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醫(yī)學院教授張德英從事中醫(yī)臨床與教學工作40余載,總結(jié)并開創(chuàng)了“脾實證”理論,臨床擅長應用五行辨證體系,在心腦血管類疾病的治療與防治方面頗有效驗。他對“太息”一癥的治療有著獨特見解,筆者有幸侍診,現(xiàn)試析其對“太息癥”的診療思想。 太息又稱嘆息,是指患者情志抑郁,胸悶不暢時發(fā)出的長吁或短嘆聲,多是情志不遂,肝氣郁結(jié)的表現(xiàn)。此為現(xiàn)代多數(shù)醫(yī)者對太息癥的認識,亦有醫(yī)者認為當主要責之體內(nèi)宗氣。張德英溯本求源,以《黃帝內(nèi)經(jīng)》為理論根基,認為太息作為一個臨床癥狀而言,其病機或虛或?qū)崳鐨馓?、脾虛中氣下陷、血虛不足以載氣等致太息,此為虛;肝郁氣滯、痰濁、瘀血等致太息,此為實。經(jīng)多年臨床發(fā)現(xiàn),有心血管類疾病患者多伴有太息的癥狀,多屬于中醫(yī)“胸痹”的范疇。《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云:“平人無寒熱,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贝祟惗鄬倨嵣担禎岜宰栊拿}、逆亂氣機而致太息,當以實證為主。 太息釋義 太息現(xiàn)被譯作嘆息或嘆氣,二者實則不盡相同。《廣雅·釋詁一》言:“太,大也。后世還言,而以為形容未盡,則作太?!薄疤笔侵甘伦郑抛鳌按蟆?,本義:過于。故“太”之意為“大”或“極大”,太息在此應譯為大口地呼吸。《素問·平人氣象論》云:“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張景岳于《類經(jīng)》注:“閏,余也。猶閏月之謂,言平人常息之外,間有一息甚長者?!惫蚀恕疤ⅰ睘檩^長呼吸之意。蓋長呼吸者,必先長吸而后再呼,然有重吸氣與重呼氣之別?!端貑枴ち⒅即笳摗吩唬骸笆且陨党鋈?,無器不有”,人身之氣,其升、出之動力,肝也;其降、入之動力,肺也。故氣虛者多以吸氣為快,肝郁氣滯者以呼氣為快。若將“太息”僅作嘆氣解,重呼氣而輕吸氣,實乃有失偏頗。 太息病因 現(xiàn)在多數(shù)醫(yī)者論太息從氣滯與氣虛兩方面考慮,氣虛與氣滯確可致太息,而導致二者出現(xiàn)的原因又不可不察?!鹅`樞·口問》曰:“黃帝曰:人之太息者,何氣使然?岐伯曰:憂思則心系急,心系急則氣道約,約則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笔状螌⑿呐c太息聯(lián)系起來,《說文解字》曰:“急,褊也?!倍斡癫谩墩f文解字注》曰:“褊者,衣小也。故凡窄狹謂之褊。”“約,纏束也?!鄙w氣主行血,血可載氣,脈道狹窄以致血氣流通不暢而成氣滯,血脈變窄則載氣之量亦減。故大口呼吸者,實乃人體自我補救之機制也。因呼吸之氣一可充人身之氣,二可行血脈之滯?!鹅`樞·五味》:“呼則出,吸則入,天地之精氣,其大數(shù)常出三入一”,此乃宗氣之組成,而宗氣又有“貫心脈以行氣血”之用,所以通過大口呼吸可以鼓蕩血氣的運行。本段經(jīng)文提出太息的原因雖為“憂思”而成,但已表明“心系急”確可致太息。由此廣而推之,凡可致“心系急”形成的病因均可出現(xiàn)太息。 脾實證與太息 中醫(yī)自古便有“肥人多痰”之說,蓋膏粱厚味釀生痰濁,痰濁之證可由胃攝入過剩,大于消耗及排出而成。痰濁生于中焦,可由未腐熟之水谷化而成痰,正如張景岳所言:“蓋痰涎之化,本由水谷……唯其不能盡化,而十留一二,則一二為痰矣。十留三四,則三四為痰矣?!币蛱斓刂g,邪正本無絕對概念,水谷得脾胃運化則內(nèi)生氣血,以榮五臟;若不得盡化則生乖變而為痰濁。既成痰濁則為邪氣,依“邪氣盛則實”之理,故稱此為脾實證。今人生活富足,飲食多甘甜肥美,縱眼觀之形體豐腴、大腹便便之人已不在少數(shù),且患“三高癥”等富貴病者更是比比皆是,脾實證已然成為當今時代之流行病。 張德英認為由痰濁導致“心系急”是當代太息癥患者的主要病因。《素問·經(jīng)脈別論》云:“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于脈?!贝恕皾釟狻闭撈涑t指谷之正者,養(yǎng)人之精微者是也;言其變則指痰,故痰濁可循此徑從胃上至心脈。