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昌祥 廣西農(nóng)科院,PaperRSS已獲得作者授權發(fā)布。 本文系章回小說《魔稻演義》第19回章節(jié)。 第十九回 稻的世界真奇妙 稻的內(nèi)涵太豐富 稻,和其他生物一樣,在地球上,也經(jīng)過了相對漫長的演變發(fā)展,成為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糧食之一。稻米養(yǎng)活著差不多世界一半的人口,還有一些其他用途。按照植物分類的規(guī)律,它的上下應該是門、綱、目、科、屬、種、亞種、品種。即稻在禾本科、稻屬、栽培稻種、下面有秈亞種、粳亞種和爪哇亞種,下面才到不同的品種。栽培稻是由野生稻馴化而來,人類種稻,至今已有一萬年左右的歷史?,F(xiàn)在地球上還存在著十多種野生稻,它們與現(xiàn)在的栽培稻的親緣關系,不是很清晰。 圖來源網(wǎng)絡 稻有三個亞種,分布的地區(qū)也有所不同。分布最廣的是秈亞種,其次是粳亞種,最少是爪哇亞種。通過遺傳雜交測試和分析,秈亞種與粳亞種的血緣關系較遠,而它們與爪哇亞種比較接近,所以,一般情況下,秈粳雜交,出現(xiàn)不親和,后代不結實或者結實很少,而它們?nèi)绻胱ν蹃喎N的廣親和基因,秈粳雜交就變得結實正常了。 看官,你肯定會問,它們?nèi)齻€亞種有什么區(qū)別?你就慢慢看吧。首先,在分布的生態(tài)條件看,爪哇亞種基本上是在赤道附近的熱帶,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為多,故得此名。秈亞種,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南亞次大陸分布最多,一度被稱為為“印度Indicate”亞種。而粳亞種,則主要分布在緯度較高或海拔較高,溫度較低的溫帶地區(qū),國際上大多稱為“日本Japonica”亞種。在中國,被分別稱為秈稻和粳稻。 目前世界上,秈稻分布的范圍最廣,亞洲、非洲、美洲都有種植,但是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粳稻的分布以歐洲和東北亞為主,但是在高海拔的冷涼地帶,也有粳稻。這類粳稻和歐洲以及東北亞的粳稻有些不同。而歐洲的粳稻粒子較大,亞洲的粳稻粒子較小,短橢圓形。粳稻米飯比較軟黏,秈稻米飯較硬,這是因為它們所含的直鏈淀粉和支鏈淀粉的比例不同造成的,含支鏈淀粉較高的,米飯就較硬。看官,你會問,平日我們吃的糯米是粳稻嗎? 不一定。糯米在秈稻和粳稻里面都有,那是一種平日很少大量吃,過節(jié)或者是特殊情況才吃很多的品種,也是經(jīng)過農(nóng)民千百年選擇,留下最為粘人的稻米品種。
圖來源網(wǎng)絡 你還會問,有些時候市面上有紫米、紅米、白米之分,何故?看官,那是有些品種,脫掉最外面的谷殼后,里面糙米的外表顏色,有紅色、紫色,最多的是白色或者淡綠色,如果繼續(xù)精加工,去掉米皮之后,里面的稻米都會是白色或透明、半透明的,沒有紅色和紫色的了。 至如說,有的米粒特別長,有的圓而短,有的有香味,有的冷了不回生,等等這些,都是各地的人們根據(jù)需要喜愛,選擇需要的留下,淘汰不喜歡的結果。
圖來源網(wǎng)絡 至如說不同的人群,食用米飯的習慣不同,那也是情理之中。許多熱帶亞洲和非洲國家,人們食用米飯是用手抓,混合著菜肴一起進口,他們就喜歡直鏈淀粉含量較高的秈米,一是比較耐餓,而是不沾手,三是不沾嘴巴周圍的胡須。水稻的用途可大了,全身都是寶,除了稻米我們吃以外,還能做什么呢? 稻米和稻米制品,稻米多種多樣,有精米、糙米,粘米、糯米, 秈米、粳米,軟米、香米、紫米、紅米,長粒米、短粒米等等,各地的分類還有不少。稻米的用途更多,主要是用來吃。米飯、米粉、米線、米糕、米酒、米醋、年糕、糍粑。