊木,確定高下,而序九州. 鄒衍非圣,作怪誤熒,惑六國君,以納其說. 此春秋所,謂匹夫熒,惑諸侯者.孔子有曰: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近者不達,焉知瀛海? 故無補于,用者之事,君子不為;無益于治, 君子不由.三王信正,經(jīng)道而德,光于四海; 戰(zhàn)國偏信,嘉言而破,亡如丘山.昔秦始皇, 已吞天下,欲并萬國,于是亡其,三十六郡, 欲達瀛海,失其州縣.故知大義,如斯不如, 守小計也.君之正己,真心誠意,情懷天下.
【題解】本篇大夫引鄒衍“大九州”之說,為政府拓土開疆的政策進行辯護,并證明賢良文學眼界之狹陋。而文學則“守畦畝之慮,間巷之固”,以為“知大義”“不如守小計”,并以秦“欲并萬國,而亡其三十六郡”來反駁。 【原文】 大夫曰:鄒子疾晚世之儒墨(1)。不知天地之弘(2),昭曠之道(3),將一 曲而欲道九折(4),守一隅而欲知萬方(5),猶無準平而欲知高下(6),無規(guī)矩 而欲知方圓也。于是推大圣終始之運(7),以喻王公(8),先列中國名山通谷 (9),以至海外。所謂中國者,天下八十一分之一(10),名曰赤縣神州(11), 而分為九州(12)。絕陵陸不通(13),乃為一州,有大瀛海圜其外(14)。此所 謂八極,而天地際焉(15)。《禹貢》亦著山川高下原隰(16),而不知大道之 徑(17)。故秦欲達九州而方瀛海(18),牧胡而朝萬國(19)。諸生守畦畝之慮 (20),閭巷之固(21),未知天下之義也。 【注釋】 (1)鄒子:即鄒衍(“鄒”亦作“騶”),戰(zhàn)國時齊臨淄人。適梁,梁惠王郊迎,執(zhí)賓主之禮。適趙,平原君側行■(拂也)席。如燕,昭王擁彗(帚也)先驅,請列弟子之座而受業(yè)。作《主運》。見《史記·孟荀列傳》。晚世:近代。 (2)弘:廣大的意思。 (3)昭曠:明顯空闊。 (4)一曲:一段曲折。比喻知識淺薄。九折:迂回曲折。比喻深奧的道理。 (5)守一隅:堅持一偏之見。隅,角落。 (6)準平:指測量水平的儀器。 (7)推:推論,闡發(fā)。大圣終始之運:即鄒衍所著書名?!妒酚洝っ宪髁袀鳌罚骸膀|衍..乃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終始大圣》之篇十余萬言?!薄稘h書·藝文志·陰陽家》有《鄒子》四十九篇《鄒子終始》五十六篇?!妒酚洝し舛U書》也說他著有《終始五德之運》,今皆不傳。 (8)喻:曉喻,開導。 (9)先列,原作列士,今據(jù)張敦仁說校改。 (10)“十”下原脫“一”字,今據(jù)張敦仁說校改。 (11)赤縣神州:古代中國的代稱。 (12)“州”原作“川”,今據(jù)張敦仁說校改。華氏本,攖寧齋鈔本及《困學紀聞》十引正作“州”。 (13)絕:隔絕。 (14)瀛海:就是海。 (15)地,原作下,今從張敦仁據(jù)《吏記》校改。際:交界或靠邊的地方,這里作動詞用。 (16)禹貢:《尚書》篇名,我國最早的地理書。 (17)大道:指通往九州的道路。徑:途徑。 (18)方:指航行。 (19)牧胡:以匈奴地為牧場,指征服匈奴。 (20)畦(qi)畝:田畝,這里指田地。慮:思慮,謀劃。 (21)固:固陋,執(zhí)一不通。 【譯文】 大夫說:鄒衍憎恨近代儒墨之徒,認為他們不知道天地的廣闊,不明白深遠的道理,有一點兒膚淺的知識就想論述深奧的道理,堅持一偏之見反而想知道四面八方的情況,好像沒有水平儀而想知道高低,沒有圓規(guī)、曲尺而想知道方和圓一樣。