然痰為陰邪,其性黏膩,至于脈中則脈道為之阻遏,黏附于管壁積聚而成斑塊,血脈由是乎狹窄。或致血行緩慢,即西醫(yī)所謂血黏稠,然血主載氣,血中既渾,載氣之力勢必降低;氣主行血,血行緩慢,其氣必然壅滯,血液黏滯日久又可生瘀血,極易形成痰瘀互阻之勢。此時血中既渾、脈道已窄,勢必通過大口呼吸以補氣、行氣,此乃因脾實而形成太息之主要原因。 脾為土臟,痰濁既生于中土,首居于此,即為土實。昔日張仲景有云:“見肝之病,知肝傳脾”,今之脾病亦可傳肝。按五行之理,肝屬木,性善條達,當以疏土,此為常態(tài)。若土家實,木疏之而不動,肝由是乎郁,氣由是乎滯,筋由是乎急,更會加重血脈狹窄的狀態(tài),從而加重太息。 太息治則治法 痰濁痹阻血脈之太息既可有氣虛之象又可有氣滯之象,若見大口吸氣則云氣虛者,只見標而未見本,氣虛之象實乃痰濁所致,所謂“大實有羸狀”,治當以化痰通痹、理氣開郁為主而并非補氣。痰濁祛、痹阻通,氣虛、氣滯之象則消,太息乃止,此即“治病必求于本”之謂也。 痰濁為土實,據(jù)《內(nèi)經(jīng)》“實則瀉之”之法,治當以泄土。究之痰為陰邪,當以下降為順。胃主和降,若胃中痰涎隨此下降而至大腸,則中焦痰濁得消,亦將不在人體為患。根據(jù)五行辨證的原則,張德英將此過程稱為“化土生金”,而創(chuàng)“生金消土”之大法并以此為治療痰證的首選方法。 驗案 姜某,女,51歲。2019年2月27日初診。 主訴:太息,胸悶,時心悸,頭暈且蒙,情緒抑郁,大便兩日一行,脘痞欲吐。舌質(zhì)偏紅,苔白膩。脈渾而欠勻,肝脈亢郁。 中醫(yī)診斷:胸痹。 辨證:痰濁滯心,肝郁氣滯。 治法:化痰通痹,助木疏土。 處方:清半夏10克,瓜蔞20克,川貝母(打碎)5克,紫蘇子10克,竹茹13克,廣藿香10克,石菖蒲15克,北沙參15克,地龍6克,蘇木10克,炒枳實15克,厚樸10克,赤芍15克。共14劑,每日1劑,水煎2次合并分2次服。 3月13日二診:藥后諸癥皆減,大便一日一行。舌苔后三分之一白膩,脈肝郁減。于上方加天竺黃10克,生姜3片。14劑,服法同前。 4月3日三診:太息、胸悶、頭暈已消,脈已見勻,肝郁亦減。仍有時脘痞欲吐,上方去天竺黃。繼服2周,痊愈停藥。 按:患者脈渾,什么是渾脈?張德英認為渾脈乃脾實證之一大指征。《素問·脈要精微論》載:“渾渾革至如涌泉”,張德英發(fā)皇古意,重提渾脈之名,認為痰濁壅于脈道,血氣為之不清,如同江河中充滿泥沙,渾渾汩汩,脈之至數(shù)之間不清晰而有連綿之意,謂之渾脈。該患者脈象欠勻即西醫(yī)所謂心律不齊者,故而出現(xiàn)胸悶、心悸之癥,痰濁生于中焦而積聚于此,胃失和降則脘痞欲嘔,肝疏泄而不暢則郁,心情于是變差。肝性升發(fā),痰濁蘊阻,清陽不得升至頭面部于是出現(xiàn)頭昏蒙。脈渾、苔膩即是痰濁之明征。按五行之法則,竹茹、枳實以繁木制土;半夏、厚樸、貝母、菖蒲、沙參生金以消土,藿香芳香醒脾,為培土生金之要藥。地龍、蘇木、赤芍走血分,通決血中之痰,即“血實宜決之”之謂。方中瓜蔞與半夏相配,乃師仲圣小陷胸湯之法,清降胸中之痰濁。全方用半夏等金藥降肺以降胃,用竹茹以降膽,構(gòu)成肺降則胃降,胃降則膽降之氣機循環(huán),再合以枳實、厚樸,取“承氣湯”之意,承接肺氣,以至大腸,使痰濁肅降而下。木家之藥有入肝與入膽之別,肝者乙木也,主升;膽者甲木也,主降,故治痰者多用膽藥。張德英認為,膽家之藥首推竹茹,此乃竹之中皮。竹之性剛而直,將軍之比。遇金秋而不改其青,處濕熱之地而固其土,竹茹稟木氣盛可知。然肝木為臟而其中實,膽木為腑而其中虛,竹其本中空,故竹茹當為膽藥。此方中并未用所謂疏肝解郁之品,而肝郁亦得治,其理即是痰降則木疏,順其條達之性而治也。二診諸癥皆減,藥已中的,于原方中加天竺黃、生姜增加化痰之力,且生姜合半夏成小半夏湯以和胃止嘔。三診諸癥大消,痰濁近祛,然病人仍嘔而欲吐,此乃邪氣去而胃氣未完全恢復,故去天竺黃防止其寒涼傷胃,繼服兩周諸癥皆罷而愈。由此觀之,先生以痰證之論治療太息癥理法具備而頗有效驗。 張德英在脾實證而致太息的治療上,認為過食膏粱厚味釀生痰濁,痰濁為患致心脈痹阻,痰濁土實亦可侮木而致木郁,氣機失調(diào)終成太息癥,治則當以化痰為本,兼以活血。氣機條達,此癥自除。張德英治療太息癥的理論根于《黃帝內(nèi)經(jīng)》,守繩墨而廢繩墨,將其中理論擴而充之,形成了一套理、法、方、藥完備的辨治體系,故而臨床治病,效如桴鼓。(高圣檸 河北中醫(yī)學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