淘米水,往往成了去油污的洗滌劑,用來洗碗、洗頭發(fā)。米潲水,還可用來喂豬。 圖來源網(wǎng)絡 再來看稻草,可以用來蓋房子,鋪在床上當被子保暖過冬,用來喂牛、墊豬圈牛圈、做肥料。搓成稻草繩捆東西,編成草鞋穿在腳上,中國工農(nóng)紅軍穿的草鞋,大多是稻草編織而成。當燃料做柴火燒,煮飯、取暖。稻草也是造紙的主要原料。在1960年過苦日子的時候,稻葉被碾成粉末,摻和到面粉里做饅頭。那時居民的生活用紙主要是稻草做的“黃草紙”,約一平方尺大小,長方形,1-2毫米厚,兩到三下折疊成一“刀”,市面上以“刀”出售,主要是上廁所和生理用紙。 再看稻谷,人們拿稻谷唯雞鴨、養(yǎng)牲口,釀酒。 稻谷最外層,叫老糠,可以做燃料,也可以提取化學品,如糠醛之類。糙米精碾后,外層是礱糠,營養(yǎng)豐富,可以榨油,榨完油剩下的是米糠餅,可以做飼料,米糠油營養(yǎng)價值很高。老糠作燃料嘛,記得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人民公社吃食堂的時候,食堂外面一個圍子里,堆滿了稻殼---老糠,就是用作食堂的燃料,沒有它,就沒有飯菜吃。那時,牙膏很少,許多人只好用燒成白色的老糠灰來擦牙齒,也是有效果的。 稻,因種植的地方或生長的生態(tài)條件不同,有了很多的分化,稱呼也有區(qū)別。種在水田里的,叫水稻。種在旱地里的叫旱稻或陸稻。即便是種在水里面,也有不同的名稱,種在靠天上下雨而無灌溉的叫“天水稻”,種在水很深的地方叫“深水稻”,更有甚者,長在被洪水淹沒,直到洪水退去才收割的叫“浮稻”,這種“浮稻”有時可長到2-3米高。按照生長季節(jié)分的有“雙季早稻、一季稻、雙季晚稻”,“旱季稻”“雨季稻”“夏稻”“秋稻”。第一茬成熟,收割了稻穗,留下稻樁,再過幾個月,有收獲一次的,叫“再生稻”。 古代先民選育和種植的品種,一般都很高,產(chǎn)量低,容易倒伏,現(xiàn)在育種方法上改進,培育出來的品種,一般叫矮桿稻,抗倒伏,適于機械化收割。能耐鹽堿的,被人稱為了“海水稻”,其實到目前為主,沒有任何水稻品種可以直接種在海水里。由于產(chǎn)量特別高,超過了一般的高產(chǎn)品種,而被稱為“超級稻”實際上還是一般水稻,只是產(chǎn)量特別高而已。所謂“雜交水稻”和“常規(guī)水稻”的區(qū)別就是培育的方式不同而已,吃到肚子里也是一樣的。 圖來源網(wǎng)絡 看官可能會問,有沒有“轉(zhuǎn)基因”水稻?告訴你,肯定是有的!只是這種水稻培育方法中使用了先進的轉(zhuǎn)基因技術,其余的和普通水稻沒有區(qū)別,能吃,放心吃,你怕吃,我敢吃。也許看官會問,既然已經(jīng)有了那么多水稻品種,我們的祖先種了幾千年,都沒有換什么品種,為什么我們還要不斷地選育新品種? 這個問題問得好,一是因為品種不斷退化,一些水稻病蟲害也不斷變化,使得水稻品種的抗性降低或喪失,還有就是生產(chǎn)方式的改變,需要品種適應這種變化,例如,隨著大面積機械化收割,就需要既高產(chǎn)又抗倒伏,適合機械化收獲的品種。還有就是要適應人們消費水平的提升而改進品質(zhì),例如可以培育富鐵、富鋅、富硒,或者能夠控制餐后血糖提高的“降血糖”品種。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要應對人口的增長和水稻種植面積的減少,因為我們的耕地面積即便非常嚴格控制著,但是種植的作物種類是要不斷調(diào)整的,農(nóng)民也要增加經(jīng)濟收入,國家也需要多種多樣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供應市場,過去那種只要吃飽了飯,什么都可以不吃,其實是吃不到的局面早已改變。 講了這么多,看官,你也成半個水稻專家了。有你的理解和支持,還愁沒有水稻的發(fā)展嗎?謝謝啦,親愛的看官,我們下回再見。 (2022-06-03, 10:10 完成) 《魔稻演義》作者簡介: |
|