于是鄒衍推論出“五德終始”說,以便開導諸侯王公。他先排列了中國的名山大谷,一直到海外。所謂中國,是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名叫赤縣神州,而且中國分成九個州。天下凡是山陵陸地不能通達了,就是一州,外邊有大海圍繞著。這就是我們說的八方極遠的地方,天地交界的地方?!队碡暋芬灿涊d了山川高低高原沼澤,但不知道往大九州的途徑。所以秦始皇想到達大九州去,派人航行海洋,并且要征服匈奴,讓千萬個國家都來朝拜。你們?nèi)迳恢缼桩€地的事,死守著幾家?guī)讘舻亩桃?,不知道天下的大道理啊?br> 【原文】 文學曰:堯使禹為司空(1),平水土,隨山刊木(2),定高下而序九州。 鄒衍非圣人,作怪誤,熒惑六國之君以納其說(3)。此《春秋》所謂“匹夫熒 惑諸侯”者也(4)??鬃釉唬骸拔茨苁氯?,焉能事鬼神(5)?”近者不達,焉 能知瀛海?故無補于用者,君子不為;無益于治者,君子不由(6)。三王信經(jīng) 道(7),而德光于四海(8);戰(zhàn)國信嘉言(9),而破亡如丘山(10)。昔秦始皇已 吞天下,欲并萬國,亡其三十六郡(11),欲達瀛海,而失其州縣。知大義如 斯,不如守小計也。 【注釋】 (1)司空:古代官名,掌管土木水利工程。堯使禹為司空,見《尚書·舜典》及《史記·夏本紀》。 (2)《漢書·地理志上》:“隨山■木?!睅煿旁唬骸?■’古'刊’字也。..言禹隨山之形狀,而刊斫其木以為表記?!?br>(3)“熒”字原無,《史記·索隱》、《正義》都有,今據(jù)補訂?!肚f子·齊物論·釋文》:“熒,疑惑也。” (4)《公羊傳·定公十年》何休注:“孔子曰:'匹夫而熒惑諸侯者誅?!谑钦D侏儒,首足異處?!庇忠姟妒酚洝た鬃邮兰摇?。 (5)這是《論語·先進篇》文。 (6)不由:不用。 (7)經(jīng)道,正統(tǒng)的道德。 (8)光,讀為廣。 (9)嘉言:好聽的話。 (10)而破亡如丘山:原作“破亡而泥山”,義不可通?!岸謸?jù)上句例,當在句首,因傳抄誤植,又脫去“如”字,“丘山”為本書習用語,“丘”與“尼”字俗書“■”形相近,因誤為“■”,繼又誤為“泥”也?!澳嗌健睙o義。 (11)《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曰:'天下苦戰(zhàn)斗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痔煜乱詾槿??!?br>【譯文】 文學說:堯用禹做司空,平治水土,隨行山之形狀,砍木為標志,確定地形高低,把中國劃分為九個州。鄒衍不是圣人,用奇談怪論迷惑六國的國君來采納他的學說。這正是《春秋》上所說的“小人迷惑諸侯”的那種人??鬃诱f:“不能侍奉活人,怎么能侍奉鬼神呢?”近的都不通達,哪里還能知道什么大海的事?所以,無益于用的事,君子是不做的;無益于治的事,君子是不用的。夏禹、商湯、周文王、武王信仰正統(tǒng)的道德,因此他們的恩德廣布四海;戰(zhàn)國時期的君主相信好聽的話,結果國破家亡像丘山倒塌一樣。從前秦始皇已經(jīng)吞并天下,還想吞并萬國,結果把自己的三十六郡也丟了;他想到大海以外去,結果失掉了自己的州縣。如此知道大義,真不如固守小計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